![好班主任推荐-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27027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好班主任推荐-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教案
展开班主任应如何与家长沟通
一、相互尊重与信任。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由于媒体对教育的一些反面宣传,有些家长对老师有一些过激的偏见,因而当学生有错,一旦与家长取得联系时,家长会认为老师会把学生的错误轻易转嫁给了家长,推卸应有的教育责任。家长来到学校,班主任不要拿孩子的错误当面训斥家长,对家长温文尔雅,有礼有节,不卑不亢,以商量谈心的口吻或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失,班主任对家长心中存有的对老师,学校工作的意见,要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这样,家长才会与老师同心教育学生。
二、先谈优点再谈缺点。班主任主动与家长联系,家长就会感到紧张,是不是孩子在学校出了什么问题,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形成这种怪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好多时候班主任总是与家长交谈时喜欢反映学生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这种报忧不报喜的做法导致了一些家长不愿意主动与班主任接触,有些家长会因为自己在老师面前丢了面子,回家迁怒于孩子。后果是家长越来越怕与班主任接触,学生也越来越讨厌班主任找家长,这样的交流是有害的。
当家长听到孩子的优点时,往往会消除与老师的隔阂,打开话匣子,回愿意更多地与班主任交谈。班主任也就能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且适时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家长也就能更理性地接受老师反映的问题,也会更有信心帮助孩子改正缺点。
三、因人而异、巧妙对待。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那么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天壤之别,有的家长期盼老师的电话,有的家长不屑一顾,甚至有时会遇到一些粗鲁的家长,这就要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须讲究沟通的艺术。
如在和溺爱型的家长交谈时,语气要热烈,先充分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良好的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要袒护自己的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
在和有教养的家长打交道,语气要带有欣赏的意味,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认真倾听他们的善意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家长在家长会上主动现身说法,一方面客观上能够调动这些家长的积极性来配合学校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另一方面从主观上刺激了其他家长的教育孩子愿望。在和放任不管型的家长交流时,班主任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对子女放任不管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的感情沟通,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造一个合适的土壤。
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班主任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危害
四、多种方式实施家校联系。电话、家长会、家校通等传统方式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主要方式。传统的沟通方式有其积极的一面,当然也存在着不足。众所周知,对于家长,特别是问题学生的家长,沟通的障碍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面子问题”。因为如此,与班主任面对面的交流,家长可能遮掩问题的原因,也有可能敷衍塞责言不由衷谈不到问题的实质。往往使得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都停留在表面上,实际是“白忙一趟”。传统的沟通方式已不能满足多元时代下的家校联系,信息时代给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催生了网络信息家校沟通平台。虚拟网络极大保证私密的个人空间。对于家长而言,可以在和班主任沟通、咨询、讨论的时候,不需要藏着掖着,可以真正大胆地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与家长交流还要注意一些细节:
1、首先要重视第一次和家长见面。第一次与家长接触,班主任和家长的心情是一样的,都想了解对方,班主任是想看一看家长的情况,而家长也十分关心他们孩子的新班主任是个怎样的老师。因此第一次家长见面格外重要。要通过与家长见面,打消家长的顾虑。至少要向家长传达以下信息:1、相信孩子的班主任是位好老师;2、相信班主任是可以令他们信任的老师;3、向家长提出明确要求,以求得家长最初的配合和理解;4、要让家长对班主任所说的话深信不疑。这一点很重要,这绝对不是在家长面前炫耀自己,而是给家长一份信心,让他们相信他们孩子的班主任是一位好老师。只有家长对班主任产生足够的信任,他们才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积极配合老师。同时在这次与家长会面中初步建立家长的档案。
2、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班主任往往对喜欢的学生大力表扬,而对一些不称心的学生指责有加,在家长面前大力批评,好事没一份,坏事份份有。这样,导致家长感情受到了伤害,迁怒于孩子。结果造成学生家长怕见老师,于是影响了家校的联系。因此,在与家长交往中,教师要客观对待学生的错误,以商量的口气与家长共商教育方法。
3、正确评价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接触,往往离不开评论学生。这时,首先要了解家长的道德修养水平,先请家长谈学生在家的表现,随后班主任才谈学生在校表现,这样避免家长由于学生在校出现问题产生心理压力,搞僵关系。其次要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不能好的都好,坏的全坏。应让家长听到教师的肺腑之言,使其产生与班主任共同教育学生的愿望。教师与家长谈话时,千万要避免只“告状”,除将孩子的问题告诉家长,对孩子的进步也要实事求是地谈。在谈孩子的缺点时,教师还应主动、坦诚地检视自身在工作中的失误,商讨纠正、改进的措施。让家长觉得你是在真心实意地爱护他们的孩子,从而接受你的意见并积极合作。
4. 充分了解学生: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特长和爱好、优点和缺点等等。让家长感到教师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班主任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而且,与家长交流时,对孩子的评价也是客观而全面的,既肯定孩子的优点与进步,也真诚地提出其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这样就可以达到共同解决孩子问题的目的了。
五、教师要用行动赢得家长的信任。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并在作业的批改、班务的管理上,学生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要认真负责,要让家长通过这些行动看出你的能力水平,你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家长充分相信你,觉得把孩子放在你手里放心,从而支持你。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只要教师认真学习,不断总结经验,相信一定能胜任这份工作。也一定会在和家长沟通中取得进展,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
好班主任推荐-班主任家长会发言稿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好班主任推荐-班主任家长会发言稿精品教案,共5页。
好班主任推荐-沟通 理解 合作教案: 这是一份好班主任推荐-沟通 理解 合作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汇报班级的基本情况,给家长的几点建议,大家相互交流,注意学科平衡,关注复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好班主任推荐-小学班会沟通从“听”开始教案: 这是一份好班主任推荐-小学班会沟通从“听”开始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