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01
    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02
    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目标检测卷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45)

    1.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朝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墓志以郡望署名。这种变化表明(  )

    A.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

    B.唐朝旧的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

    C.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

    D.唐朝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

    2.据《南齐书》记载,在凭世资取官的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这说明九品中正制(  )

    A.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合理流动

    B.为平民入仕开辟了一条便捷途径

    C.为新生政权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

    D.使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3.东晋时期,御史台完全取代司隶校尉,最初御史台无权监察尚书台,尚书左丞承担监察职责,后来这种对御史台的限制被取消。这(  )

    A.容易导致当朝吏治腐败

    B.保证了尚书台官员忠于职守

    C.反映了监察制度的发展

    D.造成了政府财政开支增加

    4.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这表明当时(  )

    A.官僚体制尚可制约君权

    B.三公九卿制度发展到巅峰

    C.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

    D.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

    5.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此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加强中央集权

    C.避免出现权臣专权

    D.使三省六部之间相互牵制

    6.西晋末年,北方人口因战乱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的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据此可知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抑制士族势力膨胀

    B.扩大赋役来源

    C.缓和客户与本地人员之间的矛盾

    D.发展经济实现经济重心南移

    7.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写道: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据此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商品交易突破坊市限制

    B.农户负担沉重

    C.民族交融程度加深

    D.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

    8.《文献通考·田赋考》记载唐朝中期的社会状况:今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缪!导致材料中现象出现的社会原因是(  )

    A.两税法实行,百姓规避赋税现象严重

    B.商人对社会财富的大量侵占

    C.战乱频仍,政府控制的户籍减少

    D.唐中期执行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9.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后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

    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使税收名目复杂化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0.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变革,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封建士大夫上进无路,且时有生命之虞,只好逃避现实,缄口不提政治,不褒贬人物,而经学日趋庸俗、烦琐,士人对这些理论及学风厌倦,从而形成玄学。这种思想(  )

    A.崇尚神学迷信    

    B.吸收道家学说

    C.倡导学以致用    

    D.动摇儒学正统

    11.北魏寇谦之在以礼度为首的总原则下对道教进行改革,强调修身以求内圣外王,并教生民,佐同扶命。这表明(  )

    A.儒、道开始出现融合趋势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教与道教的挑战

    C.道教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

    D.修身齐家治国成为道教的宗旨

    12.下图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杰作《兰亭集序》的局部摹本,王羲之的书法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其作品的字体(  )

    A.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B.字体方正,规矩严整

    C.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D.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13.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朝武士俑的面貌画得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中,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  )

    A.重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

    B.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

    C.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

    D.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

    14.下图为唐朝长沙窑出产的瓷器,它是一件西亚椰枣纹装饰风格的青釉褐斑模印贴花壶,椰枣纹图案中心标着一个,表明是张氏家族作坊的产品。该文物可以用于研究唐朝(  )

    A.书法绘画与雕版印刷

    B.坊市制度与城市发展

    C.官营手工业制瓷工艺

    D.对外交通路线与对外贸易

    15.唐开成三年(838),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唐朝              (  )

    A.重视中外文化交流

    B.中外贸易往来频繁

    C.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D.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12,1714,1814,1915,55)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时期

    录取数量或方式

    考试内容

    考试程序

    唐朝

    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诗赋、儒家经典、法律、算学等

    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朝

    录取名额大为增加

    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

    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朝

    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只能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年份

    人口数(单位:万人)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

    1 900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

    4 142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

    4 532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

    5 291

    唐玄宗上元元年(760)

    1 69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

    1 576

     

     

    材料四 75512,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趁朝廷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叛乱。……叛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摘编自文征明主编《中国历史2 000问》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3)

     

     

     

     

     

     

     

    (2)根据材料二,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3)

     

     

     

     

     

     

     

    (3)根据材料三,649年至755,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5)

     

     

     

     

     

     

     

     

     

     

     

    (4)材料四中的叛乱指的是什么?这场叛乱导致强大的唐帝国由强盛走向衰亡,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3)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爰暨季叶,斯道陵替。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

    材料二 北魏均田令的性质,是把被隐占的人口纳入国家户籍;所谓均给天下民田,则是为北魏在中原地区废止按征税,实行按(小家庭)征税,确定基本的法理依据。据此,凡属私人占有的土地,都必须向国家缴纳租调。总之,原封不动地保留中原地区旧有的土地剥削关系,而不从根本上去触犯坞壁主和贵族的利益;在此基础上迫使他们让步,使国家获得更多的纳税人口,是北魏实行均田制所要达到的目的。

    ——摘编自程念祺《<通鉴>三长制系年发微

    ——兼论北魏均田制的性质和作用》

    (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魏实行均田制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均田令的具体内容。(6)

     

     

     

     

     

     

     

     

    (2)根据材料二,概括均给天下民田的本质目的。据此说明均田令的性质,并分析其实施的影响。(8)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项目

    隋朝和唐初

    中唐及晚唐

    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几乎全部恢复,并修建了一些新的灌区。最突出的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关中的农田水利,虽然都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和改建,但渠系较前更密,这些工程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

    北方战乱,水利建设停滞,进而衰退。从天宝十四年(755)以后的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几乎没有兴修新的水利工程,大量的水利工程失修或废弃。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人口急剧减少,幸存的一些水利工程灌溉能力也在下降

    太湖地区大规模修筑湖堤和海塘,用以抵挡湖水和海潮的泛滥和侵袭,以土塘为主的南北海塘系统已初步形成,南方的灌溉工具除戽斗、桔槔、辘轳等继续使用外,还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水车

    太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基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旱涝有收的目的。其中太湖地区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南方稻区,水库已得到了比较普遍的使用

     

    ——摘编自《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15)


    单元目标检测卷二

    1.B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世代把持政权,墓志体现籍贯,没有体现民族交融,A项错误;唐朝实行科举制,旧的门阀政治走向衰落,因此墓志体现郡望的较少,B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不出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C项错误;官绅墓葬与平民无关,D项错误。

    2.A 题干材料表明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选官标准,世家大族垄断重要官职,阻碍了平民进入仕途,这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合理流动,A项正确,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作为选官依据,不能真正选拔出优秀人才,C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选拔官吏的权力不在中央,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项错误。

    3.C 题干材料表明东晋时期作为监察机构出现的御史台先是取代司隶校尉,又逐渐有权监察尚书台,这反映了监察制度的发展,故选C;御史台具有监察功能,这有利于防止吏治腐败,排除A;取代司隶校尉与监察尚书台反映了御史台职能的扩大,但不能反映尚书台的官员自身忠于职守,排除B;东晋御史台监察权限扩大,但没有体现出机构和官员人数的增加,因此造成政府财政开支增加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

    4.A 根据题干材料唐太宗曾签署一份……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可知门下省对君权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故选A;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门下省负责审议,排除C;题干材料与科举制无关,排除D项。

    5.C 根据题干材料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避免宰相专权,从而加强了君权,故选C;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分割相权,未涉及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割相权的目的在于加强君权,而非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未涉及三省六部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

    6.B 根据题干材料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的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可知南迁人口没有正式户籍,因此不向国家交纳赋役,据此可知东晋时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是为了使其负担国家调役,扩大赋役来源,故选B;题干材料中的客籍户主要指北方南迁而来的居民而非士族家中藏匿的人,因此土断政策与抑制士族无关,排除A;题干材料并未涉及北方南迁的客户与本地人员之间的矛盾,排除C;当时东晋统治者实行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而非推动南方经济发展,排除D项。

    7.B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木兰不仅要替父从军,还要自备武装,反映了当时农户负担较重,故选B;宋朝商品交易突破了坊市限制,排除A;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交融,排除C;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排除D项。

    8.D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唐朝中期家境富有者缴纳赋税较少,而家境贫穷者缴纳赋税较多,这是由于当时执行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而不是按土地和资产收税,故选D项。

    9.C 根据题干材料唐朝前期……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实物改为折钱计征,可知两税法的实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故选C;唐朝中后期实行两税法之后,实物改为折钱计征,只是改变了征收的方式,与商人的政治地位无关,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排除B;两税法的实施,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D项。

    10.B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魏晋玄学的产生背景,魏晋玄学是当时社会动荡变革的产物,但是玄学并不崇尚神学迷信,A项错误;题干材料逃避现实,缄口不提政治,不褒贬人物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思想,B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魏晋时期封建士大夫逃避现实,而不是学以致用,C项错误;魏晋时期儒学仍是正统,D项错误。

    11.C 根据题干材料在‘以礼度为首’的总原则下对道教进行改革,可知道教积极吸收儒家思想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C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道教对儒家思想的吸收,并不是儒、道之间相互融合,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佛教,B项错误;修身齐家治国是儒家的宗旨,D项错误。

    12.C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行书工整清晰,飞洒活泼,C项正确;篆书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A项错误;楷书字体方正,规矩严整,B项错误;草书变化丰富,奔放跃动,D项错误。

    13.B 根据题干材料(吴道子)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朝武士俑的面貌画得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中,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可知吴道子的绘画风格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B项正确;A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4.D

    15.A 日本僧人来到中国研学佛法属于中外文化交流,该僧人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说明唐朝重视中外文化交流,故选A;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16.参考答案:示例一

    论题:科举制度与君主专制的强化。

    阐述: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录取数量越来越多,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家经典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这表明儒家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这些都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示例二

    论题: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

    阐述: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朝中叶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朝为平息北方士人的情绪,实行南北榜

    示例三

    论题: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

    阐述:自唐朝到明朝,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朝时期,儒学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朝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科举制度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日益僵化没落。

    17.参考答案:(1)制度:三省六部制。作用:既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2)认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措施: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劝课农桑,轻徭薄赋,让农民安定生活。

    (3)趋势:649年到755,唐朝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出现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

    (4)叛乱:安史之乱。教训:统治者要爱惜百姓,关心百姓疾苦;要提倡节俭;要注重发展经济,维护社会安定。

    18.参考答案:(1)背景:豪强兼并大量土地;贫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土地荒芜;社会动荡。具体内容:国家将控制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贫民,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2)目的:将豪强隐占的人口纳入国家户籍;最大限度地增加税收;为中原地区实行按人口收税确立依据。性质:具有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多重性质。影响: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未能完全抑制土地兼并,旧的剥削关系依旧存在。

    19.参考答案:示例

    论题:隋唐时期农业经济的重心逐渐南移。

    阐述:隋朝和唐朝初期,北方的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恢复了前代的水利工程,并且加以改进,有利于增加农业产量,提高北方农业生产力。这一时期,南方的水利工程则处于逐渐发展时期,农业工具的推广使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创新。

    中唐及晚唐时期,北方社会动荡使水利工程受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能力下降。南方先进的水利工具进一步得到推广,较多的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使南方的农业生产在全国举足轻重。由此可见,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经济的重心逐渐南移。(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相关试卷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 (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 (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六百人,少则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 优化集训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这是一份高考 优化集训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