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含答案
展开
2021 /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高三地理
2022.01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综合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 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图1为南半球某地全年日出时间变化曲线图,图2为T日北京时间8: 10成都某街道悬日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1所示地区位于
A.亚洲南部 B.大洋洲西北部 C.南美洲西部 D.非洲中部
2.图2中,成都街道的走向是
A.正东-正西 B.正南-正北 C.东北-西南 D.东南-西北
纯走滑断层是指规模巨大的平移断层,上、下盘无垂直移动,如图3中I所示。逆断层是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反之,为正断层。陡坎的形成多与断层有关,陡坎坡向与地形坡向一致为正向陡坎,陡坎坡向与地形坡向相反为反向陡坎。读图完成3~5题。
3. |中,断层断错后陡坎形成的原因是
A.冲积扇沉积物类型与来源 B.地壳垂直运动
C.冲积扇的错位与地势起伏 D.外力差异侵蚀
4.不考虑外力作用,II、 II中未形成陡坎地貌的可能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与南方地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成为航空观赏冲积扇最佳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化学风化作用强,物质来源多,冲积扇面积较广
B.风力搬运作用强,沙尘沉积厚,冲积扇厚度较大
C.山体相对高差大,河谷发育多,冲积扇集群较好
D.大气能见度较高,地表植被少,冲积扇地貌裸露
研究表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或空气污染等情况可诱发部分人群血压升高。图4为北京时间某年5月16日19时亚洲东部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 hPa),读图完成6~8题。
6.此时,沙尘暴发生地区
A.位于低压槽附近
B.位于高压脊附近
C.准静止锋过境D.受单一冷气团控制
7.受本次沙尘暴影响的地区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大气保温作用减弱 D.大气对流运动增强
8.次日,下列最不适宜高血压人群锻炼的地区是.
A.三江平原 B.山东丘陵 C.辽河平原 D.河套平原
对比北京市2000年第五次(1382 万)、2010 年第六次和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如图5所示),北京市的人口变化和城市化出现了新特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北京市人口重心东移等影响,北京市将市一级政府部门搬迁至近郊通州区,通州区将成为北京市的副中心。读图完成9~11题。
9.2010--2020年期间,北京市城市化新特征表现为
A.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增加
B.核心区用地规模大幅减少
C.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减少
D.其他地区城市化进程均减缓
10.选择通州区作为北京副中心的主要依据有
①临近人口分布重心,利于职住平衡②依 托天津制造业基地,便于企业交流协作③位于大运河北起点,利于提升辐射力④距离 中心城区较远,便于疏解非首都功能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通州区作为北京市副中心,有利于北京市
A.扩大城市规模 B.增加城市职能
C.提高城市等级 D.改善城市环境
图6为近百年来扬州市居住一工业空间关联强度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扬州市居住一工业空间关联强度演化过程是
A.强一弱一强 B.弱一强一强
C.强一弱一弱 D.弱一弱一强
13.据图推测,扬州市
A.通勤成本随交通方式变化经历了低一高一低的变化过程
B.对外交通方式经历了公路一水运一综合交通的变化过程
C.工业布局经历了内城-外城区-西北、西南近郊区的变化过程
D.空间关联形态经历了相邻融合-分离融合-混和融合的变化过程
春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显著,图7为1981~2021年3~4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日照时数和寡照天数变化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影响该地区3~4月日照时数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昼夜长短 B.植被覆盖
C.地形地势 D.副热带高压
15.2021年春季气象条件导致该地区农业生产
A.春小麦提前返青 B. 油菜籽灌浆饱满
C. 农作物遭受渍涝 D. 柑橘病虫害减少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马里、塞内加尔和毛里塔尼亚三国联合成立了塞内加尔河流域治理开发委员会,修建了迪亚马坝和马南塔里坝。图8为西非部分区域示意图,图9为塞内加尔河流域甲、乙观测站年降水量图,读图完成16~18题。
16.塞内加尔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核心是.
A.矿产资源深加工 B.水资源的协作开发
C.水污染综合治理 D.大力发展内河航运
17.与马南塔里坝相比,迪亚马坝独特的功能可能是
A.防洪 B.灌溉 C.航运 D.阻咸
18.图中铁路线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资源 B.城镇 C.地形 D.河流
图10为我国2020年各电网区域划分及超高压跨区域调配流向图。2020 年,江苏省成为全国冬季用电负荷最高省份。读图完成19~21题。
19.2020年西北电网电力输出中比重最小的是
A.火电 B.水电
C.核电 D.风电
20.南方地区用电成本占比较高的行业是
A.服装设计 B.冶金工业
C.电子商务 D.餐饮服务
21.为缓解江苏省冬季用电最大负荷,政府合理且可行的做法是
A.组织高耗能企业避峰用电
B.严禁居民使用高耗能电器
C.重点利用水能资源发电
D.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中欧班列的兴起,我国在西欧多地建立了海外仓,海外仓是指建立在海外的仓储设施。图11为中欧班列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在西欧,我国海外仓选址主要考虑
A.航空运输的通达度 B.市中心的人流量
C.边境地区的成本 D.城市郊区的市场
23.我国大量建设海外仓,可以
A.促进跨境贸易,减少商品的库存压力
B.开拓消费市场,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C.促进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向国外转移
D.降低仓储费用,减少商品的物流成本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武夷山水天下无,层峦叠嶂皆画图。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最高处达2158m,最低处300m。植被分布与地形关系密切,图12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图。
材料二武夷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中,常绿林占全区面积27%,毛竹林占13.9%。 毛竹成材快、生长需肥量大、自肥能力差。每年从毛竹林中挖笋、伐竹致使林下植被减少,土壤极易退化。近年来,保护区实施谨慎挖冬笋、精心护春笋、竹林科学施肥等措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描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特点。 (6分)
(2)从地形角度分析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种类较为丰富的原因。(6分)
(3)列举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改良毛竹林地土壤应采取的措施。(6 分)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我国粮食产 销格局已从“南粮北运”转变成“北粮南运”。黑龙江省作为“北粮”主产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单产提高了167%,粮食产量增加了3.3倍。海南省是我国南方粮食缺口较大的省份之一,当地大部分地区水稻生产以“一年一熟”为主。
材料二辽宁省 锦州港是我国粮食贸易中转第一大港,是“北粮南运”的重要港口,港区有铁路干线与黑龙江等粮食主产区相连。图13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分布图。
(1) 分析黑龙江省粮食调出量大的主要原因。 (6分)
(2) (2)简述锦州港成为我国粮食贸易中转枢纽的原因。(6分)
(3) (3)分析海南粮食自给率低的社会经济原因。(6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化工产 业的发展与区域自然、政策、市场等因素有关,侧重集聚、环保、科技等因素,逐步形成优质、绿色发展的生产方式。目前,长三角化工园形成环太湖集聚区、沿杭州湾集聚区、沿长江密集带及沿海密集带四大化工产业集聚片区。.
材料二化工 企业入园是产业集群发展的表现。图14为长三角地区2003年和2013年化工企业入园率(入园的化工企业占当地化工企业的比例)分布图。
(1)分析长三角化工园分布格局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2)指出长三角地区化工企业2003-2013年新增的入园率高值区域,并分析原因。(6 分)
(3)简述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沪苏浙皖共建优质、绿色化工产业园的主要措施。(6 分)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1.试题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类题型,请按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评分。在综合题中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近的,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过本题所分配的分数。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6分。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 案 | D | D | C | B | D | A | B | D | C | A | D | A |
题 号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
答 案 | C | D | C | B | D | A | C | B | A | C | B |
|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
24.共18分
题号 | 分值 |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
(1) | 6分 | 分布面积较大(2分);主要分布在较低海拔山麓地带(2分);集中分布在山地西南坡(2分)。 |
(2) | 6分 | 山地相对高度较较大, 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植被种类较多(2分);不同坡向光、热、水及其组合差异明显,影响植被种类(2分);不同坡度影响土壤厚度、肥力等,增加植被的多样性(2分)。 |
(3) | 6分 | 合理采伐毛竹,保持水土;适时挖笋,护养结合,做好土地垦复;施用生物有机肥;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任答3点得6分) |
25.(18分)
题号 | 分值 |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
(1) | 6分 |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单产高,粮食总产量高;人均耕地广,当地粮食消耗少,调出量高;粮食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品牌效应好。(任答3点得6分) |
(2) | 6分 | 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靠近东北、内蒙古等粮食主产区,粮食输出量大;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有铁路与产粮区相连;粮食为大宗物资,铁路、水运运量大且廉价。(任答3点得6分) |
(3) | 6分 | 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耕地减少;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比重大;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稻米的需求量大。(任答3点得6分) |
26.(18分)
题号 | 分值 |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
(1) | 6分 | 分布格局:沿湖、沿江、沿海,集中分布经济发达地区。(2分) 主要成因:受大城市辐射,市场优势明显;交通信息发达,物流成本低;科技人才多,制造业水平高;产业基础好,生产协作条件好;环境治理能力强。(任答4点得4分) |
(2) | 6分 | 皖南、苏中和苏北(2分) 原因:得益政策支持,对化工园区的合理规划;便于发挥地价、劳动力成本优势;便于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协作;便于污染物的集中处理;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形成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强 (任答4点得4分) |
(3) | 6分 | 依据比较优势,合理规划规模;加强区域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加强分工协作,形成产业体系;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综合利用;防治环境污染。(任答3点得6分) |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1页。
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共9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