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系列
板块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板块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构架,主题概览,考点知识排查,考向命题研析,解题技能提升,内容索引,解题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主题1 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在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结合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主题2 君主专制下中枢机构的演变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血缘政治走向官僚政治与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这一发展线索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主题3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沿革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主题4 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考点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文明
1.分封制(1)目的:加强和巩固周朝统治。(2)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等,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等。(3)评价:该制度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但春秋以后,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争霸,社会动荡。
2.宗法制(1)内容:按照父系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度。(2)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小宗服从大宗;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3)作用: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影响深远,其内涵仍然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3.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4.突出特点(1)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2)地方分权:各诸侯国独立性强,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等级森严:统治阶层内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1.社会转型视角认识周至秦汉政治的十大变化(1)地方单位: 封国→郡县(2)地方基础:血缘→地域(3)行政特点:分权→集权(4)官员身份:贵族→官僚(5)产生方式:世袭→任命(6)选官标准:血缘→才能(7)任职时间:终身→任期(8)经济来源:封邑→俸禄
(9)高度集权:没有→实现(10)历史影响:造成割据→巩固统一点拨:变化的关键是权力和血缘。从权力分散到权力集中,顺应国家统一的需要;从血缘政治到地缘政治,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顺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需要。2.先秦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1)与经济:分封制是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井田制是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两者是西周奴隶制国家的支柱。(2)与思想文化: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克己复礼”成为孔子主要的政治诉求。
在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被尊为“天下共主”,但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仍有相当大的权力,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所以,西周并未形成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易错练1 周初建立了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反映了分封制下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等级森严的制度特征C.尚未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解析 材料没有反映出分封制下家庭结构与政治关系的一致性,没有体现出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故A项错误;虽然材料提及等级森严的“权力金字塔”,但强调的是“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C项正确;“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只体现出分权,没有制衡,故D项错误。
分封制蕴含着国家统一的因素,具体体现为:(1)分封制使统一的制度在统治疆域内得以普遍实行,改变了商朝内外服制度下王畿内外松散的联盟关系。分封制确立了严格的君臣关系,政治格局由之前的诸侯承认天子转变为天子封立诸侯,由不同家族对天下的统治变为同一家族对天下的统治。分封制使地方的权力来源于中央(周王室),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现了历史性飞跃。(2)分封制下,受封者及其部属与封地的土著族群通婚,促进了民族交融。西周的思想文化在分封制的影响下也被传播到各地,这有利于统一的文化认同的形成,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分封制埋下了割据隐患,但也孕育了统一的因素
易错练2 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这说明分封制A.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B.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D.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周王与诸侯,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诸侯的领土是周王领土的一部分,而不是分封制拱卫周王室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诸侯是周王的部下大臣,其封地也是国家领土的一部分,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如何开拓疆土,故D项错误。
1.皇帝制度秦统一全国后创立,具有皇位世袭、皇权至上和皇帝独尊的特征。2.中央官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强化)(1)秦: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别掌管政事、监察和军务,彼此相互配合又互相牵制,有利于皇帝专制集权。(2)汉:实行中外朝制。汉武帝时期依靠一些亲信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中朝由此得以形成。外朝是指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其实行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考点二 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3)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此制度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4)宋:实行二府三司制,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相权进一步被削弱。(5)元:中书一省制,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以提高行政效率;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6)明: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立内阁,皇权专制加强。(7)清: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3.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直至顶峰,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亡。
宋代的官僚体制蕴含一定的理性色彩,具体体现为:(1)中央官僚机构的设置方面,最高行政机构中书门下、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及财政机构三司,形成了事任分立、相互维系的态势,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事权的明确与集中。(2)官僚政治事务的运作方面,倚重严密规范、易操作、可把握的制度程式,如以追求公平竞争为特点的考试录用方式、对各环节人为弊端的着意限制等。
宋代官僚体制运行中的理性色彩
易错练3 南宋时期实行宰辅互兼体制,宰相常兼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这一做法A.削弱了君主集权B.提高了决策与行政效能C.加剧了冗官现象D.体现了崇文的治国理念
解析 材料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宰相和参知政事分别兼枢密副使,即兼军事权,这样能够提高决策与行政效能,B项正确;“宰辅互兼体制”加强了行政权、军事权之间的监督,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排除;C、D两项表述中的“冗官”“崇文的治国理念”材料都无法体现,均排除。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上,但当皇权受到威胁、皇帝对臣属有所疑忌时,皇帝便用宦官来监视、控制朝臣,分割、削夺其权力;在皇帝年幼、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时,宦官常凭借亲近皇帝的有利条件,控制皇帝,进而执掌军政大权,形成专权局面。不过,这一现象反映的不是皇权的削弱,而是皇权的强化,因为宦官的权力来自皇帝。
宦官、外戚干政及内阁的出现反映的是皇权的强化
易错练4 中国古代曾出现不少皇帝无力或不能执掌权柄的现象,这时皇帝受制于母后、外戚,或受制于宦官、地方割据势力。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三纲五常受到挑战 B.君主权力至高无上C.宗法观念丧失殆尽 D.皇帝权力暂时旁落
解析 三纲五常受到挑战是材料中皇帝权利受到欺凌的表现,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下,权利的高度集中,一旦君主孱弱,会导致大权旁落,这是导致材料现象的根本原因,故B项正确;宗法观念在现在依然有体现,宗法观念丧失殆尽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皇权的暂时旁落是对材料现象的表述,故D项错误。
1.史实(1)秦朝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其实行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2)汉朝①郡国并行制:刘邦建汉之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即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分封同姓和异姓子弟为王侯,建立诸侯国。②王国问题的解决:由于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威胁了皇权,汉景帝采取削藩政策,还用武力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武帝进一步削弱王侯权势,通过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基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
考点三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沿革
③刺史制度:汉武帝时为监察地方,全国分13州,设置刺史。(3)唐朝①地方体制:实行道、州、县三级制。②藩镇割据:唐玄宗时设置军镇,长官为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4)宋朝①军事上,剥夺节度使权力,军权收归中央。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③财政上,派转运使管理财政。(5)元朝①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②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
(6)明朝废除行省制,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行政、监察、军事。2.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3.认识(1)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一系列行政区划与变革,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使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变化,属于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行政区划的变化。一般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区越划越小,越划越多。
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规律
(1)对地方实行分级管理。在不同历史时期,地方行政机构或为郡县或州县两级制,或为州郡县或路府(州)县、道府(州)县三级制,或为省路府(州)县四级制,构成了从上到下由中央层层控制的严密的地方统治机构。(2)分割地方权力,各有所主,相互制约,是朝廷在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通常规定地方行政、军政、财政、监察诸权分立,彼此制约。(3)对主要地方长官规定任期年限并须籍贯回避。
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推行郡国并行制,在关中地区推行郡县制,关东则是封国制,诸侯王国之下统辖之郡县一如中央之制。在封国制下,中央对地方王国事务不多加干涉,各封国为了壮大自身实力,努力发展生产,这对当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诸侯国权力过大,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国家统一。
封国制在汉初曾发挥积极作用
易错练5 汉初政府“无为而治”,中央对地方王国事务不多加干涉。诸侯国享有较大的政治、经济自主权,各诸侯国注意安抚百姓,因地制宜发展生产。这表明,汉初郡国制A.有助于国家统一和巩固B.促进了王国的稳定和发展C.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D.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解析 材料“诸侯国享有较大的政治、经济自主权,各诸侯国注意安抚百姓,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体现了汉初的郡国制度促进了王国的稳定和发展,故B项正确。
行省作为中书省的对外派出机构,掌管辖境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及其他军国重事,统领路、府、州、县,基本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但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且行省内部也存在权力制约,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中央集权服务。
元代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易错练6 元代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却“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这表明,行省的设置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C.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地方官吏的选用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表明元朝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即加强了中央集权的需要,答案为C;积贫积弱为宋朝的情况,不是元朝,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割据,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因俗而治(根据当地的风俗来治理)的治国理念,排除D。
1.演变(1)夏商周:实行世官制,贵族子弟依靠血缘等级继承族权。主要依据:血缘。(2)汉代:实行察举制,官吏察访举荐。主要依据:德行。(3)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由品评官评定授官。主要依据:门第。(4)隋唐至明清:实行科举制,由考试选官;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考点四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2.趋势(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学识才能。(2)选拔方式:由地方官品评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3)选官原则: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开、公平、客观的原则。(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1)贤能治国,为我所用:科举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儒家经义为主,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都秉承着儒家传统教义,兼备治理国家、建设国家的能力。(2)标准客观,竞争公平:科举制度下考生通过考试方式获得官位,考试内容是固定的儒家经义,统一根据考试成绩去录取优秀人才,科举考试时间固定,这些体现了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3)立法保护,稳定延续:科举制是国家自上而下进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由国家推动运行的,因此它有立法保障,受到政府保护。
九品中正制的积极作用: (1)以“九品”论人才,官吏的任用与升降有了一个较为客观的标准。 (2)改变了东汉后期察举制下士族党朋操纵举荐的旧状,有利于选拔人才。 (3)将选官权收归中央,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九品中正制在最初(主要指曹魏时期)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易错练7 东汉时,本乡名士主导乡间品评,察举大权被地方名士控制。曹魏时推行九品中正制,中正官由中央委任,私人品评变为官家品评。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B.消除了选官中的弊端C.更加注重德行的考查D.不利于选拔有用人才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地方选拔人才的察举大权由私人品评变为官家品评,可见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B、C、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唐代,科举制下世家子弟仍具有入仕优势
科举制的创立改变了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使国家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但是与平民子弟相比,世家子弟仍具有入仕优势。唐代,科举制度尚处于初创时期,在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士族仍可凭借其政治、经济优势步入仕途。当时“公荐”“通榜”十分流行,且得到国家的认可。在正式考试之前,公卿大臣可以公开推荐举人,这对世家子弟十分有利。
易错练8 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
此表反映出A.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B.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C.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D.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
解析 科举制的实行,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但是与平民子弟相比,世家子弟仍具有入仕优势,故B项正确。
1.(2016·江苏高考,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考向一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解析 “家族和睦”不是材料体现的主题,故A项错误;“等级秩序”不是宗法制的内涵,故B项错误;“贵族世袭”不属于材料中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中“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体现了宗法制下嫡长子继承制,故D项正确。
解析 材料大意为:天子与不同爵位的贵族在朝会时处在不同的位置。由此可知,周代贵族在朝会的时候有尊卑之分,这反映的是分封制下形成的森严的等级序列,故A项正确。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是秦代实行的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是汉初实行的政治制度,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B、C、D三项。
2.(2015·江苏高考,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1.(命题点: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据《荀子·儒效》载:“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由此可见周朝A.神权与王权相互结合B.以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C.王权受到诸侯国限制D.周天子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解析 “周之子孙……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体现用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神权问题,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王权问题,排除C项;材料中体现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表明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
2.(命题点: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趋势)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一“统一”的变局体现出A.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B.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C.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D.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
解析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维系,与材料中“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不符,故A项错误;西周实行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秦朝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与材料中“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相符,故B项正确;官僚政治只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与材料中“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不符,故C项错误;法律治理只是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与材料中“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不符,故D项错误。
1.(2018·江苏高考,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考向二 古代中国中枢机构的演变
解析 D对:题干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尚书省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其地位非常重要。A错:唐朝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没有剥夺中书省与门下省的权力。B错:唐代负责起草诏令的是中书省,尚书省是执行机构。C错:唐代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尚书省不能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2.(2017·江苏高考,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解析 三省六部制在唐朝一直未被废除,A项错误。三省长官地位的变化,特别是执掌行政权的尚书省地位的下降,不能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B项错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和决策职能部门地位的提高,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C项正确。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不等于决策权的扩大,D项错误。
1.(命题点:三省六部制运行机制)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C.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D.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
解析 秦朝推行郡县制,标志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排除A;尚书省掌执行权,排除B;三省分工协作,但必须“加盖皇帝印玺”,说明皇权依然至高无上,排除 C;三省分工协作,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故选D。
2.(命题点:中枢权力机构演变趋势)观察下面所示的唐宋元三个朝代中央机构示意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相权由相互牵制演变为相对集中B.中央机构的执政力度被不断削弱C.中央机构的行政职能被不断强化D.元朝相对于唐宋实现了皇权独尊
解析 题干主要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没有提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显示了中央机构的变化,没有涉及行政职能的强化问题,故C项错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皇权一直在加强,皇帝一直处于独尊地位,故D项错误。
考向三 古代地方治理体系的演变
1.(2019·江苏高考,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
解析 由材料“汉定百年之间”“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并联系所学可知,这是因为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势力强大后,对中央构成威胁,C项正确;察举制是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A项错误;独尊儒家学说是汉武帝时期加强思想控制的举措,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全面推行”的说法与史实不符,因为汉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D项错误。
2.(2017·江苏高考,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解析 A项正确,“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表明汉武帝把铸造货币的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错误,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的是秦朝。C项错误,“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是指提高百姓的赋税,与铸币权力的归属不相关。D项错误,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是在明清时期。
1.(命题点:郡县制的意义)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选举之不慎而守令(太守、县令)残民……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郡县制A.导致秦短命而亡 B.有利于君主专制C.不利用巩固政权 D.对百姓更有利
解析 材料主旨是强调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导致秦短命而亡的原因是其暴政,故A项错误;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而非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材料“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郡县制也可能不利于巩固政权,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是强调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与分封制相比,郡县制对百姓更有利,故D项正确。
2.(命题点:元行省制度的作用)史载:(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委派官员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在距离省治较偏远的地区分道设宣慰司,边陲民族地区的宣慰司及其所辖机构,参用当地的士官任职。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行省是元朝管辖地方的唯一机构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C.反映了当时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D.行省长官为蒙古人与汉人且掌握实权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委派官员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在距离省治较偏远的地区分道设宣慰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元朝实行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答案为B项。
考向四 中国古代选官用人制度
1.(2019·江苏高考,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解析 由材料中两人的身份及屡试不中的经历,可知科举制下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与平民百姓一样参加科举考试,这反映了唐代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D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唐代科举制下选拔人才是看重诗才的,A项错误;唐代时贵族可以通过科举入仕,B项错误;古代社会宗室仍有很多特权,C项错误。
2.(2016·江苏高考,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解析 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采用密封考试形式,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取士科目有所减少”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亦贵进士科”说明宋代和唐代都重视进士科,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录取人数的变化,故D项错误。
1.(命题点:唐代科举制实行的特点)唐代贞观年间的乡贡须先经过当地尊长和州县官批准,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这一要求A.凸显察举制的优点B.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C.说明唐代科举资格审查严格D.在于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涉及的是唐朝的科举制,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故A项错误;题干主旨强调乡贡考试的资格条件,而不是科举制的影响,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唐朝科举资格审查的严格,故C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材料并未提到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故D项错误。
2.(命题点:科举制的作用)下面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录取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图(单位:人)。其中父辈有官职者,低等级的又占了半数以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取代贵族体制 B.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C.南宋时科举制走向成熟 D.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
解析 题干中进士出身的官员中父辈有官职者(含宗室)有100多人,说明贵族体制依然存在,故A项错误;三代不仕者有300人左右,说明更多的平民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进入仕途,因此选官制度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B项正确;题干中进士出身的官员中父辈有官职者(含宗室)依然有100多人,说明科举制并不成熟,还有待完善,故C项错误;宋代做官的途径除了科举考试之外还有荫封制度,故D项错误。
明确题目结构:一般选择题的题干由选择项、主体知识和条件限定语构成。选择项是指要求选择的内容,主体知识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史实或观点),条件限定语是对选择项在时间、程度、区域等方面的限定。审题时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的选择项、主体知识和条件限定语。
选择题夺分攻略一 审题策略和解题技巧
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1.审题策略(1)搞清时空范围。特别要注意从题干中提取隐性时空信息,明确时空界限。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从而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2)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2.解题技巧(1)“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三思”。一思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二思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三思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论证和分析。(3)“三抓”。一抓“题干”,明确“答题项”(答案包含的项目)、“主干语”(选项论述的对象)和“限定语”(限定回答的内容)各是什么。二抓“时空”,明确时空范围和特点,弄清历史事件横向、纵向的历史时空和阶段特征。三抓“选项”,通过比较四个选项,准确把握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看选项是否符合正确的逻辑,是否符合题干信息。
非选择题在历史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否答好非选择题是高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学生平时在答题中常犯“全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精”的毛病。为此,通过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对学生答题的失分原因进行了归类,并提出具体应对策略。
非选择题夺分攻略一 答题失分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藉世资,用相陵驾,都正俗士,斟酌时宜,品目少多,随事俯仰。刘毅所云“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者也。岁月迁讹,斯风渐笃,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根据材料,指出“魏武始基”时期九品中正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有何变化。
学生答案举例及错因分析
答案 (1)特点:唯才是举,不看门第;士人的才能与其授官等级密切相关。(2)变化:以门第高低作为选官依据,变成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的工具。
1.审题答题须准确做到“四审”,即审清题目的时间限制、答题主体、条件限制和核心要求。读懂材料,抓住关键词,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教材知识的联系,把握命题意图和考查方向。答题时,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要史论结合、字迹清晰,注意用历史学科语言。2.时间记忆要清楚(1)史时结合。运用史时结合记忆法,即在记忆历史事件、学习文献材料、观察地图、把握阶段特征等史实的过程中,要与时间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做到时不离史,史不离时。
(2)纵向制表。按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制作出各种类型的大事年表,每一章每一节的历史事件都可以制作成小的记事年表。(3)横向联系。把相同或相似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归纳在一起的方法。3.概念理解应准确做题时,应该将历史概念与具体的史实充分联系起来,研究该概念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最后,借助于正确的历史概念来分析具体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思维定式要不得以发展变化或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要突破历史思维定式,必须较好地把握历史阶段性特征,对教材重点内容进行纵横联系、前后贯通、中外比较。
古代中国不断创新的官吏选拔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原文有改动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杜佑《通典·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至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原文有改动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主要标准的演变。
答案 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再到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答案 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关系: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答案 社会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优化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共60页。
这是一份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件--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知识点要求,通史坐标,宗法制中的几个要点,皇帝制度,地方--郡县制,皇帝制度P12,有何特色,郡尉监御史,县丞县尉,啬夫游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板块一 古代史板块综合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阶段抓特征,大跨度广视角,微专题新视角,内容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