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物理沪科版中考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三)多彩的光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物理沪科版中考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三)多彩的光,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兴山县进入“高铁时代”,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物理沪科版中考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三)多彩的光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中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 )A.“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B.“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D.“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2.下列例子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影子的形成 B.日食与月食 C.挖掘地铁隧道时用激光指引方向 D.雷雨来临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3.兴山县进入“高铁时代”。宜万铁路兴山境内隧道很多,挖掘隧道过程中,为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采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下列光现象的原理与激光准直掘进技术相同的是( )A.河水变浅,池底上升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 D.对着镜子梳妆打扮4.小明看到闪电后12.3s又听到雷声。已知声音每3s传播的距离约为1000m,光速约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这种估算方法( )A.是正确的,因为光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 B.是正确的,因为声音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 C.是错误的,因为光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 D.是错误的,因为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画的光线本身并不存在 B.日光灯的灯光透过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在地面上留下一个三角形的光斑 C.我们在电影院里各个座位上都能看到屏幕,是因为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这种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平面镜成像和小孔成像所成的像都是虚像6.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手影的形成 B.水中倒影 C.笔“折断”了 D.海市蜃楼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路的原理制成的 B.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30° C.无论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其光路都是可逆的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8.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平面镜成像 D.近视眼矫正9.如图所示,是平行光照射到不同物体表面时发生反射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均为镜面反射 B.甲、乙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乙为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甲图反射光路具有可逆性,乙图反射光路不可逆1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年是时间单位 C.暗室中,为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面部,应该用手电筒的光照在镜子上 D.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用来控制光的传播路径11.夏天的池塘里,荷花含苞欲放。现有一只蜻蜓立于距水面0.5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5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A.3m B.2.5m C.1m D.0.5m12.舞蹈教室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四位学生在平面镜前排练舞蹈,他们分别位于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其中( )A.甲与他所对应的像距离最远 B.乙与他所对应的像距离最远 C.丙与他所对应的像距离最远 D.丁与他所对应的像距离最远13.如图成实像的是( )A.湖中倒影 B.放大镜 C.小孔成像 D.海市蜃楼14.演员站在平面镜前,在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 )A.逐渐变大,逐渐靠近平面镜 B.逐渐变大,逐渐远离平面镜 C.大小不变,逐渐靠近平面镜 D.大小不变,逐渐远离平面镜15.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往往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在一次测量视力时的情景,关于这次视力测量说法正确的是( )A.视力表中开口向上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向下 B.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她的像距离自己10m C.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6m D.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3m二.填空题(共10小题)16.在①太阳、②点燃的蜡烛、③月亮、④萤火虫、⑤宝石、⑥正在发光的白炽灯中,是自然光源的有 ;不是光源的有 。17.晴天,我们常常可以在茂密的树下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由于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的结果,其实,这些小亮斑是太阳 (正立、倒立)的 (实、虚)像。这些光来自太阳,以 千米/秒的速度穿越太空,当进入到地球的大气层后,光的传播速度会 (减小、增大、不变),同时光线会发生弯折,这是光的 现象。18.如图为“光路演示仪”,A、B、C为相同的中央有小孔的纸板,D是光屏,E为底座。实验时,打开激光笔,调整纸板A、B、C的位置,光屏D上出现了亮斑,发现此时三块纸板上的小孔在一直线上,则可推知光在均匀空气中是沿 传播的。接着在激光笔与光屏之间大范围喷烟,能观察到激光笔发出光的传播路线,原因是烟将激光笔发出的光 到观察者眼中。19.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2016年,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由13亿光年之外的两颗黑洞在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这引力波 (选填“是”或“不是”)声波。天文学中的“光年”是 单位。20.伴着绿水青山的理念,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好,一群小鸟栖息在清澈见底而且平静的湖边,如图所示。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它们展翅飞走时,它们在水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人的感觉角度出发,你看到的这些情景都是在你的 形成的。21.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平面镜A水平放置,白纸板B要 放置在平面镜上:为了探究反射角是否等于入射角,让一束光 白纸板射向镜面O点,从纸板上读出 的大小进行比较。22.城市里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做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这些玻璃表面时,就会发生 反射,造成“光污染”。教室里的黑板为了防止产生光污染,它的表面看上去平整,实际上是 的。23.我们平时能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光照射到物体上发生了 反射。24.身高1.6m的小红站在高1m的镜子前3m处,她与她的像之间相距 m,她与她的像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5.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它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的视力表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解答题(共5小题)26.每逢重大节日,长沙橘子洲都会放烟花庆祝,某年国庆节,皓月当空,又一场烟花盛宴上演在长沙上空。家住橘子洲附近的花花同学在一楼客厅里看到一簇绚烂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她立马跑步上楼顶的最佳观测位置,经3s刚好上楼听到烟花绽放的爆炸声。已知花花同学本次的跑步路程为12m。温馨提示:烟花虽绚烂美丽,但燃放烟花会带来空气污染,过量燃放甚至会引起雾霾,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为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声速取340m/s,光速取3×108m/s)问:(1)皓月和烟花,属于光源的是 。(2)2.5微米= 厘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花花同学此次跑步的平均速度多大?(4)估算烟花绽放处到花花同学的家的距离多远?27.请画出电线杆在太阳光下的影子。28.电闪雷鸣时,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同地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29.汽车在夜间行驶时,一般不会打开驾驶室内的灯,试用物理知识解释其原因。30.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转动。(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方向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当入射光EO向ON靠近的过程中,发现反射光OF ON(选填“远离”或“靠近”)。为了精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除了图中的器材和刻度尺,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如图乙所示,保持左侧纸板和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右侧纸板绕ON向后转动,此时在右侧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这是因为: 。(3)如图丙所示,射向平面镜的一束光AO经镜面反射后沿水平方向OB射出,图中ON是∠AOB的角平分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α。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解:A、皎洁的月亮不是光源,因为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故A错误;B、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现象,故B正确;C、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D、看到水里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B。2.解:ABC、日食和月食、影子的形成、挖掘地铁隧道时用激光指引方向,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故ABC不符合题意;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能听到雷鸣声,是由于光速比声速快造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3.解:在开凿隧道时,为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这是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A.“河水变浅,池底上升”是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日食、月食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属于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解: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这种估算方法原理是:由于在空气中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故光传播的时间忽略不计来处理的,所以,故这种估算方法的前提是在空气中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解:A、为了形象的描述光的传播,人们引用了光线,本身并不存在,故A正确;B、日光灯的灯光透过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小孔又非常小,所以该现象为小孔成像,即形成日光灯的像,故B错误;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D、“小孔成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所以是实像,平面镜成虚像,故D错误。故选:A。6.解:A、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平静水面上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C、水中笔反射的光线是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看时,看到的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形成的笔的虚像,比笔的实际位置要浅些,所以感觉水中的笔向上折断了,故C错误。D、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7.解:A.潜望镜的构造主要是两块平行的与水平面成45°的平面镜组成,其原理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原理,故A正确;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是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入射角为=3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30°,故B正确;C.由光的反射定律与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无论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光路都是可逆的,故C正确;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故选:D。8.解:A、由图可知,入射角等于90°﹣40°=50°,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50°,而图中的反射角等于40°,故A错误;B、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错误;C、由图可知,像物关于平面镜不对称;故C错误;D、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故D正确。故选:D。9.解:ABC、甲图中,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乙图中,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AC错误,B正确;D、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因此,甲乙反射光路均可逆,故D错误。故选:B。10.解: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不符合题意。B、光年是光在一年里通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不符合题意。C、暗室中,为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面部,应该用手电筒的光照在脸上,让脸反射更多的光线,射向平面镜,平面镜反射更多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看到自己的脸更亮一些。不符合题意。D、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用来改变光的传播路径。符合题意。故选:D。11.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若蜻蜓立于距水面0.5m处的荷尖上,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蜻蜓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也为0.5m。故选:D。12.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别作出四个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甲′、乙′、丙′、丁′,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人与对应的像距离最远的是甲同学。故选:A。13.解:A、湖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B、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C正确;D、“海市蜃楼”是光穿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C。14.解:人在平面镜中成像,人靠近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人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不变;人靠近平面镜时,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减小,逐渐靠近平面镜。故选:C。15.解:A、平面镜所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所以视力表中开口向上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也向上,故A错误;B、由图知,小红到平面镜距离2.2m,则她的像距离平面镜也是2.2m,则她的像距离自己像距2.2m+2.2m=4.4m,故B错误;CD、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由图知,小红到平面镜距离2.2m,所以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5m﹣2.2m=2.8m,视力表到平面镜距离也为2.8m,L的大小应该是2.8m﹣2.2m=0.6m,故C正确,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10小题)16.解:①太阳、②点燃的蜡烛、④萤火虫、⑥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本身能发光,属于光源;其中②点燃的蜡烛、⑥正在发光的白炽灯属于人造光源;①太阳、④萤火虫属于自然光源;③月亮、⑤宝石不是光源。故答案为:①④;③⑤。17.解:(1)晴天的中午,太阳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地面上的光斑实际上是太阳的倒立的实像;(2)这些光来自太阳,以3×105千米/秒的速度穿越太空,当进入到地球的大气层后,光的传播速度会减小,同时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故答案为:直线;倒立;实;3×105;减小;折射。18.解:打开激光笔,调整纸板A、B、C的位置,光屏D上出现了亮斑,发现此时三块纸板上的小孔在一直线上,则可推知光在均匀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空气特别干净时,我们看不到光线,当空气中有烟雾或水雾时,光碰到烟雾或水雾会发生反射(或漫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故答案为:直线;反射(或漫反射)。19.解:(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3.0×105km/s;(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引力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引力波不是声波;(3)光年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路程,所以光年是长度单位。故答案为:3.0×105;不是;长度。20.解:湖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当它们展翅飞走时,由于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同,所以它们在水中像的大小将不变;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的眼睛相当于照相机,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故答案为:反射;不变;视网膜。21.解: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反射光线规律;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垂直,这样法线和平面镜才能垂直,而且照射时,光束要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O点,这样纸板上能呈现光路;然后从纸板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然后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故答案为:竖直;紧贴;入射角和反射角。22.解: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光滑的玻璃幕墙表面时,反射光线非常集中,就会发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教室里的黑板为了防止产生光污染,它的表面看上去平整,实际上是粗糙的,光射到上面发生漫反射,可使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内容。故答案为:镜面;粗糙。23.解:我们平时看到周围的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此时光线是射向多个不同方向的,因此,发生的是漫反射。故答案为:漫。24.解:因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此时小红到镜面的距离为3m,所以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3m,所以像与小红间的距离是3m+3m=6m;她与她的像大小相等。故答案为:6;相等。25.解: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7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7m,所以视力表的像到被测者距离为2.7m+2.7m﹣0.4m=5m;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像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当人靠近平面镜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大小相等,可知,视力表经平面镜所成的像不变。故答案为:5;反射;不变。三.解答题(共5小题)26.解:(1)烟花自身能发光,是光源;皓月自身不能发光(反射太阳光),不是光源;(2)2.5微米=2.5×10﹣6米=2.5×10﹣4厘米;(3)花花同学此次跑步的平均速度:==4m/s;(4)由题知,爆炸声传到花花处用时3s,根据v=可得,放烟花的地方与花花的距离:s′=v声t=340m/s×3s=1020m。故答案为:(1)烟花;(2)2.5×10﹣4;(3)花花同学此次跑步的平均速度为4m/s;(4)估算烟花绽放处到花花同学的家的距离为1020m。27.解:如下图所示OA即为电线杆在太阳光下的影子。28.答: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故在闪电时,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29.答:车前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汽车在夜间行驶时,若打开驾驶室内的灯,会把驾驶室的景物反射到驾驶员的眼睛里,使其看不清车前较暗的情况,容易引发交通事故。30.解:(1)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将入射光线EO向ON靠近,则反射光线OF也靠近ON;为了精确探究反射规律,需要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记录数据,列出表格,故除了图中的器材,还需要刻度尺、笔和量角器;(2)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保持左侧纸板和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右侧纸板绕ON转动,此时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由题知,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图中ON是∠AOB的角平分线(即法线),再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即可,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靠近;量角器;(2)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如上图所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物理人教版中考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三)物态变化,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温度最接近37℃的是,以下接近23℃的是,小明准备入口的热豆浆的温度约为,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物理沪科版中考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二)声的世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如图,将纸屑撒在扬声器上,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的事例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耳感受声音的第一个“部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物理沪科版中考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一)运动的世界,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下列数字中,单位应该是cm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