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硕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问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 一、基础知识运用(共12分,共6题,每题2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溃退(kuì) 翘首(qiáo) 默契(qì) 锐不可当 (dāng)
B.悄然(qiǎo) 滞留(zhì) 炽热(chì) 杳无消息 (yǎo)
C.陨石(sǔn) 教悔(huǐ) 纤细(xiān) 坦荡如砥 (dǐ)
D.俯瞰(kàn) 畸形(jī) 遏制(è) 迥然不同(jiǒ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防卸 喝彩 连绵不断 巧妙绝伦
B.鲜腴 躁热 眼花缭乱 诚惶诚恐
C.禁锢 蔓延 正襟危坐 摧枯拉朽
D.俯瞰 消逝 油光可签 锐不可当
3.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电影《老师,你好》中,起初性格各异、调皮捣蛋的学生在老师的教育感召下,走向了成熟。开心相聚的那天,师生们共享天伦之乐。
B.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地方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C.优秀的演员,只用声音就能把剧中人物的情感展现得惟妙惟肖。
D.四百米接力赛最后一棒,我和李明摩肩接踵,顺利完成交接,最终我班获得冠军。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交通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 B.为了优化出行环境,交通部门加快了黄河沿岸道路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 C.用手机微信付款的方式,普遍得到了广大年轻消费者的欢迎。
- D.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5.下列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这种病毒能够使人生病,通常是轻微(或中度)上呼吸道疾病,类似于普通感冒。②冠状病毒是一大类常见于动物的病毒,它可以使人类与动物的接触中传播③冠状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呢?④这种病毒也可以通过接触被感染者触摸过的东西,然后触摸你的嘴.鼻子或眼睛来传播。
⑤当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病毒传播时,通常发生在有人接触到感染者的分泌物时。
⑥根据病毒的毒力,咳嗽.打喷嚏或握手都可能导致暴露。
A.②①③⑤⑥④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①⑤⑥③④ D.②①③⑤④⑥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一篇新闻特写。消息与新闻特写的区别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B.《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章记述了作者留学日本仙台时,与他的老师藤野先生在交往过程中的几件事,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C.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D.《昆明的雨》以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为情感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评卷人 | 得分 |
|
|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或《昆虫记》)(4分)
7、《昆虫记》的作者是 ,《昆虫记》,被誉为“ ”。(2分)
8、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 )(2 分)
A、历史 B、社会机制 C、社会人生 D、自然
评卷人 | 得分 |
|
|
二、古诗词积累与阅读(共22分,共6小题)(一)古诗词默写(7分)
9、诗词名句默写和理解性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7分)
(1) ,将以遗所思。(《古诗十九首》)
(2)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其五>)
(4)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5)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
(6)在《春望》中,诗人移情用“ , ”一句,将眼前景和胸中情融为一体。
(二)古代诗歌阅读(3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0.下面对诗歌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星河”指银河,“帝所”指皇帝居住的地方,“三山”指的是蓬莱等三座仙山。
B.“九万里风鹏正举”中的“鹏”是指大鹏鸟,孟子的《逍遥游》对它也有描绘。
C.整首词表达的主旨是:词人尽管生活美满,还是更加向往逍遥自在的理想世界。
D.这首词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词人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节选自列子《愚公移山》)
[乙]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夸娥之神力何其杜哉。倘若不收遗男之助,荷从智叟之辨,则居当困蒙①,往必遇蹇②,终为丈夫之浅。今者移山之功既已成,河冀之地又以平,则愚公之道行。客有感而叹曰:事虽殊致,理或相假。
(节选自丘鸿渐《愚公移山赋》)
注释:①困蒙:困于蒙昧 ② 遇蹇:遇到艰难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毕力平险 毕:
(2)甚矣,汝之不惠 惠:
(3)往必遇蹇 必:
(4) 事虽殊致 虽: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13、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夸娥之神力何其杜哉。
14、 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2分)
评卷人 | 得分 |
|
|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共8题,共22分)
(一)阅读《苏州园林》选文,完成问题。(11分)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5、选文第①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分)
16、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7、选文第③段加点词“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8、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3分)
(二)阅读文章,完成问题。(11分)
《听到幸福》阅读
①去年冬天,我到北方的某个山村采访,本以为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却因某种原因在村里老乡家住了半个多月,每天心浮气躁又无所事事的我只能在小村里溜达,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村口那个小火车站。
②火车站很小,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但每天仍有几趟车鸣着汽笛在我身边缓缓停下,然后再鸣笛加速离开,那汽笛声,远听雄浑沉厚,近听尖锐刺耳。
③我发现,每天下午都会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入神地听着,并随着火车的远近而摆动着他的脑袋,火车走远了,他脸上露出惬意的微笑,若有所思的样子,似乎在回味着什么美好的事情,我叫了他几次,他都未回头。
④一次,火车晚点到天色将黑才来,孩子就一直在那儿等着,直到他妈妈来领他回家。
⑤我和那个朴实的乡村妇女聊了起来,他妈妈说,男孩子在两岁时,一场大病使他听力严重受损,只能听到分贝很高的声音,而这个小山村里他能经常听到的就是火车的汽笛声了。所以,每天下午他都来听,回去后用很大的自己听不到的声音美滋滋地告诉周围的人,他又听到了汽笛声。
⑥母亲在讲这些的时候,旁边的孩子安静地站在那里,好像在出神地想着什么。
⑦我被小男孩的满足震撼了,当他听到那激荡耳膜的汽笛声时,他肯定又听到了他曾经听到过的蜂嗡莺啼、虫啾雀语,还有那爆竹炸开的声音、花开的声音、翅膀划过天空的声音、水从泉眼里汩汩流出来的声音......所有剧烈的声音和细微的气息都在一颗幼小的心间反复地回荡,那一刻,他一定惬意地拥有了一个完整的世界。也是从那个夜晚起,我不再用力关窗以隔绝忽然来临的火车汽笛声,而是沉淀了浮躁,用平静的心去聆听这并不是人人都能听到的声音:树林中透出的雀鸣,细雨轻叩窗棂的淅沥,雪压梅枝折断的声音......所有这一切悄然入耳, 都是串串美妙的音符,在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让人不知不觉间陶醉其中。那时,我仿佛也触摸到了小男孩听到汽笛时心底泛起的幸福。
⑧透过虚浮,剥去层层炫目虚假的光环,铅华落尽,幸福就露出了它朴实的真谛:拥有健康的身体,一份喜欢的工作,朋友一句真诚的祝福,回家能够看到父母.....幸福就是如此简单。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2分)
20.第7段中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并且进行赏析。(3分)
21.文中我开始的时候感受不到幸福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2、文章的结尾结构和内容的作用(3分)
评卷人 | 得分 |
|
|
五、作文(40分)23、半命题作文。
23、以“学会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真实、思想健康、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无错别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1. C(2分) 陨石(yǔn) 教悔( huì)
- C(2分) 【解析】A防御 B燥热 D油光可鉴
- B(2分)
- B项,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造宜的办法。使用正确。
A项,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得快乐。这里用来形容师生之间的相聚,不合适。
C项,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用在此语境中不合适。
D项, 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客人很多,根据挤。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 D(2分)
A项,主语残缺,去掉“通过”或“使”。
B项,搭配不当,“规模”不能“加快”,可删掉“和规模”。
C项,语序不当,应把“普遍”调至“欢迎”前。
5 A
6.B(2分)《朝花夕拾》散文集
二、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或《昆虫记》)
7、法布尔;昆虫的史诗;
8、C
三.(每句1分,共7分)
9、(一)(名句默写)(1)攀条折其荣 (2)大漠孤烟直 (3)悠然见南山 (4)似曾相识燕归来 (5)贫贱不能移 (6)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二)古代诗歌阅读(3分)。
10、(3分)D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
11、(4分)(1)尽、全(2)惠,同“慧”,聪明(3)一定(4)虽然
12、(4分)
(1)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
(2)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13、(2分)
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夸娥之神力/何其杜哉。(任断两处)
14、(2分)
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做事不畏艰险,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21分)
(一)阅读《苏州园林》选文,完成问题。(11分)
15.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分)
16.作比较。说明苏州园林的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区别:不讲究对称。(3分)
17.不能去掉。“往往”指一般情况,特殊情况除外。用在这里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河道都安排桥梁,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3分)
18.逻辑顺序(3分)
(二)阅读文章,完成问题。(10分)
19、“我”在采访中看到:失聪儿童因为能听到火车汽笛声而感到幸福和满足,意识到要懂得珍惜,才会懂得幸福的含义,享受到幸福。
20、排比(1分)。生地形象写出了各种声音的美妙,让读者体会到能听到声音是一种幸福,要珍惜(2分)
21、内心浮躁、心浮气躁、无所事事(3分)
22、结构:点题、总结全文.
内容:突出人物的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要懂得珍惜,才会懂得幸福的含义,享受到幸福。、
五、作文(40分)
23、以“学会 ”
等级 | 内容 | 语言 | 结构 |
一等 (40分-36分) | 立意新颖 选材不俗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 语言流畅 用词准确 表达生动 | 结构精巧 层次清晰 |
二等 (35分-32分) | 题意符合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挚 | 语言通顺 用词准确 表达明白 | 结构完整 层次分明 |
三等 (31分-28分) | 题意基本符合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 感情比较真实 | 语言较通顺 语病常出现 表达较清楚 | 结构较完整 层次较清楚 |
四等 (27分-24分) | 主题不太合适 中心不太明确 内容不够具体 感情不够真实 | 语言大体通顺 语病出现较多 表达比较含糊 | 段落可以划分 条理不够清楚 |
五等 (23分-20分) | 文不对题 词不达意 内容空洞 感情匮乏 | 语句不通 用词不当 表达不清 | 结构混乱 层次不清 |
六等 (1分-18分) | 作文不符合写作要求。如:内容透露考生学校、姓名等真实信息,文体超出要求,字数少于300字等等。 | ||
七等 (0分) | 题意违法、违纪;没有文字等等。 | ||
注:①对于套写、抄袭的作文,适度降等。 ②只拟写题目,无正文得2分;只写正文无题目扣2分。 |
新疆和硕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新疆和硕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和硕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 这是一份新疆和硕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名著阅读,句子默写,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阿克苏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疆阿克苏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名著阅读,句子默写,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