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期末复习试卷【精编】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37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期末复习试卷【精编】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37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期末复习试卷【精编】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37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期末复习试卷【精编】
展开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期末复习试卷【精编】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油锅着火,可倒入蔬菜,降温灭火
B.加油站不应建有围墙
C.煤矿井下应保持通风良好,严禁烟火
D.夜间闻到“燃气”气味,应开灯及时查明漏点
2、古诗词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从化学视角对以下俗语、诗词理解不当的是
A.“铁杵磨成针”——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满架蔷薇一院香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D.“真金不怕火炼”——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O2反应
3、用下图装置验证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 甲中白磷 | 乙中白磷 |
滴入H2O2溶液前 | ①不燃烧 | ②不燃烧 |
滴入H2O2溶液后 | ③不燃烧 | ④燃烧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中分液漏斗下端不需要插入液面
B.对比②④,可验证白磷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对比①④,可验证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D.若将乙中的水全部倒出,白磷立即燃烧
4、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晋·陈寿《三国志》)下列认知有误的是
A.“薪草”“膏油”是可燃物 B.“同时发火”降低了“诸船”的着火点
C.“时风盛猛”提供充足的氧气 D.“膏油”着火不宜用水灭火
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B.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燃烧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伴随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6、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C.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D.甲烷是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来自于化学反应 D.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8、2021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B.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D.电解水时,能量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从环境保护来看,氢气是比较理想的燃料,其理由是______。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用相关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牛奶中所含“钙、钠、镁、铁”是指__________(填“原子”或“元素”)。
(2)家用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性。
(3)消防员一般用高压水枪向着着火处喷水灭火,该方法灭火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
(4)我国古代曾用“火法炼铜”,其原理是:用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一种能导致酸雨的气体,“火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硫元素常以硫化物、硫单质形式存在,由8个硫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天然气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1)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室温下,充分燃烧1g天然气和1g煤,产生的CO2及热量的对比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哪些?___________
(3)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CO和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设计实验A、C的目的是什么?
(2)该小组同学通过一组对比实验分析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请描述能支持他们结论的实验现象。
5、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
(1)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因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_______能力,所以炭雕既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又可以美化居住环境.
(2)用墨汁书写的古代字画能保存至今的原因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4)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填字母) .
A.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
B.为防止环境污染,生活垃圾就地焚烧
C.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
D.大量燃放鞭炮,增加节日气氛
6、我国明朝诗人于谦《石灰吟》的国画是用墨制作的,其中诗的内容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试回答:
(1)该字画能够保存多年而不变色,原因是______。
(2)诗句中“千锤万凿出深山”所体现物质的变化是______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所体现的化学反应是石灰石受热分解,该反应是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要留清白在人间”指的是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7、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_____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____,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3)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_____(写化学式)。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________(举一例)。
8、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倍受人类关注。
(1)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碳达峰”中的“碳”是指__________。
(2)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含有硫、氮元素的燃料,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_等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氢气和乙醇都属于清洁能源,都是_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4)某燃气灶的燃料由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改为天然气后,灶具的进风口应________(填“改小”或“改大”)。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5)石油经过加热分馏得到________(填序号)。
①石油气 ②汽油 ③柴油 ④煤焦油 ⑤石蜡 ⑥焦炉气
9、 “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北京冬奥会将实现所有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和天然气
(2)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下列获取电能的方式符合绿色电力技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风力发电 B.火力发电
10、化学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市场上有“补铁口服液”、“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些铁、钙、氟、锌应理解为(填编号)______。
①元素 ②原子 ③分子 ④离子
(2)家庭中常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日前武汉市家庭管道气所输送的燃料为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若甲烷不完全燃烧,火焰为黄色,同时产生炭黑、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因此在使用天然气时应尽量使其完全燃烧。
(1)若家中燃气灶燃烧时火焰为黄色,则应该把燃气灶的进风口(进空气的阀门)调______(填“大”或“小”)
(2)若完全燃烧3.2 g甲烷,需要氧气的质量至少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实验室用C还原CuO,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10g白色沉淀,求参加反应的C和CuO的质量_____?
3、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石油是一种粘稠状液体,主要含有___________两种元素
(2)页岩气(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发现邻居天然气泄漏,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按门铃通知户主。
(4)氢气是最环保的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是_____________。100kg的氢气燃烧最多可以生成的水是__________kg(写出计算式及计算结果)。
4、火山爆发时,大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硫混杂在火山灰中,随空气流动,大面积蔓延。
(1)二氧化硫()中硫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2)据专家估算,全球火山每年释放出数百亿千克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经过一系列变化生成硫酸,加剧了酸雨污染。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试计算二氧化硫完全反应生成硫酸的质量______________。
(3)除火山等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也会加剧酸雨的形成。写出一种有利于减少酸雨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
5、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 验 | 一 | 二 | 三 | 四 |
加入样品的质量/g | 5 | 10 | 15 | 20 |
生成CO2的质量/g | 1.76 | 3.52 | 4.4 | m |
(1)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
(2)反应中矿石有剩余是第_____次实验;
(3)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
(4)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6、将铁粉和铜粉混合物10.0 g投入盛100.0 g稀盐酸(足量)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9.8 g,求: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克;
(2)该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分数。
7、实验室为了测定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称取85.00gH2O2溶液和2.0gMnO2混合放入质量为50.00g的烧杯中,用电子天平称得烧杯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S | 15 | 30 | 45 | 60 | 75 | 90 |
烧杯总质量/g | 136.50 | 136.10 | 135.70 | 135.50 | 135.40 | 135.40 |
(1)产生O2的质量为 g。
(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过程)
8、某一矿山上的石灰石样品,其中只含二氧化硅杂质(二氧化硅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且耐高温的固体)。某学校的同学们想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选取了一块石灰石样品,将其敲打粉碎后,称出6g放入烧杯内(烧杯质量为20g),然后加入50g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反应所需时间(t)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总质量(m)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时,理论上共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g。
(2)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9、火力发电厂用燃煤进行发电,由于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所以该发电厂采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大气,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 2CaSO4+2CO2。若处理2 000 t这种废气(假设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理论上需要62.5 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
请回答:
(1)若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
(2)所吸收的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期末复习试卷各版本: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期末复习试卷各版本,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期末复习试卷可打印: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期末复习试卷可打印,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期末模拟试卷(精编):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期末模拟试卷(精编),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