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复习试卷【一套】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复习试卷【一套】,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复习试卷【一套】(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读出液体体积 B.闻气体气味C.取固体粉末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西藏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人民在生活中获取能量的方式也不断发生改变。下列获取能量的方式没有涉及化学性质的是A.用牛粪烧水 B.用木材烧水 C.用煤气烧水 D.用电磁炉烧水3、下列古诗句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一石激起千层浪 B.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D.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4、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A.倾倒液体 B.闻气体气味C.称量氯化钠质量 D.量取液体体积5、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极难溶于水C.在空气中能够燃烧 D.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6、下列CO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难溶于水 B.无色无味 C.常温下为气体 D.能燃烧7、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 B.溶解NaCl固体C.滴加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C.闻气体气味 D.读取液体体积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以上叙述中:___________是化学性质;_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______是用途(填序号)。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安全与规范至关重要。回答下列问题。(1)用10 mL量筒量取8 mL蒸馏水,若仰视读数,则量筒内蒸馏水的体积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8 mL。(2)加热后熄灭酒精灯,正确操作是用___________。3、加热时,可能导致试管、烧杯等玻璃容器破裂的原因有:(1)玻璃容器________有水,未经擦干就加热;(2)容器底部与________________接触;(3)给烧杯、烧瓶加热时,底部没有垫上________________;(4)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没有________________;(5)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立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物质的质量,能精确到_____g。使用时要注意:(2)称量前先要调节天平_______;如果指针偏右,可将平衡螺母往____(填左或右)调节。(3)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______盘,砝码放在______盘。(4)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将游码拔回零位。注意: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片。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______里称量。5、下列哪些性质可以鉴别以下各种物质,请将有关的序号填在横线上:①颜色 ②状态 ③气味 ④味道(1)厨房里的糖水和盐水______。(2)氧气和水______。(3)铜丝和铁丝______。(4)医用酒精和水______。6、根据图所示仪器回答:(1)写出A、D、F仪器名称:A为___________,D为___________,H为___________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用来夹持试管加热的仪器___________,可以用来收集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 。7、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托盘天平在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______,再进行称量,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_____的砝码,再加质量_____的砝码,最后移动____。(2)小静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和药品,当天平达到平衡时观察标尺如图所示:若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有20g砝码,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质量是______。如果由于操作错误,误将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放在了右盘,其余情况相同,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实际质量是_____。8、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1)请从上面常见的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填空:①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___。②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③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_____。(2)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某同学在完成实验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填序号)。A. B. C. D.(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②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9、根据要求填写实验仪器。(1)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___;(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3)量取液体的体积的仪器是___________;(4)移走热的蒸发皿用到的仪器___________。10、向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______色沉淀;向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试管中冒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______(填物质名称)这些变化中______(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三、实验探究(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完成教材“探究”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猜想与假设)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不同。(设计并进行实验)步骤一:取两个空集气瓶,用______将瓶口盖好,收集两瓶空气样品。步骤二:用______法收集呼出的气体。操作是将集气瓶______,并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______,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______。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______呼出的气体。在______,然后取出集气瓶______在实验桌上。步骤三: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______,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______结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的______步骤四:向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______的______,振荡。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______,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______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空气的______步骤五: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现象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______,另一块上______结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的______(得出结论)氧气的含量吸入的空气______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吸入的空气______呼出的气体水蒸气的含量吸入的空气______呼出的气体 2、用如图装置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1)检查装置气密性:向集气瓶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末端。用止水夹加紧左侧橡胶管,手握集气瓶。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2)进行实验:向 d 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实验操作及现象如表。操作c 处现象d 处现象A.从 a 处缓缓吸气 5 次无明显现象石灰水不浑浊B.从b 处_____出现无色液滴石灰水变浑浊①吸气、吹气时,c 处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②补全 B 的实验操作_____。3、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小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填“大”或“小”)。探究二:小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填“a”、“b”或“c”)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的______温度最高。探究三:小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的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她的以下做法中你认为不合适的是______(填序号)。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C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探究四: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猜想)小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小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小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注:一氧化碳能燃烧)。(实验探究)实验方案预期现象实验结论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______则小贝的猜想正确______则小芳的猜想正确如果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则小婷的猜想正确(结论)小芳的猜想正确。(继续探究)同学们继续对蜡烛燃烧产物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______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______(拓展延伸)用火柴点燃刚熄灭的蜡烛白烟,蜡烛重新燃烧。4、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发现问题)小明将一支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小光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收集证据)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汽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探究)(1)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小亮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②吹灭蜡烛,立即将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小光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___________。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___________同学的猜测提供了证明,同时排除了___________同学的猜测。(结论与解释)(2)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___________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反思与评价)(3)①小光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②小亮同学的反思可能是___________。5、某实验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1探究。(实验情景)(1)A、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C、D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问题思考)C、D试管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继续进行探究:(探究一)NaOH溶液与CO2能否发生化学反应?(2)方案一:小红同学改变实验装置,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方案,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_____(填“甲”或“乙”),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3)方案二:小明同学为证明试管C中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向该试管中再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试管中_____(填实验现象),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加入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探究二)稀盐酸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4)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值,再逐滴滴加稀盐酸,振荡,同时多次测定混合溶液的pH,测定的pH值_____,则能说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5)方案二:利用如图3装置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明显现象,也可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则步骤Ⅱ中所加试剂为_____。(归纳与总结)(6)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反应是否发生:思路①:验证有_____。思路②: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6、某研究小组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适量的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查阅资料):①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②石蜡是一种白色的固体,熔点低,不溶于水,常用于制作蜡烛或润滑剂,石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有炭黑生成。(1)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得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结论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2)蜡烛熄灭后,发现烧杯底部变黑,为了解该黑色固体成分,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该黑色固体是什么?(猜想与假设)小明同学:黑色固体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小华同学:黑色固体是未烧掉的石蜡小芳同学:________(请填写小芳同学的猜想)。(实验验证)(3)小明同学提出的猜想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对,因为________。(4)小明认为小华同学的猜想也不对,因为________。(5)小华发现碟子底下黑色固体可以擦去,而且可以点燃,且生成了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________同学猜想正确。(实验拓展)(6)由该实验结论可以推断石蜡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7、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也称“母子火焰”,如图所示。对此他们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猜想假设)猜想1:可能是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猜想2: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猜想3:可能是_______;猜想4: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和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的混合气体。(查阅资料)一氧化碳能够燃烧。(交流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1错误,原因是_______。(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同学换一根较长的导管插入焰心,并用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实验分析)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导管口________,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猜想2正确导管口不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________猜想3正确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________猜想4正确(实验拓展)(1)实验中湿毛巾的作用是_______。(2)熄灭蜡烛,出现白烟,白烟的成分是_______,产生白烟的原因是______。8、我国实施“醉驾入刑”的规定,引起某中学化学探究小组的注意,并设计如图实验,对人喝酒后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组成进行比较(不比较水蒸气)。(查阅资料)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反应,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提出假设)猜想 1: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乙醇;猜想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的低;猜想 3:呼出的气体中______含量比空气的高。(实验方案)(1)按如图装置取气,吸气时先打开止水夹______,呼气时再打开止水夹______,得二种气体样品分别于 A、C 集气瓶中,取多瓶气样备用。(2)请填写空格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①向 A、C 集气瓶中____________,证明猜想 2 成立。②向 A、C 集气瓶中加入等量的______若 C 集气瓶中出现浑浊,且较明显,A 中没有变化, 证明猜想 3 成立。③别向 A、C 集气瓶中加入少量重铬酸钾溶液若______,证明猜想 1 成立。 9、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跟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提出问题)食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燃烧的时间?(猜想假设)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燃烧的时间。(实验探究)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一支作对照,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实验结果)食盐质量/g00.10.50.70.91.0燃烧时间/min101518232527燃烧稳定性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易灭极易灭(实验结论)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点结论:(1)_______(2)_______。(实验反思)(3)为延长蜡烛燃烧的时间你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4)明确探究的目的:该实验的探究目的是_______。(5)确定唯一变量:该对比实验变量是_______。(6)分析测量对象:该实验测量对象有两个,①_______、②_______。(7)分析唯一变量对测量目标的影响趋势,得出实验结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试卷(一套),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考试卷【一套】,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期末复习试卷【通用】,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