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试卷【新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1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试卷【新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试卷【新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下列有关酸碱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指示剂遇酸性或碱性溶液会变色
B.人的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盐酸,可帮助消化食物
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水沿器壁缓缓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OH—,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读取液体体积 D.稀释浓硫酸
3、物质的用途只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
A.N2:作保护气 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C.CO2:作灭火器 D.CaO:加热食品
4、学习化学我们要经常做实验。请你判断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下列四项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的气味 B.过滤黄泥水
C.取用固体粉末 D.稀释浓硫酸
5、下列常见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潮解 B.乳化 C.溶解 D.指示剂变色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CO2(CO)——点燃
B.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
C.Cu(NO3)2溶液(AgNO3)——加入少量铜粉,过滤
D.银粉(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7、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C.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
D.表面打磨过的铁钉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8、某同学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准确测定出某混合气体中(成分:CO、CO2、H2)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实验时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继续实验(已知Fe2O3+3H22Fe+3H2O)实验中供选用试剂:①NaOH溶液,②澄清石灰水,③浓硫酸,且装置中试剂均足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丁中依次盛装试剂①③②
B.实验时,应先用管式炉加热,再打开活塞K
C.装置戊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干扰实验
D.测定装置甲、装置丁反应前后质量差可求出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是两种稀释浓硫酸的操作:
回答下列问题:
(1)B图中盛水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
(2)稀释浓硫酸操作正确的是(填序号A、B)_______。
(3)A图中玻璃棒进行搅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
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某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以下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
(1)某同学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______色,向溶液中再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溶液变为无色,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3)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类别应为______(填“酸”“碱”或“盐”)。
(4)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______(填化学符号)。
(5)为了验证性质4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3)2
3、氢氧化镍是某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一种材料。镍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_。
(2)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从组成上看,它属于________(选填“氧化物”、“酸”、“碱”、“盐”)。
4、抗击新冠肺炎,需要定期对我们生活的环境进行消毒,75%的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剂。
(1)酒精((C2H5OH)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它的化学式量为_________。
(2)质量分数为70~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用6kg 质量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75%的消毒酒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
(3)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
①测得该“84消毒液”的pH=12,可知该消毒液显__________选“酸性”、“碱性”或“中性”);一瓶“84消毒液”中NaClO的质量至少为__________g。
②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它与“84消毒液”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NaClO =NaCl+Cl2↑+X,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4)酒精属于易燃物质,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对室内物品消毒有喷洒和擦拭两种方式,如需对室内进行喷洒消毒,最好选用__________(填 “75%的酒精”或 “84 消毒液”)。
5、 “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实验1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通过此实验,可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______。
(2)实验2中,把干燥的紫色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伸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B.水具有酸性
C.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D.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3)若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请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为测定某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取该样品18.0g(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反应中伴随的现象有: ___________。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分析并计算: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
(3)当pH=7时,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
(4)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5)若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配制上述实验所需稀硫酸,需要浓硫酸质量为________。
(6)向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溶液中加入24克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
3、往150克含有稀硝酸和硝酸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变化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试分析
计算:
(1)c→d段溶液的pH大于7的原因是______。
(2)反应到c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4、某硫酸厂为了检验排放的酸性废水中硫酸的含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100g,滴加5滴酚酞试液,然后逐渐加入废水样品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共用去废水样品200g。假设废水中的酸性物质只有硫酸。试计算废水样品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需要掌握科学的消毒方法。专家辟谣“熏醋”并不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熏醋”主要使用的是食醋,食醋中的醋酸含量约为3.5%~5%,病毒可以在这种环境下生存。某化学兴趣学习小组为测定市场出售的食醋总酸量(国家规定食醋中总酸量3.5g/100mL~5g/100mL),拟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进行测定。请你参与该小组的实验研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_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所配得的溶液质量分数会_________(填“不变”或“偏大”或“偏小”)。
(2)若食醋中的酸均看成是醋酸,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现有食醋500mL,甲同学从中取出10mL食醋,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5.0g,恰好完全反应。请通过计算判断该食醋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
6、希溪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了一份含氧化铜的样品10g(杂质不溶于水,不含铜元素,也不与其它物质反应),于是她决定研究其成分质量各是多少进行如图实验。她向样品中先加入100g14.7%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08g滤液,再向滤液中加入ag该样品,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又得到滤液。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根据知条件列出求解10g样品反应生成硫酸铜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
(3)a的质量是______。
(4)向最终所得的滤液中加入88g水,则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5)用98%的浓硫酸配制实验中用到的稀硫酸,需要加水的质量______。
(6)若将20t上述样品完全反应,能得到含杂质的硫酸铜的质量是______。
7、如下图是向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至过量的pH变化曲线图,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A点时,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
(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8、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将50g该盐酸样品与8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
(1)80g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
(2)计算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9、黄铜(铜和锌的合金)被广泛用于生活和生产中,铜的质量分数在59%-65%之间的黄铜性能优良。兴趣小组为了解某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进行如下实验:取20g黄铜螺母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另取80g稀硫酸,分四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稀硫酸的用量/g | 20 | 20 | 20 | 2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7.4 | 14.8 | 12.2 | 12 |
分析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_____7(选填“>”“=”或“<”)。
(2)通过计算,该黄铜螺母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材料性能属于________(填“优良”或“一般”)。
(3)求出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学习盐酸时,老师介绍说:盐酸是氯化氢(HCl)的水溶液。那么氯化氢与盐酸的性质是否相同呢?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盐酸和氯化氢(HCl)的性质是否相同?
(查阅资料)Ⅰ、氯化氢气体除可溶于水形成盐酸外,还可溶于苯(一种液态溶剂)中形成溶液;
Ⅱ、盐酸与氯化氢的苯溶液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
(1)(做出猜想)盐酸与氯化氢性质不同。做出该猜想的理由是______。
(2)(进行实验)用盐酸和氯化氢的苯溶液进行对比实验。请填写下表:
实验 | 现象 | 解释 | |
分别与蓝色石蕊试纸作用 | 盐酸 | ______ | ______ |
氯化氢苯溶液 | ______ | ______ | |
分别与氧化铜粉末作用 | 盐酸 | ______ | 方程式:______ |
氯化氢苯溶液 | ______ | 不发生化学反应 |
(得出结论)氯化氢与盐酸的性质不同,氯化氢没有酸性。
(3)(交流反思)上述实验探究之后,小刚说:我还可以用简单的实验方法验证氯化氢没有酸性。他的实验方案是:用三朵紫色石蕊染成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分别进行如图2的三个实验:
①三个实验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______;
②若将实验Ⅲ完成后的小花取出,喷上过量石灰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 “自热食品”是近年来食品界的网红,比较流行的“自热火锅”主要由料包和发热包组成,使用方法如图,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发热包非常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氢氧化铝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溶于NaOH溶液。
(成分探究)
(1)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起到______作用。
(2)小吴同学取出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用磁铁靠近其中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______。
(3)小吴用磁铁将该物质全部吸出后,剩余粉末为样品A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样品A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B滴入酚酞试液,现象1是滤液变______色,证明原粉末中含生石灰,向另一部分滤液B中加入含有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看到白色沉淀C生成,证明原粉末中含有______。
②气体D的化学式为______,由生成白色沉淀G可证明发热包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原理探究)(4)小吴利用如图装置证明发热包放热主要来自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加水后发现A中温度迅速升高,B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为______(填名称)。但温度很快下降,说明该反应很快结束,不能长时间保温。
(猜想)大家大胆猜测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
(查阅资料)研究发现,在保温阶段发热包“发热”的原理实际上是发生原电池反应,放出热量的缘故。
(拓展活动)(5)同学们按资料介绍,用铁粉、炭粉和食盐水在锥形瓶中模拟铁的锈蚀实验,不久后发现锥形瓶外壁微烫,并持续较长时间。该现象很好地解释了发热包的保温机理。在上述铁的锈蚀实验中未观察到红色的铁锈产生。老师告诉同学们,铁锈蚀时首先生成一种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H2和CO2;猜想2、CO和H2O。
(设计实验)20℃时,甲酸的状态为______;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_____(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预测)若猜想1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_。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猜想2成立。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同学们将洁净的铁钉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并将烧杯放于天平左盘,调节天平使之平衡。观察到铁钉表面变为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细心的同学发现,铁钉表面同时有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此现象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1、产生的气泡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会使品红溶液褪色。
(提出猜想)A同学:氧气 B同学:二氧化硫 C同学:二氧化碳 D同学:氢气
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C同学的猜想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
(进行实验)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1)反应一段时间后,A同学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_______,则她的猜想错误。
(2)B同学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_______,则她的猜想也错误。
(3)D同学将图Ⅰ中的a端导管与图Ⅱ中的_______端导管相连。反应一段时间后,点燃从图Ⅱ另一端导管出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
(得出结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探究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什么会产生氢气?
(查阅资料)有些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使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硫酸铜溶液可能显_______性。
(实验)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正确_______(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反思与评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试卷汇编,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试卷1套,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试卷(真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