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三)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三),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5______;,【答案】B,【答案】D,【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三)
1. 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 手指 B. 琴弦 C. 弦柱 D. 空气
2. 秋游时,小王所在班级照集体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要想得到全班同学清晰满意的画面,摄影师应( )
A. 使照相机向前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B. 使照相机向后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C. 使照相机向前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D. 使照相机向后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3. 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 路旁的树木
C. 迎面走来的行人 D. 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4. 一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实像,如果这时用纸将透镜遮住一半,则( )
A. 屏上不能成像
B. 屏上成像是原来的一半
C. 要移动光屏,才能成清晰的像
D. 屏上仍成原来的像,但比原来的暗
5. 一束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若反射角为30∘,则入射角为( )
A. 0∘ B. 30∘ C. 45∘ D. 90∘
6. 2015年1月18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球场举办了亚洲杯B组最后一轮球赛,国足2:1获胜,如图是孙可飞奔庆祝的情景,若赛场主席台是运动的,可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孙可 B. 地面
C. 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D. 赛场边矗立的广告牌
7. 王阿姨借了邻居10kg的油,她想给邻居还油时,想用标着10L的罐子装油,请问她用这个罐子装满油够还了吗?那么该罐子能装多少千克的油?
A. 不够9 kg B. 不够10 kg C. 够9 kg D. 够10 kg
8. 光的世界奥妙无穷.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雨后的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 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C. 阳光通过凹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D. 显微镜的物镜和投影仪成像原理一样
9.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 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0. 坐在行驶火车里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A. 路边的树木 B. 迎面驶来的火车
C. 铁轨 D. 身边的乘客
11. 在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 发声的音叉放到水面上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 人说话主要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D. 关上教室窗户就能减弱室外的噪声,这是将噪声在声源处减弱
12. 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 观察铜牌颜色 B. 测铜牌的质量 C. 测铜牌的体积 D. 测铜牌的密度
13. 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 )
A. 放大实像 B. 缩小的实像 C. 放大的虚像 D. 缩小的虚像
14. “地面的水_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__成小水滴或__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____.”对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
A. 汽化液化凝固云 B. 蒸发液化凝华雨
C. 蒸发液化凝华云 D. 蒸发凝华液化雨
15. 下列方法不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
A. 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 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
C. 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D. 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
16. 给下列测量结果补上合适的单位:
(1)一扇门的高度是2.35______;
(2)一个人的身高是165______
(3)一名中学生的质量50______.
17. 冷空气不断来袭,天气转凉,无锡气温迅速降到0℃以下,试解释进入冬季后常见现象蕴含的物理知识
(1)学校要求早上各班级暂停拖地,目的是为了防止水发生______,避免同学摔跤受伤。
(2)冬天人们在户外晒太阳,太阳的热主要是以______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3)一场大雪后,万籁俱寂,蓬松的雪在______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18. 当前由于学生用眼不当及电脑、手机的普及,造成学生戴“眼镜”现象比较普遍,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除了学生在平时要注意用眼,也应注意矫正,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及自矫正方法,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______ 图;表示矫正近视眼的是______ 图.
19. 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单位物理学习,你一定有许多收获和心得,请你将它展示出来,与老师、父母、同学们一起分享吧!现在请拿起钢笔或圆珠笔来答题,关于在答题过程中钢笔或圆珠笔中墨水的四个物理量①长度②质量③密度④体积,其中保持不变的是______ (填序号),中考物理化学合卷考试,时间共为160min,合为______ s.
20. 如图所示,小玲手持的是一个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若已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则此时透镜离她左眼的距离______15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我们通过透镜看到小玲的“眼睛”其实是一个放大的______立(选填“正”或“倒”)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1.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
22. 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_____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_____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23.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__。(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______g/cm3。
24. 请在图甲,图乙中分别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25. 请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26. 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l)在a、b、c、d、e这五个点中:
①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成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④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2)小字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______图。
27. 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
(2)同学们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改变了入射角大小,先后做三次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5∘
45∘
3
60∘
60∘
分析上表中数据得出结论:______。
(3)同学们还发现,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则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
28. 学了质量与密度后,小江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
(1)还未开始测量,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他应采取的措施是将______(选填“平衡螺母”、“游码”或“平衡螺母和游码”)向______(选填“左”、“右”)端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江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______; ②______.
(3)小明改正错误后,称量中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所称物体的质量为______g;
(4)然后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将其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所测物体的体积为______cm3;根据测量结果可求出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29. 狗和兔子从同一地点O出发,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到B点,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1)狗和兔子在前10s ______ 运动得快.
(2)狗从O点运动到A点,共需多长时间?
(3)兔子在前50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30. 一质量为0.25kg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总质量为1.5kg.①若盛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为1.75kg②若空瓶中放入质量为0.54kg某金属再加满水称得总质量为1.84kg.求:①液体密度;②金属密度.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手拨琴弦,琴弦由于振动而产生声音,所以声源是琴弦。
故选:B。
解答本题要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关键是搞清楚在发声时,是哪个物体在振动是一道基础题。
2.【答案】B
【解析】解: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说明所照的像大了,应该让像变小一些,则摄影师要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增大物距,同时应减小像距才可以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即使照相机向后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故选B.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本题主要考查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3.【答案】A
【解析】解:小明坐在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
小明相对于树木、迎面的行人、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C、D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参照物,即事先被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别动”的意思是小明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也不同。
4.【答案】D
【解析】解:一个物体有无数个点组成,任何一个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用纸遮住凸透镜的一半,折射光线减半,会聚成像的大小不变,像的亮度减小.
故选D.
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实像时,用纸遮住透镜的一半,像的大小不变,只改变了像的亮度.
凸透镜成实像时,遮住凸透镜的上部、或下部、或中间,像的大小都不变,只是像变暗了.
5.【答案】B
【解析】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入射角=30∘,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熟记光的反射定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光经过平面镜反射时,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掌握光的反射定律,注意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6.【答案】A
【解析】解: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以主席台是研究对象,主席台位置的变化是相对于孙可的位置而言的,故参照物是孙可。主席台相对于地面、看台上坐着的观众、赛场边矗立的广告牌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A正确。
故选:A。
根据题目中出现的物理情景,确定研究对象,然后再利用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
告诉了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选取参照物时,要以物理情景中出现的物体为参照物。
7.【答案】A
【解析】解:罐子的容积V′=10L=10dm3=1×10−2m3,
根据ρ=mV可得,油的体积:
V=mρ=10kg0.9×103kg/m3≈1.1×10−2m3>V′,
所以,她用这个罐子装满油不够还;
罐子装满油,油的体积等于罐子的容积,即,
根据ρ=mV可得,罐子能装油的质量:
故选A.
(1)已知油的质量和密度,利用ρ=mV计算油的体积,然后与罐子的容积进行比较可知她用这个罐子装满油是否够还;
(2)罐子装满油,油的体积等于罐子的容积,利用密度公式可求该罐子能装油的质量.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利用好罐子装满油,油的体积等于罐子的容积这个隐含条件.
8.【答案】D
【解析】解:
A、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故B错误;
C、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而不是凹透镜,故C错误;
D、显微镜的物镜和投影仪成像原理一样,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D.
(1)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色散,其实质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
(2)望远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显微镜的物镜和投影仪成像原理一样,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本题考查了光的色散、折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望远镜、显微镜的原理等,知识面比较广,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9.【答案】D
【解析】解:A、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16cm时,所以f=8cm.A错误。
B、当u=12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错误。
C、当u=20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C错误。
D、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D正确。
故选:D。
(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30cm>f,所以30cm>f>15cm.
(2)在物距为15cm时,根据30cm>f>15cm,所以物距小于焦距,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在透镜的这一侧将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C.
(1)根据“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离透镜30厘米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可求出焦距的取值范围.
(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①U>2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2f>U>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③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一),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一),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g,1mm,24,9km,【答案】B,【答案】A,【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二),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答案】A,【答案】B,【答案】D,【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