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中考试卷【完美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中考试卷【完美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中考试卷【完美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酸性最强的是A.苹果汁2.9~3.3B.葡萄汁3.5~4.5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2、下图A、B、C、D四点表示对应选项中浴液的pH,其中不合理的是A.盐酸 B.碳酸溶液 C.食盐水 D.石灰水3、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观:硝酸铵溶于水是放热反应B.转化观:氧化铁可以通过置换反应一步转化为铁单质C.守恒观:依据化学方程式,可推测X含有二种元素D.微粒观: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4、小颖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了实验探究,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浓氨水和酚酞都具有挥发性C.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D.小烧杯B起参照对比作用5、以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O2的检验 B.稀释浓硫酸C.制取CO2 D.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C. D.7、下列实验操作或图标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 B.蒸发食盐水C.储存和运输浓盐酸的容器上贴的图标 D.禁止吸烟8、下列所示实验设计中,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用碱液吸收尾气防止污染C.证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D.检验醋酸是否具有酸性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性质决定。请用下列字母序号(不能重复)填空:A.一氧化碳 B.石墨 C.金刚石 D.生石灰 E.稀有气体(1)与水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的是___;(2)属于有毒气体的是___;(3)___可用来裁玻璃;(4)___可用作电极;(5)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气体是___。2、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法。(1)下表为四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元素名称氢氧钠氯原子结构示意图①上表中x=___________,排在元素周期表中___________。②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形成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③今年第25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上,中国化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被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遴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代表”,这是目前为止第一位入选的中国学者。该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B.该元素在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C.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D.该元素的原子质量为32.06(2)镁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一物质类别”关系如图1。①中原子团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②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3)催化还原法是消除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新工艺,主要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改变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D.反应后,丁、戊的分子数比为2:13、运用所学知识的问题(1)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①3个镁离子_________________;②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③标出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2)如图为A、B、C、D、E 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填空: ①A、B、C、D、E五种粒子对应的元素有_________种。②微粒D和微粒E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3)①月饼包装袋内常有一包食品脱氧剂。研究发现脱氧剂大部分为铁粉,还有少量硅藻土,硅藻土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与实验室常见的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相似。食品脱氧剂工作原理是铁粉与空气中的________反应生成铁锈。②将生锈的铁板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可以除锈,但铁板不宜长时间浸泡在稀硫酸中,原因是_____(书写化学方程式)4、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许多问题都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问题:(1)新鲜的鸡蛋是有生命的(行生命活动,同时细菌也易从气孔进入),小强用石灰水浸泡后,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鲜,原因是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物堵塞气孔的缘故,试用化学方程式表明原理___________。(2)人体的胃中有少量的胃酸,它是由胃壁细胞分泌的,呈酸性,可以为胃蛋白酶提供一个最佳的酸性催化环境,促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胃酸过多的病人常常有胃消化不良、打嗝及胸口烧痛等,甚至连打嗝时也会有酸的胃液上逆到口中。治疗时可以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胃舒平,其原理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微观探析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1)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A反应的实质是______;(2)图B所示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是______(写出微粒的符号)。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将含有NaCl杂质的某烧碱样品10g完全溶于90g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求l0g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_____。(2)求恰好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计箅结果精确到0.1%)2、某石灰水中含有 14.8g 氢氧化钙,要使这些氢氧化钙全部转化成碳酸钙沉淀,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3、实验室预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质量分数。现取10克稀硫酸样品,将5%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边加边搅拌,同时测定pH值,其记录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a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2)求该稀硫酸总溶质的质量分数。4、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入,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的热量损失)。试回答:(1)图二中B点时溶液中溶质为______。(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8g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烧杯中,将3.65%的稀盐酸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数字化传感器测得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1)当加入稀盐酸质量为32g时,溶液的pH______7(填“>”、“<”或“=”)。(2)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6、在盛有4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向其中加入,以此验证 “中和反应会放热”,同时用pH计记录溶液pH的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函数图象.(1)用玻璃棒蘸取x点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蒸干,玻璃棒上留下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2)为什么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验证“中和反应会放热”?______________。(3)当pH=7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7、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正常人胃液每日需要盐酸溶质质量约为6.5g~7.3g。某患者每日分泌盐酸溶质质量为9.0g,为治疗胃酸过多需服用如图所示抑酸剂,发生反应:,请计算并回答: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01)8、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1)检测废水呈碱性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2)若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l.6%,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多少?9、某工厂化验室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质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8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请计算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H2SO4的质量是______?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甲、乙两位同学发现往水中投入过氧化钙时产生气泡。提出问题:当把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时,最终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查阅资料:过氧化钙和过氧化钠的性质相似,已知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进行猜想:甲同学认为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乙同学认为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1)你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另一个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入下表中: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预期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______。______有氧气生成2、______石灰水变浑浊______(3)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运鱼苗时,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的目的是______。2、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1)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①图甲到图乙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②图丙中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若用正确操作器得丙中溶液的pH=5,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2)探究上述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稀硫酸过量方案二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稀硫酸过量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除了紫色石蕊试液,哪些物质还能确定稀硫酸过量______________ (填一种物质即可)。(3)探究氢氧化钠溶液的成分:某小组同学在进行乙实验时,发现有气泡冒出,他们猜测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已_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于是他们又取了部分反应前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___(碱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_现象,确定了自己的猜测。小组同学对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准备对这瓶溶液继续探究。(作出猜想)小组同学对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成分做出了猜想:猜想1: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全部变质(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猜想1正确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同学们把方案中的某溶液换成了___________溶液,通过实验现象确定了实验结论。3、化学兴趣小组对“可乐除铁锈”实验展开探究。同学们将几枚生锈的铁钉放入某品牌的可乐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容器底部沉有固体物质。取出铁钉后用水清洗,铁钉恢复光亮。Ⅰ.容器底部固体成分探究(实验探究1)取出容器底部剩余的固体物质,用水清洗后干燥,分成甲、乙两份备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①用磁铁靠近固体物质甲固体物质不能被吸引固体物质中不含铁单质②将固体物质甲放入20%的盐酸中_______固体物质主要是氧化铁Ⅱ.溶液中逸出气体成分探究(猜想假设)气体中除了可乐本身含有的CO2外,可能还有H2。(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实验探究2)将逸出气体依次通过如图的组合装置。(1)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现象,证明逸出气体中含有氢气。Ⅲ.深入探究(提出问题)铁钉表面已变光亮,而容器底部有大量铁锈剩余的原因是什么?(猜想假设)①可乐太少,酸性物质量不足。②可乐酸性弱,与铁锈反应太慢。(实验探究3)取可乐与锈铁钉反应后的剩余液,测得溶液仍然呈酸性,猜想①不成立。(查阅资料)3%的稀盐酸pH约为1,某品牌可乐的pH值为3.39.质量分数为3%的稀盐酸比该品牌可乐的酸性强。(实验探究4)取另一份固体物质乙放入3%的稀盐酸中,振荡,观察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对比(实验探究1)和(实验探究4)的不同反应现象可得出: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_______有关。猜想②成立。Ⅳ.废液处理将(实验探究1)和(实验探究4)中废液混合,得到澄清溶液100.0g,通过氯离子检测仪测得氯离子质量分数为7.1%。从环保角度考虑,最好在废液中加入_______g氢氧化钠固体,充分反应,过滤后再将废液排放。4、某学习小组对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的产物进行探究。实验1甲同学将螺旋状铜丝灼烧至红热,冷却后观察到铜丝表面变为黑色,再伸入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中,黑色固体消失,溶液出现蓝色,将铜丝取出洗净;重复上述实验2~3次,溶液蓝色逐渐加深。(实验分析)灼烧铜丝生成黑色固体,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溶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2乙同学将螺旋状铜丝灼烧至红热,迅速伸入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中有红色固体产生,将铜丝取出洗净;重复上述实验2~3次,红色固体逐渐增多,沉淀后滤出红色固体,滤液呈浅蓝色。(提出问题1)红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1)①Cu与O2在高于900℃时会反应生成红色的Cu2O。②Cu2O能与H2SO4发生反应:。③加热条件下,Cu2O能与H2反应生成Cu和H2O。(提出猜想)丙同学认为红色固体全部是Cu,不含Cu2O。(实验验证1)学习小组取经过干燥的红色固体,采用如图装置验证猜想。(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3)实验时,应先将产生的氢气通入装置C中,待_______________,再开始加热。(4)实验中观察到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丙同学猜想错误。(提出问题2)实验2中有稀硫酸存在的情况下,为什么红色固体中仍含有Cu2O?(查阅资料2)Cu2O与H2SO4反应的快慢与稀硫酸的浓度有关。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u2O与H2SO4反应越快。(实验验证2)请设计实验验证“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u2O与H2SO4反应越快”这一结论。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Cu2O、质量分数为5%和40%的稀硫酸)(问题解决)因实验2中稀硫酸浓度变小,Cu2O与H2SO4反应变慢,Cu2O没有完全反应,故红色固体中仍含有Cu2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考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中考试卷(可编辑),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中考试卷免费,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