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试卷【下载】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795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试卷【下载】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795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试卷【下载】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795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试卷【下载】
展开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试卷【下载】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设计 | ||||
实验目的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验证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 C.室温下比较氯化钠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 D.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
A.A B.B C.C D.D
2、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将食盐溶于水后,溶质以分子形式存在 B.洗涤剂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D.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4、下图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2℃,均变成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1℃等质量的甲、乙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甲析出的晶体比乙多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较纯净的甲
D.t2℃等质量的甲、乙的溶液降低温度到t1℃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
5、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 方案 | ||||
实验 目的 | A.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 C.探究铁钉生锈是否有氧气参与 |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A.A B.B C.C D.D
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B.探究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不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7、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
据此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B.溶液乙和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C.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3g
8、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10℃、T1℃、T2℃、T3℃不同温度的水各100g,分别向其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T1℃<T2℃<T3℃
B.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50g/100g水
C.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四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研究溶液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1)水是常用溶剂,某同学进行图甲实验。
①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现象是_______。
②由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____________。
(2)图乙是A、B、C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②将t2℃时90g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A的质量为__________。
③t2℃时,若从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__(填“A”或“B”)物质的饱和溶液。
(3)按图丙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
A.水、硝酸铵 B.水、氢氧化钠
C.水、氧化钙 D.稀盐酸、镁
2、根据图示信息,用化学用语填空:
(1)写出溶质中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_;
(2)写出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______;
(3)写出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式______;
3、结合水和溶液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矿泉水属于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
(3)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图,点燃负极气体前要先___________,防止爆炸; 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
(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_______℃时,A、B 溶解度相等;
②若A中含少量 B,要提纯 A,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
③50 ℃时,若 50gA 加入 100g 水中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④40 ℃时,将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8.6%的 B 的饱和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4、如图为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45℃时,将70g的甲物质放入100g的水中,所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若降温到20℃时,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填“变大”或“变小”)。
(2)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加入一定量的水或者____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
5、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10 | 30 | 50 | 6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8 | 36.3 | 37.0 | 37.3 |
硝酸钾 | 20.9 | 45.8 | 85.5 | 110 |
(1)图中能表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选填“A”或“B”),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
(2)据表格可知,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______℃之间。
(3)60℃时,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g。
(4)60℃时,用等质量的氯化钠、硝酸钾分别配制两种饱和溶液,测得其质量依次为m1g和m2g,则m1______m2(填或“>”、“<”“=”)。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5 g石灰石样品,把125 g稀盐酸分5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稀盐酸的用量 | 25g | 25g | 25g | 25g | 25g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20 | 15 g | 10 g | 5 g | 5 g |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过氧乙酸溶液是杀死细菌和病毒的一种有效药剂,某商店出售一种过氧乙酸消毒液,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图所示。
(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2)若将100g40%过氧乙酸消毒液稀释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用于教室喷雾消毒,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50gCu、Zn混合物跟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1g,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 H-1 S-32 O-16 Cu-64 Zn-65)
4、在生活中我经常食用食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食醋中溶质醋酸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醋酸这种物质由___________构成。
(3)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4)2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3%的醋酸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
5、计算题
为测定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与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66.8g。
(1)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2)求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6、某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24g“石头纸”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向其中逐渐加入100g稀盐酸,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1)“石头纸”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g;
(2)样品与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3)计算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7、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30g黄铜样品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生成氢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环境监测部门对一造纸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其主要的污染物为NaOH。为了测定污水中NaOH的含量,他们首先把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g,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然后取50g污水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硫酸至49g时恰好完全反应(假定污水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硫酸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计算:
(1)把2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_g。
(2)污水中所含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9、20℃时,将2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变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
(1)若蒸发,需要蒸发掉多少克水?
(2)若加溶质,需要加入多少克氢氧化钠?(请写出计算步骤)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某课外兴趣班同学用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试剂均足量,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装置可重复使用,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组合装置气密性良好。)
(探究一)甲组同学利用A装置制备O2,并利用制得的O2验证B中的黑色粉末是否炭粉。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
(2)为完成此实验,除用装置A、B外,还需要C装置,该装置中应盛 ___________ (填药品名称),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
(探究二)乙组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改装成了图乙装置,A装置烧瓶内储存的气体可能是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烧瓶内气体的成分,乙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CH4与CuO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金属单质、二氧化碳和水.
Ⅰ.装置B的玻璃管中盛入足量的CuO固体;
Ⅱ.将3.0g足量的NaOH浓溶液通过分液漏斗滴入烧瓶中,充分反应;
Ⅲ.按A→C→B→C→…的顺序连接成装置图乙,打开K1,从K1处通入氮气,再打开K2,加热B装置中足量的CuO固体,充分反应(反应前装置内空气已排尽);
Ⅳ.反应结束后,测得烧瓶中溶液的质量为3.1g,B装置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0.48g,第二个C装置的质量增加了0.18g.
(3)写出CH4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
(4)两个装置C中试剂应相同,第一个装置C中试剂的作用是 ________ ,通过数据分析,烧瓶中气体的成分是 _______ 。
(探究三)丙组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改装成了图丙装置,实验时通入足量的CO,对“氧化铁和铜粉”混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5)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一个明显缺陷是 ___________ 。
(6)最后该组同学还对玻璃管内剩余的固体按下图流程进行探究:
①有色溶液B中的溶质有 __________ (填化学式);固体X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___ 。
②将2.8g铁加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2、生活中钢铁腐蚀的基本原理是形成铁-碳原电池,这一原理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铁系脱氧剂和自热暖贴。以生活中糕点中的脱氧剂质量配方(铁粉:活性炭:氯化钠=1:0.15:0.2)为参照,保持铁粉质量固定为5g,在密闭的实验环境中,使用氧气传感器测定铁-碳原电池反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探究铁-碳原电池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实验1:探究不同种类的炭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编号 | 铁粉/g | 炭粉/g | 氯化钠/g |
1-1 | 5 | 0.75(活性炭粉) | 1 |
1-2 | 5 | 0.75(石墨粉) | 1 |
实验2:探究不同用量的活性炭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编号 | 铁粉/g | 活性炭粉/g | 氯化钠/g |
2-1 | 5 | 0 | 1 |
2-2 | 5 | 0.75 | 1 |
2-3 | 5 | 1.5 | a |
实验3:探究不同用量的氯化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编号 | 铁粉/g | 活性炭粉/g | 氯化钠/g |
3-1 | 5 | 0.75 | 0 |
3-2 | 5 | 0.75 | 1 |
3-3 | 5 | 0.75 | 2 |
(解释与结论)
(1)钢铁腐蚀是铁、水和________共同作用。
(2)实验1中使用活性炭粉比石墨粉吸氧效果更好,推测其原因是______。
(3)实验2-3中 a =_____ g。
(4)实验3的结论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铁在氯化钠溶液中比在水中腐蚀速率更快
B在铁—碳原电池中,加入活性炭粉是加快反应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C在铁—碳原电池中,活性炭粉和氯化钠的质量越多越好
D这个实验目的之一可以配制出效果更好的脱氧剂
(6)放置一段时间的脱氧剂,检验其是否完全失效的方法是________。
3、下面是某小组进行的“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实验探究,请你完成探究报告。
(探究实验)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溶质种类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_。
(实验步骤)30℃时,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到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KNO3、Ca(OH)2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部分Ca(OH)2未溶。
(实验结论)在______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温度的影响(以KNO3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_;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_。
(实验步骤)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二支试管中,再加入5g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部分KNO3未溶,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在不同___________下,同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
4、小红同学通过对化学上册内容的学习,越来越觉得化学有意思。下面是她最近这段时间的两个学习经历,请同学们阅读之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Ⅰ、小红发现,金店里有两种不同的“白金”,单价相差悬殊,小红很好奇,打算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市场上所谓的“白金”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金、镍、铜、锌的合金,称为白色金;另一种是铂金,铂是一种银白色的贵重金属,用于耐腐蚀的化学仪器及首饰等,俗称“白金”一元素符号Pt。小红结合化学课上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展开了下列实验活动。
(1)鉴别两种白金,她的方法可能是_____。
(2)探究Zn、Ni(镍)、铜的活动性顺序。
(作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可能的假设:①Zn>Ni>Cu;②Zn>Cu>Ni你觉得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请把它们写出来(一种即可)
假设:③_____
(查阅资料)小红同学查阅了部分含镍化合物的溶解性如下表,且得知镍能与酸反应。
| OH- | CI- | ||
Ni2+ | 不 | 溶 | 溶 | 溶 |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厚度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记录现象)请帮助小红把实验现象填写完整
金属 | Ni | Zn | Cu |
与盐酸反应的现象 | 气体产生缓慢金属逐渐溶解 | 气体产生激烈金属迅速溶解 | _____ |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写出镍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结论应用)
①根据探究结果,请你预测镍与硫酸铜溶液_____(填“能”或“不能”)反应,理由是_____。
②除小红的实验设计外,你能否象小红一样,设计另一组实验,也这样一次验证上述假设的正确与否,你的设计所用的一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只写出一组即可)。
Ⅱ、小红同学按照下面的操作过程示意图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试回答:
(1)配制该氯化钠溶液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
A ④⑤①②③ B ①②③④⑤ C ③④①②⑤ D ②①④③⑤
(2)⑤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g。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3)②操作应选用_____mL的量筒(从1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凹液面的_____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则所配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③操作的作用是_____。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试卷(下载):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试卷(下载),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试卷下载: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试卷下载,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复习试卷【下载】: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复习试卷【下载】,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