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1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6788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1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6788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一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课标与教材
概念体系 | 行为条件 | 行为动词 | 行为程度 |
亚洲地形特点、 亚洲地势特点 | 亚洲地形图; 亚洲大陆30°纬线剖面图; 叙述式课文 | 读图归纳 | 1.运用地图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 2.运用地图归纳亚洲的地势特点 3.拓展应用:利用地图,归纳北美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
亚洲河流流向特点 | 亚洲地形图、 叙述式课文 | 读图归纳 | 1.归纳河流流向特点。 2.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特点与地势地形的关系 |
亚洲气候分布特点 | 亚洲气候分布图、 亚洲不同气候类型景观图; 叙述式课文 | 读图归纳 | 1.分析归纳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 2.简要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置、地形的关系 |
教材分析:
亚洲的自然环境是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让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
1、读图分析亚洲的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的特点
2、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
难点:
1、读图分析亚洲的地形、地势、气候特点
2、 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1、新学期初,学生心态会不太稳定。——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亚洲地形区、河流众多,学生在记忆时会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巩固加强。对于地形地势特点的总结,如果学生看图自己归纳,会有一定难度,叙述式课文与地形图结合会好些;河流流向特点学生容易看出,河流与地形的关系也容易分析得出。有世界气候做基础,亚洲气候分布学生容易记忆,气候特征与影响因素,季风气候的影响需在老师的引导下,或小组合作总结完成。
教学目标
1.运用亚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并会拓展应用到其他大洲。
2.在亚洲地形图中找出亚洲主要大河,观察它们的流向,归纳河流流向特点。
3.读图说出亚洲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并与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相比较,归纳分析其分布特点;
4.简要分析亚洲位置、地形、河流、气候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媒体:
1、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改变传统老师“教”,学生被动“学”的方式,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在探究中找到答案,以此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充分利用地图和多媒体课件,采用读图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环境是与人文环境相对应的两个名词,那么你知道自然环境包含哪些方面吗?我们这节课重点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哪些方面?
一、亚洲的地形、地势
布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10分钟
1、浏览教材,看我们主要学习亚洲自然环境的哪些方面?
2、尝试区分地势和地形; 地形和地形区
3、在亚洲地形图中找到下列地形区: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
媒体展示亚洲地形图,解决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是学生帮学生解决,尝试总结地形特点: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为主。
根据图例判断:
亚洲海拔最高部分在亚洲的 部位;
平原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部位
尝试总结亚洲地势特点: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给出亚洲地势特点类似的模拟图形
媒体出示“亚欧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进一步印证亚洲地势特点,
二、亚洲的河流
学生活动:
在亚洲地形图中找出亚洲主要大河,按注入的大洋把河流分4组,先在图中找出、说出流向、注入的大洋,提问流向是受什么因素影响的。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阿穆尔河(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
伊洛瓦底江、恒河、印度河
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
注意区分内外流河
提问:根据刚才的读图,你能说出亚洲河流在数量、流向、长度方面有什么特征吗?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学生思考、讨论后发言
总结:受地形、面积广大等因素影响,亚洲长河众多,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拓展应用: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结合8页活动题加强学习
课堂小结:通过读图我们归纳出了亚洲的地形具有 特征;地势特点是: ,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具有 特点。除了认识这些特点之外,我们还要加强对亚洲地形图的记忆,知道亚洲主要的地形区和大河是如何分布的。
作业:学习检测上的部分题目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共7页。
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初中地理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