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教案
展开《印度》教学设计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二十四中学 张传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利用地图了解印度的位置特点。
2.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特点,理解印度人口增长对资源、经济发展的影响。
3.了解印度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4.了解印度粮食作物的分布,理解农作物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5.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资料,分析归纳印度人口增长、气候、粮食作物分布、软件外包产业分布的规律和特点,增强从图上获取地理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印度人口增长对资源、经济发展的影响。
(2)印度粮食作物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关系。
(3)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
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及影响。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收集与印度相关的信息资料。
2.学生准备
准备好地理教材、地图册等学习用具,提前了解与印度相关的信息资料。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国家地理一般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和环境问题四部分内容。在学习印度时,主要通过设计教学任务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找到印度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归纳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人地协调、合理发展的观念。
教学中采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对知识的初步感知;通过自我展示,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自我归纳总结,凸显个性发展;通过自我诊断评价,发现不足,及时查缺补漏。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通过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可以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通过对其他小组成果的补充、完善,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通过集体探究,可以增强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角色体验,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中要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要突出启发、引领作用,适时运用评价手段调控课堂,形成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学会合作。
采用读图分析、对比归纳、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结合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峰会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五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18%,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发展潜力巨大。印度被冠以“世界办公室”之称,你知道为什么吗?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印度,寻找正确的答案。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利用时事热点知识导入新课,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教学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可以增强教学的时代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求欲望。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印度不仅是文明古国,也是现代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国家,对印度有一个新的认识,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承转过渡:印度是南亚大国,与中国山水相连,我们首先从位置、面积、人口等方面来了解。
任务1 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特点,知道印度是南亚大国。
(1)找一找,读一读:①在“南亚地形图”上找出10°N、北回归线和30°N纬线,说说印度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找出喜马拉雅山脉、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说说印度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找出印度所邻的国家,说说印度与亚洲其他国家的相对位置特点。②读一读教材上“南亚大国──印度”的阅读材料,说说印度的面积有什么特点?
(2)算一算:①阅读“印度人口数量变化图”,计算说出:2011年印度人口已达到多少亿?每间隔10年,印度净增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如何?印度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3)想一想:目前印度的人口数量居世界第几位?为控制人口数量,印度政府采取了哪些人口政策?效果如何?
(4)议一议:根据教材32页活动材料,思考分析:印度众多的人口给资源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学习任务,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地理位置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关键,是影响区域地理特征的重要因素。以地理位置为突破口,去认识、了解印度,便于学生形成空间位置概念。通过找位置、读一读、计算人口增长等活动,让学生得出印度是南亚大国的结论。
学生活动:学生先依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选派代表展示交流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课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群体优势,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展示的情况进行评价,利用多媒体课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适时进行强调、释疑、点拨。
(1)展示课件,强调印度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为后面的自然环境、粮食作物分布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2)找出印度的邻国,通过读图观察和出示数据强调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3)通过图表分析,让学生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人口增长特点,以及印度采取的人口政策及成效。让学生知道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南亚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4)图片释疑,了解印度人口压力以及印度政府为控制人口增长制定的人口政策。
(5)释疑解惑:印度众多的人口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印度人口众多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在引导学生完成教材活动内容的前提下,教师点拨释疑。
(6)总结归纳:印度是南亚大国,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约占南亚总面积、总人口的19/25,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其科技发展水平和军事实力也居南亚首位,但过度增长的人口压力制约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承转过渡: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大自然馈赠给了印度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得印度人民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任务2 从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认识了解印度的自然环境特征。
(1)找一找:①找地形:在“南亚地形图”上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出印度的地形分布特点。②找河流:在“南亚地形图”上找一找印度最大的河流是什么河?③找气候:印度绝大部分以哪种气候为主?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
(2)填一填:阅读“南亚1月、7月盛行风向图”,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风向
影响
1月
7月
(3)议一议:为什么说西南季风是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罪魁祸首?
设计意图:教材主要对印度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水旱灾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而对于地形、河流等要素涉及较少。将自然环境作为一个学习任务单独设计,目的在于突出强调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影响及制约关系,为后面农作物分布、印度经济的发展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学会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综合分析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学习中应逐步培养。
学生活动:学生先依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选派代表展示交流成果,其他小组完善补充。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展示情况进行评价,利用多媒体课件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并适时进行强调、释疑、总结和点拨。
(1)利用“印度地形图”强调三大地形区的分布。
(2)利用“印度地形图”强调恒河的相关知识,出示小资料让学生了解恒河及其对印度的影响。
(3)出示“亚洲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看图并能够指出:印度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是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的国家。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引导学生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
(4)读图填表,分析南亚1月、7月的风向变化及影响。
(5)释疑解惑:为什么说西南季风是造成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罪魁祸首?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利用图表进行归纳总结。西南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水旱灾害,给印度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造成了很大损害。
(6)总结归纳:印度自然环境独特,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广的国家。雨热同期的热带季风气候为印度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因此导致的频发的水旱灾害也给印度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第2课时)
承转过渡: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要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粮食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印度是怎样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趋利避害发展农业生产的呢?
任务3 了解印度粮食作物的分布及发展。
(1)填一填: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哪两种?读“印度粮食作物分布图”“印度地形图”和“印度年降水量图”,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粮食作物
分布地区
地形
降水
(2)议一议:印度粮食作物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设计意图:列表对比并分析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以及与地形、降水的关系,可以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分析印度粮食作物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可以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先依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选派代表展示交流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完善。
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交流、展示的情况进行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回答情况,预设强调、释疑、总结。
(1)出示“印度小麦和水稻分布图”“印度地形图”和“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印度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让学生知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释疑解析:印度粮食作物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要素主要是地形和气候。印度耕地面积广,雨热同期,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小麦和水稻对土地和降水的需求量是有差异的。
(3)总结归纳:印度通过“绿色革命”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改善了生态环境,但由于人口众多和自然灾害频发,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局面任重而道远。
承转过渡:印度不仅是农业大国,工业发展也很迅速,尤其是以软件开发为主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因此印度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任务4 了解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
(1)想一想:印度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服务外包产业有哪些特点?对印度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2)议一议:阅读“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形成年代与分布图”,思考分析:20世纪80年代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有哪些城市?最初出现在这些地方的原因是什么?找出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印度新出现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说说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空间分布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软件开发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设计活动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影响,读图分析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分布和变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全面认识和了解。
学生活动:学生先依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选派代表展示交流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完善。
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的交流展示情况进行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回答情况,预设强调、释疑、总结。
(1)检查学生对印度发展软件产业的优势条件、产业特点以及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的掌握情况。
(2)出示补充材料,让学生加深对印度软件服务产业的认识。
(3)释疑强调:印度软件产业中心的分布及变化特点。由发展初期集中分布在科技发达的大城市,到向大城市周围的小城镇扩散,新发展的中心布局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沿海地区。引导学生认识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4)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在印度的地位。
(5)总结归纳:印度是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其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为落后,但未必所有产业都是落后的,印度在计算机软件开发利用、航天技术及其应用、核电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成就,充分说明了抓住尖端技术的开发研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最佳途径,印度的经济发展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三)拓展延伸、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1.印度20世纪60年代以前,大部分时间粮食短缺,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一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假如你是印度的农业部长,你认为如何趋利避害促进粮食的稳产高产?
设计意图:造成印度20世纪大量进口粮食的原因既涉及人口问题,也有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还有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设置这个探究问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增强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和人地协调的发展观念。角色体验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不断探索、创新的宝贵品质,也可以提高小组合作整理资料的能力。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后,选派代表交流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完善。
教师活动:学生展示后,教师评价、鼓励,释疑点拨。该问题是本课重难点内容的一个整合。既要看到印度经济发展的成就,也要会分析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通过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进而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类发展要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反思总结、构建体系
1.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得失,尝试构建知识结构,教师选派1至2名学生展示汇报。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反思总结,展示形式不拘一格,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2.教师点评学生的总结归纳成果,并加以整合,出示知识结构。
3.投影显示本课歌诀,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快乐记忆,快乐学习。
文明古国有印度,南亚大国是首富。
北部高山南高原,恒河平原中间铺。
西南季风送雨露,早来晚走水灾苦。
人口增长太迅速,经济压力较突出。
因地制宜种作物,绿色革命改技术。
班加罗尔在南部,信息软件通印度。
七、诊断测试
1.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二、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B )
A.巴基斯坦 B.印度 C.孟加拉国 D.缅甸
2.下列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B.全国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C.西南季风对印度降水影响较大
D.西濒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
3.因迅速发展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而被称为“世界办公室”的国家是( A )
A.印度 B.南非 C.中国 D.俄罗斯
读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回答4~5题。
4.印度农作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区域分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D )
A.适应不同地区农民的种植习惯 B.符合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习惯
C.有利于实施机械化、专门化生产 D.充分利用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
5.印度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有( A )
A.降水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
B.农业生产十分落后,现在粮食仍不能自给
C.高原广大,平原狭小,可耕种土地比重小
D.软件产业的发展造成劳动力不足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域:A.印度洋,B.阿拉伯海;国家:②巴基斯坦,⑤斯里兰卡。
城市:⑥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产业的发源地;⑦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
(2)D是恒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受图中所示季风的影响,此时印度大部分地区处于雨季,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检测,教师可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了解哪些同学已达到了目标,哪些同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教师以后的辅导提供参考和依据。教师也能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变策略。选择题主要侧重对印度人口、地形、气候、软件外包产业等基础知识的考查,最后一个综合题则侧重对学生地理空间概念和西南季风对降水的影响等难点内容的考查。
八、教学反思
教学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汇报、小组竞赛等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增强合作,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我也深深体会到,初中地理教学应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积极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乐学、易学。课堂活动的设计要切合学生实际,要紧凑有序,利于调控,不要为了活动而搞活动,应该让学生活动成为教学的手段,把教学内容融入活动之中。
《印度》同步测试
山东省莱阳市文峰学校 姜晓飞
一、单项选择题
(原创)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印度人口已达12.102亿,较2001年增加了1.81亿。有专家预言,到2030年前后,印度人口可能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印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佛教的发源地 B.不是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
C.人口世界第一 D.是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印度的基础知识。
答案:A
解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人口居世界第二,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印度人口多的优势有( )
①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 ②消费群体广大 ③环境压力不大 ④就业机会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印度的基础知识。
答案:A
解析:人口多,会带来环境压力大、就业困难的问题。
3.(2013·江苏淮安中考)中国和印度都是金砖国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不包括( )
A.都是发展中国家 B.都是人口大国 C.都是临海国 D.都以热带气候为主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中、印两国的基础知识。
答案:D
解析:中国跨纬度广,气候类型多;印度纬度较低,以热带气候为主。
(2013·江西吉安中考)读南亚地区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回答4~6题。
4.甲所在大洋名称是( )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印度的海陆位置。
答案:4.B
解析:印度濒临的大洋是印度洋。
5.图中能说明南亚地区热量丰富的信息是( )
A.地形、经度 B.纬度、河流 C.农作物、纬度 D.农作物、降水量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答案:C
解析:热量丰富与地形和降水量无关,根据纬度低和农作物的类型可以判断出南亚地区热量丰富。
6.四个城市,最有可能成为棉纺织中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印度的城市及工业部门。
答案:C
解析:棉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是棉花,应靠近棉花产地布局。
7.(原创)小溪一家今年寒假去印度游玩回来,在向朋友介绍该国的地理特征时说错了一项,请你找出来吧( )
A.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世界文明古国 D.水旱灾害频繁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印度的基础知识。
答案:B
解析:印度地形自北向南依次为山地──平原──高原,高原面积广大。
8.(2013·山东青岛中考)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的雨极”,降水类型为( )
A.地形雨 B.对流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降水的类型。
答案:A
解析: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受地形影响,降水多,属地形雨。
(2012·烟台学业考试)读下图,回答9~10题。
9.在印度降水量分布图中,A地降水十分丰富,其原因是( )
A.西南季风迎风坡 B.东北季风迎风坡
C.地势海拔高 D.位于赤道低气压带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印度降水丰富的原因。
答案:A
解析:A地降水丰富主要是因为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10.在印度发展水稻种植,最佳区域应该选择在左图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答案:C
解析:水稻生长需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充足的热量和降水,从两图中可以看出,③处是恒河平原,且降水丰沛。
(2013·济宁学业考试)读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印度农作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区域分布的主要依据是( )
A.适应不同地区农民的种植习惯 B.符合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习惯
C.有利于实施机械化、专门化生产 D.充分利用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印度农业生产的优势。
答案:D
解析:农业生产主要受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12.印度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有( )
A.降水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
B.农业生产十分落后,现在粮食仍不能自给
C.高原广大,平原狭小,可耕种土地比重小
D.软件产业的发展造成劳动力不足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印度农业生产的问题。
答案:A
解析:由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旱涝灾害频发是印度农业面临的问题。
13.(原创)印度发达的产业是(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以上产业均发达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印度的经济特征。
答案:C
解析:印度近年来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属第三产业。
14.(原创)因其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而被称为“世界办公室”的国家是( )
A.印度 B.南非 C.中国 D.俄罗斯
考察目的:本题考查印度的经济发展。
答案:A
解析: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
15.(原创)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4年2月7日~2月23日在俄罗斯联邦索契市举行。此时,印度的气候特点是( )
A.寒冷干燥 B.温暖湿润 C.炎热干燥 D.高温多雨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印度的气候特点。
答案:C
解析:印度属热带气候,全年高温,2月是印度的旱季,降水少。
二、综合题
16.(2010·山东临沂中考)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为某国地形的一部分,该地形区B是 高原。
(2)根据图中风向判断,此时该国正处在 季。图示区域气候与我国东部气候有相似性,共同点是 。
(3)简述该气候对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局部示意图已经分析地形、气候、农业等特点的能力。
答案:(1)德干 (2)雨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水旱灾害频繁。
解析:第(1)题,地形B是印度的主体德干高原。第(2)题,由西南季风可知,此时该国处于雨季;两国均是季风气候,共同点是雨热同期。第(3)题,该国热量充足,降水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对农业影响大。
17.(2010·烟台学业考试)张磊学习地理的能力越来越高了,现在他不仅能从字里行间和地图的各种符号中捕捉到地理知识,而且还能推知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最近他阅读了有关南亚方面的地理文章,从中获取了大量的地理知识,感悟到很多深刻的原理。下面是他获取的部分知识和学习时使用的地图,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知识一: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3000年,这里就出现了灌溉农业、青铜冶炼技术和雏形城市。
知识二:南亚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北部是狭长的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是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形成的广阔平原,南部半岛大部分为高原。
知识三:南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9月盛行西南风,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
知识四:南亚发展农业生产的热量资源十分丰富,与同纬度其它地区相比,气温明显偏高。
知识五: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1000多毫米,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
(1)在这之前,张磊已经知道南亚的印度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现在根据知识一和南亚各国的分布,他坚定地相信南亚还有一个国家肯定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这个国家应该是______________。
(2)南亚热量资源十分丰富,气温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高。对此,张磊认为这可能与南亚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地形有关,你认为张磊得出这种结论的理由是什么?
(3)印度的耕地面积很广,张磊认为这也与印度的地形有关。你认为这种结论形成的理由是什么?
(4)对乞拉朋齐的降水,张磊不仅弄明白了降水多的原因,而且还推测出了降水的变化规律。对此你的解释和推理是: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综合分析气候、纬度、地形三者的关系及能否从材料、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答案:(1)巴基斯坦 (2)南亚纬度低,跨热带和亚热带,热量丰富,气温高(或北回归线穿过中部);南亚北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冬季不受寒流影响。(3)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或平原高原面积比重大;中部平原面积广,南部高原地势和缓等)。(4)原因:处在山地迎风坡;北、东有山脉环绕,形成开口向西的马蹄形。规律:6-9月份降水多,10月-次年5月降水少(或降水集中在6-9月,其它月份降水少)。
解析:第(1)题,从知识一中获取信息,从国家图中找到答案。第(2)题,答两个要点,纬度:根据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可知,该地热量高,所以纬度低;或者也可以直接读图,北回归线从中穿过,判断出热量高。地形:北部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寒冷气流南下,使这里终年高温。第(3)题,地形:耕地面积广与地形的关系是地势平坦、海拔较低。根据知识二可以得出结论。第(4)题,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降水多;印度属热带季风气候,根据降水的特点和知识三,得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18.(2011·永安质检)读“印度略图”,回答问题。
(1)河流E河______是印度人心中的“圣河”,印度半岛的主要地形是F_______高原。
(2)印度以______气候为主,降水量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灾害频繁,对农业的影响很大,________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
(3)印度盛产黄麻,_______城市是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本国标志性建筑是_______ 。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印度的人口、河流、主要城市、农业等知识。
答案:(1)恒 德干 (2)热带季风 水稻 (3)加尔各答 二 泰姬陵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E是恒河,是印度人心中的“圣河”,F是南亚南部的地形区德干高原。第(2)题,印度地处热带,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炎热,分旱雨两季,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产量均居世界前。第(3)题,M(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a href="/dl/tb_c496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印度精品教案</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文明古国, 印度人口问题, 地形,工业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 印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 印度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和教法分析,教与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案,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师准备,学生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