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 学生根据连加、连减算式主动思考笔算过程并用竖式计算,学生用竖式笔算连加、连减,掌握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的笔算方式,并能正确地笔算。
- 学生经历连加、连减笔算方式的思考,计算过程,体会加减笔算在新背景下的应用过程,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培养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积累计算学习的经验。
- 学生在主动思考、尝试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学生数学的自信心;培养主动思考、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
自主探究方案:
- 用竖式计算下列算式。
36+47= 80-35=
- 想一想: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 试一试。你想怎么算就怎么算,试试看吧!
19+27+26=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家自主学习。
二、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可以一起学习数学了,有信心学好吗?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笔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板书课题:连加、连减。
三、交流提升
1.同学们对加减笔算的方法还记得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指名汇报。
2. 出示例1.
(1)竖式笔算。
出示例题图,让学生说说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问:求三个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怎样列式?板书连加算式。
通过课前的学习,你是怎么算的?
指名问部分学生说算法。师板书。
指出:这里的连加,要先算19+27的和,再把这个和与26相加,所以可以分两步列竖式笔算得数。
出示部分学生作业,连写的完整计算过程。指导学生观察,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意见。
(2)小结方法。
同学们用的两种方法相同在哪里?写法上不同在哪里?
小结:连加笔算,可以分两步写竖式,也可以把竖式像这样连起来写。连起来写竖式算,可以简便一些。
2,完成“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的算式。
引导:可以用竖式计算吗?先互相讨论,再用竖式把得数算出来,指名板演。
交流计算过程和得数,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出:连减可以分两步列竖式算,也可以把两步竖式连起来写。一般连起来写竖式,计算过程稍微简便一些。
四、巩固拓展
-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观察,再在竖式上计算。
交流每一步的得数,说明连加、连减一般像这样把竖式连起来写比较方便。
- 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板演。
根据板演题交流竖式写法和计算过程。
- 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并解答在课本上,指名一人板演。
交流列式和结果,并要求口答。
提问:根据哪两个条件求的一共摘了多少个?又根据什么求的还剩多少个?
五、全课小结
-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疑问?
课堂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其余四小题,第3题。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4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4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例题,指导完成“想想做做”,课堂作业,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3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练习,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