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东台市5月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744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江苏省东台市5月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7448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江苏省东台市5月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7448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江苏省东台市5月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1年江苏省东台市5月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树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朋友。因为树的存在,人们得以诗意地qī居。美景因树而生动, ▲ ,时光因树而温馨……树不仅给人以情感慰藉、精神滋养,而且提供着日用之便。同人一样,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孕育着可贵的品格和精神。不妨以树为友、尊树为师,从树那里领悟美丽、坚毅、勇气、高尚,努力把自己活成一棵树。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qī 居 ▲ 慰藉 ▲
(2)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
(3)在语段横线处填补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贯通,句式一致。(2分)
▲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桃李不言, ▲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2) ▲ 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思乡之情,蕴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
▲ 。
(4)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并体现词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 ▲ , ▲ 。
(5)云是众多诗人钟爱的意象: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通过诗句“ ▲ ,
▲ ”渲染敌军兵临城下时的紧张气氛;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诗句“ ▲ , ▲ ”描绘西湖初春的景色。
3.下列加点词语在语境中表示的意义,不属于动物的一项是( ▲ )(2分)
A.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C.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北冥有鱼》)
4.阅读下面的文字,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和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画过的。
A.“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选段中,“驰骋”是动词,“嘹亮”是形容词,“小小的储藏盒”是偏正短语。
C.“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和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一句中,“集装箱”是补语。
D.“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这一句属于条件复句。
5.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有关题目。(8分)
[甲]当我牵马到了广阔的马厩里,一位高大的胡子雪白的老头儿,穿了一件旧的灰色制服和一条长到拖地的皮褂跑来,举手到他的红星帽边,向我行礼,被太阳晒黑了的脸上,还透露着微笑。他是来照顾“马鸿逵”——我的马的。
我奇怪天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老头儿,跑进我们的童子军营帐里来?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乙]门外的人进来了,也是个拉车的。看样子已有五十多岁,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的棉袄。两个耳朵冻得通红,红得像要落下来的果子;眉上、短须上都挂着些冰珠。一进来,摸住条板凳便坐下了,扎挣着说了句:“沏一壶。”
茶还没有沏来,老车夫的头慢慢地往下低,低着低着,全身都出溜下去。
(节选自《骆驼祥子》)
(1)甲文中的老头儿在加入红军之前从事的职业是: ▲ ;乙文中的老车夫是 ▲ (人名)的祖父。(2分)
(2)乙文中加点的词语“出溜”好在哪里?(2分)
▲
(3)结合原著内容探究:同为老人形象,甲文中的老头儿和乙文中的老车夫在两本书中各有何作用?(4分)
▲
6.致远中学九(3)班举行“关注视力,珍爱光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有关任务。(7分)
(1)【补写新闻】下面是《东台日报》刊登的一则消息,请根据消息内容,在横线处填补导语。(不超过30字)(2分)
我市入列全国首批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市
近日,从国家卫健委传来喜讯, ▲ ,系盐城市唯一入选县级行政区。
近年来,我市认真按照综合防控试点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制定目标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对全市153所中小学幼儿园、近8.9万名儿童青少年形成全覆盖。突出专业指导,建立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组建一支150人的专兼职防控队伍,对各学校开展点对点指导。
(2)【设计栏目】班长打算编写一份“爱眼护眼”主题手抄报,下面是她策划的一个栏目。请根据“内容要点”帮她设计一个合适的栏目名称。(10个字以内)(2分)
[栏目名称] ▲
[内容要点]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2米以上,看电视时间不能过长。②看书时身体要坐正,不能趴着或仰着看书。③画画、写字时要注意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离。④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或向远处看或看绿颜色的植物。⑤不能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看书。
(3)【品味店名】近视的预防与纠正离不开合适的眼镜。下面是某眼镜店的招牌,请你品味店名“千里目”的妙处。(3分)
▲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6分)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晚唐]贯 休
水香塘黑蒲①森森,鸳鸯鸂鶒②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③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④,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②鸂鶒:一种像鸳鸯的水鸟。③柘:一种树。④渌:水清而深的样子。
7.诗人笔下的山村具有哪些特征?(3分)
▲
8.“笑指西坡瓜豆熟”中的“熟”字好在哪里?(3分)
▲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5分)
徐谦尊侠义
魏 禧
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①。明末赋役重,首事者②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③,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⑤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鼎革⑥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⑦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杀公。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注】①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②首事者:主管这些事的人。③诸甲:各户丁口。④殣:饿死。⑤字:许嫁。⑥鼎革:指改朝换代。⑦饮饩:饮食。
9.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崇 祯 末 旱 蝗 相 仍 民 殣 于 道 路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 ▲ (2)忽罹大祸 ▲
(3)卒杀公 ▲ (4)我辈无所恃矣 ▲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又劝助有力之家 往送之门 (《富贵不能淫》)
B.没葬而岁祀之 而不知人之乐 (《醉翁亭记》)
C.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D.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 临表涕零 (《出师表》)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
▲
(2)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
▲
13.选文从多个方面表现了徐谦尊的侠义,请列举三处。(用自己的话概述)(3分)
▲
(三)说明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5分)
月球“土特产”研究拉开序幕
郑永春
①2020年12月19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向中国科学院移交了“嫦娥五号”从月球上采集回来的1731克月壤和岩石样品,这标志着对月球“土特产”的储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开序幕。
②上一次的月球采样,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前了。1969年到1972年间,美国“阿波罗计划”一共采回了381.7千克的月球岩石和土壤。1978年,美国送给中国1克月球样品。中国科学院组织科学家对0.5克样品进行研究,发表了14篇论文,剩余的0.5克样品则被保存在北京天文馆进行展出。
③月球的土壤结构跟地球的土壤结构有些相似。在月球表面,有一层1-2厘米厚的月尘,然后是3-10米厚的月壤,里面还有大大小小的石块。月壤层之下,才是真正的基岩。按照此前的经验,在月球样品中,颗粒直径大于1厘米的石块,会被当成岩石来研究;直径小于1厘米的石块,会被当成月壤进行研究;颗粒直径更小的物质,会被当成月尘进行研究。
④不同的月球样品,来自月球上的不同地区,蕴含着不同的科学信息。科学家把岩石切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进行微量元素和主量元素的分析,进行矿物组成的分析,进行同位素的定年,等等。
⑤同为土壤,月壤跟地球土壤有什么不同呢?地球上的土壤是在风霜雨雪的作用下,经历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等过程才形成的。月球上没有水、空气和微生物,因此月壤跟地球土壤是不同的。月壤,实际上是月球表面的岩石经过小行星和微陨石撞击、宇宙射线照射和剧烈昼夜温差,经历了几十亿年的太空风化过程才形成的。由于整个月球表面都覆盖着一层月壤,用探月卫星得到的探测数据,其实就是月壤发给我们的信息。未来人类要利用月球资源,首要的目标也是月壤。
⑥月壤粉尘颗粒非常细,同时棱角很尖锐。因为月壤没有经历像地球土壤那样的磨蚀过程,纯粹是小行星撞击砸出来的。如果月壤进入月球车的轮子内部或者机械设备的连接处,或者覆盖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就会干扰月球车和月球探测器的正常工作。如果进入航天员的呼吸系统,就会对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感受造成损害。所以,理解月壤和月尘,才能使航天员更安全地进行登月和月面驻留工作,将来更好地开发月球。
(选自《科学大众·中学生》2021年第3期,有删改)
14.月壤研究有哪些意义?请根据全文进行简要概括。(3分)
▲
15.第②段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
16.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这标志着对月球“土特产”的储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开序幕。(“土特产”一词好在哪里?)(3分)
▲
(2)月球的土壤结构跟地球的土壤结构有些相似。(“有些”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
17.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已建成实验室,专门用来保存“嫦娥五号”采集回来的月壤和岩石样品。你觉得月壤保存的首要前提是什么?请根据上文内容作出推断并阐述理由。(2分)
▲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19分)
父亲的阳光
董改正
①父亲不怕晒。无论怎样的毒日头,只要事情没有做完,他都顶着日头,继续干自己的活。不但不忌惮,不但绝无不适感,不但不会中暑,而且越晒越精神。
②今年立秋当日,下了一场透透的雨,气温一下子降下来。似乎“立秋”是道门,过了门槛,季节的身份就变了。
③我一边感叹气候反常,一边找秋衣。父亲站在廊下,看着秋雨绵绵的田野山岗,说,别慌着收短衣裤,至少还要穿二十来天呢!
④“立秋前后两重天。”父亲总是这样说。他笃信这个祖宗的农谚,无条件地恪守。无论如何,晚稻秧必须在立秋前插到田里,迟一天都不行。他说立秋那天的太阳就像泡茶的开水,如果水温不够,这杯茶就废了。
⑤有一年大旱,水塘让村里的大户弄成了干塘。一块大田早已犁好了,干巴巴地等待着雨水。立秋那天傍晚,父亲翘首望着满天看似要带来豪雨的乌云,期待最后的雨水,但那么浓厚的云,竟然忽地被天风吹散。天气忽然晴好,云白天蓝。我们一家五口都站在干得动一下就尘土飞扬的“水田”里,兄妹仨茫然地看着母亲,母亲看着父亲,父亲低下头来。
⑥父亲说,种红豆吧。他恋恋不舍地看着即将西坠的夕阳,满是遗憾和不甘。
⑦不等两天了吗?母亲还是想插上秧。
⑧照不到立秋的太阳,还能有收成吗?父亲瞪眼道。
⑨可是你明明盼雨的。弟弟小声嘀咕。
⑩盼雨是为了把秧插下去,雨里面也有阳光!父亲不讲理了,大声呵斥着。
⑪从稻田变为豆地,得整畦,再点坑、点豆、点草木灰,再用角锄壅土掩好,已是深夜。大月亮脸盆一样,悬在河中间,黄得晃眼,月光干净得可以洗脸。各种秋虫,在漫山遍野的每一个孔穴石缝里唱着。
⑫“快到子时了吧?”父亲自言自语。见我们都打着哈欠,他说,你们都回去吧,它们都能晒到明天的太阳了。
⑬那天晚上,父亲母亲在月光下点豆,我带着弟弟妹妹沿着月色成河的村路回家。这个夜晚永远印在我的记忆里。
⑭你还记得那个点豆子的晚上吗?我问。
⑮记得,我们家的豆子就是比别人家的好,我们是在立秋那天点好的,比人家多晒几个日头。
⑯其实这不是事实,子时一过,已是第二天了,但我没有反驳他。
⑰“这天,还是要热的,至少要热半个多月。”
⑱“怎么看出来的?”
⑲“这天下成万上亿亩的稻田里,稻子都差最后一把火了,要是一直阴雨,那可怎么办?”
⑳父亲的逻辑显然是靠不住的,他人格化了“天”。
㉑“没有立秋后一直阴雨,然后歉收的情况?”这句话我没有问出口,说出口的是:“我看稻子都勾头了,就是阴着,也能干爽硬实吧?”
㉒“就差最后一把火了。稻壳里大半是浆水呢。阴干的衣服一股泔水味,何况稻子?”
㉓关于立秋后,阴雨、气温低,因而收成差的记忆,父亲一定是有的,只是他不愿意去想罢了。他心思简单得像个孩子,倒下就能鼾声如雷,睡眠时间能达到十个小时,但是这几天他忧心忡忡,失眠了。
㉔回城后的第三天,一大早就接到父亲的电话。
㉕你出门看看!大太阳!我看了天气预告,今天三十度!明天三十二度!后天三十六度!这死天气,要热死人呢!
㉖听父亲的口气,仿佛他是夸父,太阳是他追回来的一般。
㉗我拉开窗帘,万道金光射进来。
㉘我的眼前仿佛 ▲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1年第3期,有删改)
18.文中的父亲跟下面课文中的哪位父亲形象最贴近?请作出判断,并分别结合上文和课文内容阐述两者的相似之处。(至少两点)(5分)
备选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台阶》(李森祥)/《背影》(朱自清)
▲
19.第⑤~⑬段插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4分)
▲
20.从修辞角度品味第⑪段画线语句表达的妙处。(3分)
大月亮脸盆一样,悬在河中间,黄得晃眼,月光干净得可以洗脸。各种秋虫,在漫山遍野的每一个孔穴石缝里唱着。
▲
21.如果让你来朗读第㉕段,你觉得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请结合上下文阐述。(4分)
▲
22.结合语境,展开联想想象,在第㉘段横线处续写几句话,为文章添加一个合适的结尾。要求:所写文字契合前文内容,至少使用一种人物描写方法,100字以内。(3分)
我的眼前仿佛 ▲
三、写作(60分)
23.截至目前,中国已向几十个国家无偿援助新冠疫苗,助力全球抗疫,人们说,这才是大国该有的样子;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中国边防部队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国军队前,捍卫祖国领土,人们说,这才是英雄该有的样子;宁夏一中学的全体学生徒步54公里缅怀革命先烈,人们说,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请以“该有的样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1年中考模拟检测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本题6分)(1)(2分)栖 jiè(2)(2分)树不仅提供着日用之便,而且给人以情感慰藉、精神滋养。(3)(2分)示例:遐思因树而美妙
2.(本题10分)(1)下自成蹊(2)受任于败军之际(3)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4)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5)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每空1分。出现错字、别字,以及添字、掉字等现象不得分))
3.(本题2分)D(解析:“野马”在句中指山野中的雾气)
4.(本题2分)C(解析:“集装箱”是宾语)
5.(本题8分)(1)(2分,每空1分)卖猪肉 小马儿(2)“出溜”是“滑”的意思(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车夫又冷又饿、不由自主晕倒的状态(1分)。(3)斯诺通过叙写原本卖猪肉的李姓老头儿参加红军的始末,表现其老而弥坚、阳光积极的特征(1分),突出红军对百姓的吸引力之大,苏区的生活是“有生气的生活”(1分)。 老舍借老车夫形象揭示了勤苦而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劳动者的共同命运(或:揭露了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现实)(1分);老车夫成为祥子人生态度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1分)。
6.(本题7分)(1)(2分)示例: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市(缺少“儿童青少年”扣1分)(2)(2分)示例:用眼小常识(或:护眼有妙招)(3)(3分)示例:“千里目”店名源自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富有文化内涵(1分)。该店名不仅直接关联“眼睛”(1分),而且寓意深刻,暗指拥有该店眼镜后,人会变得眼界宽阔,学业事业会步步登高(1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6分)
7.(本题3分)景色秀丽、物产丰盛、宁静安恬、村民勤劳、民风淳朴、和谐美好。(答出其中任意2点得1分)
8.(本题3分)诗人用一“熟”字写“西坡瓜豆”,描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1分),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1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1分)。
(二)(15分)
9.(本题2分)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每处1分)
10.(本题4分)(1)每年(2)遭遇(3)最终(4)依靠(每空1分)
11.(本题2分)D(解析:A.助词,的/动词,到;B.连词,并且/连词,却;C.动词,作为/介词,被;D.名词,眼泪)
12.(本题4分)(1)张公看了击节赞赏说:“这是真正的读书人。”(2分,关键词:“击节”)(2)每逢听说有盗贼就挺身而出,聚集乡里年轻力壮之人来防守。(2分,关键词:“纠”)
13.(本题3分)示例:(1)向巡抚直言陈述赋税徭役制的利弊;(2)每年减少官府给自己的粮食,用以资助乡里人;(3)尽心侍奉、救助一些亲朋好友;(4)朝代更替之际,资助那些避难的贤人义士;(5)挺身抵御盗贼,保护百姓,自己遭杀身之祸。(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点1分)
[参考译文]徐君名谦尊,字玄初,是吴县的附学生。明代末年,各种赋税徭役非常沉重,主管这些事的人经常耗尽家产,徐谦尊分条陈述利弊,呈报给巡抚张公,张公看了击节赞赏说:“这是真正的读书人。”从这以后,张公广施义田来周济全地区的百姓,设置役田给各户丁口,至今百姓还蒙受这些好处。崇祯末年,天旱蝗灾连续不断,许多百姓饿死在道路上。徐谦尊每年都减少(消耗)官府给自己的粮食,余下的用来资助乡里人,又鼓励扶助有劳力的家庭,被他保全、活下来的人很多。他妻子的兄弟中有一年老而无子的人,徐谦尊奉养他二十年,老人死后徐谦尊安葬了他并且每年都去祭拜他。徐谦尊的一个姓黄的好友父子死于非命,留下两个寡妇和一个女儿,徐谦尊尽心救助她们,将他的女儿嫁给自己的侄儿,所以黄氏寡妇和孤女一生都没有感到寡居孤独的苦闷。朋友黄某的姻亲喜欢侠义之举,忽然遭受了一场大祸,徐谦尊为援救他,倾尽家财。徐谦尊教育孩子要把亲近贤能,与善者为友作为第一要务。改朝换代(清朝)初年,州郡中有声望的贤人义士大多都到邓尉山、太湖畔避居,徐谦尊不停地为他们资助房屋饮食,不再把得失利害放在心上。乙酉丙戌年间,各种盗贼纷纷出现。徐谦尊以一己之力保障一方百姓安宁。每逢听说有盗贼就挺身而出,聚集乡里年轻力壮之人来防守。盗贼非常痛恨他,最后杀了徐谦尊。乡里的百姓都哀叹流泪说:“这个人死了,我们这些人没有可依靠的了。”
(三)(15分)
14.(本题3分)(1)月壤来自月球上的不同地区,蕴含着不同的科学信息。(2)月壤是未来人类利用月球资源的首要目标。(3)月壤和月尘会对月球车和探测器以及航天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干扰和影响,研究它们可以确保航天员更安全地进行登月和月面驻留工作,更好地开发月球。(每点1分)
15.(本题4分)举例子和列数字(2分)。列举美国送给中国1克月球样品的例子及有关数据(1分),具体说明了月球样品极为珍贵、科研价值巨大的特点(1分)。
16.(本题6分)(1)“土特产”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嫦娥五号’从月球上采集回来的月壤和岩石样品”比作来自月球的“土特产”(1分),突出其系月球特有且特别名贵的特点(1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1分)。(2)不能删去。“有些”是有一些的意思,表示数量不多(1分),突出说明月球的土壤结构跟地球的土壤结构只是部分或略微相似(1分)。如果删去,就太绝对化。“有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7.(本题2分)月壤保存的首要前提是要隔绝与地球大气、水的接触,防止月壤与它们发生化学反应,受到污染(1分)。因为“地球上的土壤是在风霜雨雪的作用下,经历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等过程才形成的。月球上没有水、空气和微生物,因此月壤跟地球土壤是不同的”(1分)。
(四)(19分)
18.(本题5分)与课文《台阶》中的父亲形象最贴近(1分)。相似之处:(1)都吃苦耐劳。上文中的父亲不怕晒,顶着毒日头干活,深夜点豆子;《台阶》中的父亲为建造新屋,穿草鞋去山里砍柴卖钱,一个冬天磨穿很多草鞋(2分)。(2)都执着坚忍。上文中的父亲笃信并无条件地恪守“立秋前后两重天”这一祖宗的农谚;《台阶》中的父亲为造高台阶“准备了大半辈子”,最后又通过自己的劳动终于把台阶造高到九级(2分)。(选其他两篇课文中的父亲不给分)
19.(本题4分)内容:某年大旱,立秋当天,因无雨水,父亲迫不得已将稻田变为豆地,全家人深夜忙着种红豆(2分)。(意近即可) 作用:说明父亲笃信“立秋前后两重天”这一祖宗遗留的农谚,并无条件地恪守(1分),突出其执着坚忍的性格特点(1分)。
20.(本题3分)该句运用比喻、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大、圆和亮,月光的皎洁、澄净,以及秋虫的遍地鸣叫(1分),渲染了夜深人静的氛围,暗示了我们劳作时间之久(1分)。
21.(本题4分)(1)读出兴奋、激动、喜悦的语气(1分)。因为稻子“差最后一把火”,父亲期盼出太阳,再热上一段时间,使稻谷丰收,结果天遂人愿,梦想成真(1分)。(2)读出炫耀、夸赞、热爱的语气(1分)。“人格化了天”的父亲,面对万道金光的大太阳以及节节攀升的气温,向儿子炫耀自己预言准确,并流露出对太阳的赞与爱(1分)。
22.(本题3分)示例:出现了一派烈日熊熊的景象,阳光翻卷着舌头,舔着圩田里一切植物上的水迹。万绿丛中一点黑,我的父亲仰看着太阳,眯缝着眼睛,笑着骂道:这鬼天气!(不契合前文内容、缺少人物描写酌情扣分)
三、写作(60分)
23.(本题60分)略。
评分标准——
一类卷(54-60分):切合题意,创意表达;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条理清楚;文体明确。
二类卷(46-53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实;中心明确,内容较具体;文字比较通顺,条理清楚;符合文体要求。
三类卷(36-45分):基本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实;中心大致明确,内容大致具体;文字大致通顺,条理比较清楚;符合文体要求。
四类卷(25-35分):基本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基本真实;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具体;文字不够通顺,条理不够清楚;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五类卷(24分以下):不合题意;感情虚假;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文字不通顺, 条理不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或不成篇。
注意事项——
(1)书写认真规范,美观大方,酌情加1-3 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酌情扣1-2分。 (2)不足500字者,每少50宇扣1分;未完篇且不足400字,评四类卷及以下。(3)错别字每2个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3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七校中考语文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默写,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已为王,王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记叙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东台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选择题,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东台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