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版中考化学复习第四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课件
展开考纲要求1. 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认识)2. 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认识)3. 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4. 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认识)5. 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认识)6.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知道)7.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认识)8. 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知道)9. 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认识)10. 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11.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认识)
备考指导 能源的开发利用、环境的污染及防治、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是本节的命题热点,与化学有关的标志是近年中考的必考内容。本节相关内容的考查形式一般有如下几种:(1)有关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化学有关的标志等内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有关燃烧和灭火的题目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3)有关环境污染的题目一般也是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本节内容所有类型试题的难度都不大,只要理解识记相关知识即可得分
考点一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5年5考)1. 燃烧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特别提醒】①燃烧并不一定需要氧气,例如:②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一般情况下,着火点不变。描述灭火方法时不能表述为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考点二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5年5考)1.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2. 爆炸的条件:(1)可燃性气体或粉尘。 (2)跟氧气接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氧气的浓度有关)。(3)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
3. 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如图4-1-1所示)
4. 防范措施 (1)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加油站、面粉厂、煤矿的矿井等有易燃、易爆物的场所必须注意严禁烟火。(2)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防止发生爆炸。(3)当室内可燃性气体如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泄漏时,不能打电话或开排气扇,应先关闭燃气阀门,开门窗通风,杜绝一切明火并查找泄漏原因。
5. 火灾自救策略 (1)迅速找到安全通道。(2)火灾时上层空气中氧气少,毒气浓度大,所以要匍匐前进。(3)房间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门开窗,开门开窗会增加氧气量,使火势更加凶猛。(4)火灾时,会产生大量浓烟,使人窒息而死,因此最好用湿布捂住口鼻。(5)若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应逆风逃生,因为顺着风更易被烧伤和发生危险。
考点三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5年5考)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分为放热现象和吸热现象两种。(2)能量的利用:做饭、取暖、发电、冶炼金属、驱动汽车飞机、发射火箭、炸药开矿等。
(3)当燃料充分燃烧时,燃烧快,放出的热量多,可燃物中的碳转化成CO2,氢转化成H2O;当燃料不充分燃烧时,燃烧慢,放出的热量少,可燃物中的碳转化成CO或炭黑颗粒,污染空气。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因此,为了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以下两点: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2. 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5年5考)【例1】(导学号08224340)(2017邵阳)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C. 煤矿矿井、大米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D. 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方法点拨:此考点考题的解答,要紧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明确要使物质燃烧必须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而灭火则只需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即可,分析灭火原理时,注意将采取的措施与燃烧的条件相对应。
1. (导学号08224341)(2017长沙)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错误的是( )A. 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B.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C. 发现火灾立即拨打 119 火警电话 D.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2. (导学号08224342)(2016郴州)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B. 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D.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3. (导学号08224343)(2016湘潭)2015年3月9日,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开始环球飞行,并在名古屋和夏威夷之间创下了118小时不间断飞行的记录,下列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阳光动力2号”所用太阳能是绿色环保新能源B.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C. 煤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 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CH4
4. (导学号08224344)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 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 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C. 釜底抽薪——灭火需要清除可燃物D. 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5. (导学号08224345)下列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 )A. 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B. 森林发生火灾,可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C.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D. 油锅着火,泼水灭火
6. (导学号08224346)(2017枣庄)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 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C. 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 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考点二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5年5考)【例2】(导学号08224347)(2017自贡)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A. 不必检纯度,直接点燃氢气B. 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C. 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D. 在燃气灶的厨房内上方安装报警器
方法点拨:此考点要求考生熟记安全常识和一些安全标志图,如加油站、煤矿等应贴严禁烟火等安全标志、发生火灾时应如何自救等等,难度不大。
1. (导学号08224348)(2017内江)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火灾,酿成悲剧,如果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 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 夜晚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C. 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 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使用楼内电梯逃生
2. (导学号08224349)(2017云南)用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C.在加油站可以接打电话D.开灯检查燃气是否泄漏
3.(导学号08224350)(2016岳阳)运用防灾、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B. 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C. 眼睛里溅入药液,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D. 遭遇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4. (导学号08224351)(2016湘潭)每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 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C. 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D. 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5. (导学号08224352)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起火来。(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_____。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水能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
考点三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5年5考)【例3】(导学号08224353)(2017天津)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 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C. 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把pH_____(填“>”“=”或“<”)5.6的降雨称为酸雨。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3)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44 g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当反应物完全耗尽且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时,有3.6 g水生成,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方法点拨: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大量开发使用会造成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
1. (导学号08224354)(2017重庆)将适量乙醇(C2H5OH)完全溶解于汽油中可作为汽车燃料,简称乙醇汽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B. 静置后乙醇汽油会出现分层现象C. 一个乙醇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D. 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2. (导学号08224355)(2017天津)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3. (导学号08224356)(2017枣庄)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 )①保护青山绿水 ②就地焚烧秸秆 ③发展共享单车④减少燃煤使用 ⑤燃放烟花爆竹A. ①③④ 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4. (导学号08224357)(2017广安)第47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A. 少开私家车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B. 对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利用C.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D. 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5. (导学号08224358)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B. 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 将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 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6. (导学号08224359)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天然气资源,中国的页岩气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一。(1)天然气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页岩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甲烷。从组成上可以判断页岩气、天然气或沼气主要由含有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产生的。
(3)发展新型能源汽车,对缓解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减轻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了一款安凯甲醇(CH3OH)公交车。甲醇属于_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甲醇燃烧的产物与乙醇相似,请写出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导学号08224360)(2017丽水)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发布消息,在南海北部1 266米深的神狐海域,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查阅资料发现,古代低等生物遗骸大量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石油及天然气,海底的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固体物质即“可燃冰”。“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遇火即可燃烧且热值高,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能源。
(1)若甲烷水合物的化学式为CH4·8H2O,它的相对分子量是160,则CH4·8H2O中CH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2)可燃冰储存的巨大的化学能最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固定的太阳能。(3)可燃冰燃烧时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这说明能量转化具有_______性。
(4)人类正面临常规能源枯竭的危机,下列有关能源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B. 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C. 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
易错点一 对可燃物的着火点理解错误【例】(导学号08224361)(2017聊城)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A. 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 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 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 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易错提醒】 着火点是指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不能升高或降低,因此表述灭火原理时不能说: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而应该表述为: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实验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例】(导学号08224362)(2017江西)图4-1-3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4-1-4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A. 蜡烛燃烧需要氧气B.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C.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D.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1. (导学号08224363)(选择题选项节选)请判断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1)(2013年)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 )(2)(2013年)用图4-1-5图1改进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可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
(3)(2014年)酒精、天然气和石油是化石燃料。( )(4)(2014年)用图4-1-5图2装置可探究证明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5)(2015年)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 )
(6)(2015年)煤和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7)(2016年)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8)(2016年)推广使用的乙醇汽油是一种新能源。( )(9)(2017年)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
2. (导学号08224364)(2013年)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 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用湿布盖灭B. 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C. 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D. 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
3. (导学号08224365)(2014年)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 )
4. (导学号08224366)(2015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马上打开抽风机B. 冬天关闭门窗用煤炉取暖C. 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D.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5. (导学号08224367)(2015年)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B. 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C. 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D. 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6. (导学号08224368)(2015年)下列所贴的警示标识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的是( )7. (导学号08224369)(2016年)在化学实验室内外一般不会张贴的标志是( )
8. (导学号08224370)(2016年)请根据图4-1-6回答问题:(1)图①和②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图③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火,还造成图④的后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燃烧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沸点比油低导致暴沸
油滴飞溅出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盖上锅盖(或加大量青菜)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十四化学与能源、资源的利用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十四化学与能源、资源的利用教学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灭火,常见的灭火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B,碳酸钠溶,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面粉与空气,氧气不足,2化石燃料,提供燃烧所需的温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十八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十八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导航,提供燃烧所需的温度,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四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5考点化学与能源课件: 这是一份广东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四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5考点化学与能源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金牌中考总复习,②⑤⑥⑦,①③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