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6684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6684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6684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
展开地理测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重庆某科学家和其研究团队从植物中提取了一种纤维黏合剂,把这种黏合剂放到沙里,可实现“沙变土”,该土壤具有存储水分、养分和空气的属性,同时能滋生微生物。目前该项技术已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进行实验,初步实验结果显示,该土壤栽种农作物可得到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据此完成1~2题。
1.“沙变土”的过程实现了水循环的
A.蒸发减少
B.下渗减少
C.降水增加
D.径流增加
2.该项目在西北地区能实现高产,主要是因为该技术改变了沙土的
A.矿物养分
B.有机质含量
C.土壤结构
D.土壤颜色
图1为南海1、4、7、10月海洋表层盐度(‰)多年平均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甲海域表层盐度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的注入量年变化小
B.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均匀
C.海湾地区海区相对封闭
D.云量多,全年蒸发量较小
4.影响图中乙海域全年等盐度线弯曲方向基本一致的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陆地径流
C.盛行风向
D.洋流因素
5.图中10月盐度分布图中,丙点的盐度值可能是
A.31.5
B.31.8
C.32.0
D.32.3
深圳是著名的移民城市,人口增长动力主要为外来人口的涌入。深圳市人口分布不均匀,局部人口密度较大。微博橙子辅导认为,深圳中心城区高度叠加着全市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中央商务区等多项城市功能。图2示意深圳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分布变化(人/km2),据此完成6~7题。
6.深圳市人口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
7.为引导深圳市人口的合理分布,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规划建设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
B.逐步减少城市职能
C.执行禁止人口大量涌入的政策
D.适当提高城市等级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藏羚羊生性胆小,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部分种群有沿固定路线迁徙的习性。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在青藏铁路与青藏公路大致并行的路段,藏羚羊穿越青藏公路的方式出现明显变化。图3为青藏铁路某段营地、工地等分布图,图4为迁徙季节图3所示青藏公路段的藏羚羊遇见率统计图,据此完成8~9题。
8.青藏铁路开建,图示青藏公路段出现几处藏羚羊穿越较集中的通道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采沙(土)场的出现
B.营地、工地等的间隔分布
C.青藏公路车辆和游客增多
D.青藏公路部分路段被破坏
9.影响①地成为藏羚羊集中通道的主要因素是
A.桥梁
B.隧道
C.河床
D.采沙场
海滩离岸流,也叫回卷流,是一股垂直于海岸流向外海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多发于沙质海滩的横向沙坝、沟槽等地形区域。微博橙子辅导认为,某个时刻,在风、波浪、潮流等作用下,冲向海滩的海水因某种扰动聚集起来,最终大量的海水从较低的缺口冲出形成离岸流,强劲的水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在此区域活动的人群拖到外海,造成溺水事件。离岸流在岸边高地容易判断:在平行于岸线的条带状白色浪花中,颜色偏黄的平静水域,即为海滩离岸流分布区。图5为我国某海域地形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示海滩最容易发生离岸流的海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1.离岸流海域的颜色偏黄的原因可能是
A.海水携带了大量泥沙
B.海域的藻类物质丰富
C.海水较深且流速较慢
D.与外海洋流发生搅拌
12.在海滩不幸遇到离岸流,最科学的自救方法是
A.尽全力逆流游回岸边
B.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
C.平行于海岸向两边游
D.下潜到水底走回岸边
图6为我国40°N某城市小区的某栋楼房平面示意图,阳台均安装玻璃防护栏,北楼单元住户在图示阳台位置栽种了一盆花卉盆景,秋冬季时,住户把残花落叶覆盖在盆景的土壤上,以增加土壤肥力。据此完成13~15题。
13.冬季晾晒衣物时,晾晒效果最好的阳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某晴天,该城市昼长为14小时,日落时太阳方位角(指由正北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计量的角度)为292°,阳台②的盆景被阳光照射时间最接近
A.60分钟
B.82分钟
C.88分钟
D.100分钟
15.住户秋冬季把残花落叶覆盖在盆景的土壤上,除增加土壤肥力外,还可以
A.减少异味的散发
B.增加昼夜温差
C.起保温保湿作用
D.抑制病虫生长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7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世纪60年代以前,巴黎城区面积105km2,1965年巴黎政府出台规划,在巴黎外围近郊建了五座新城,建成区面积1.2万km2,至此巴黎大都市区形成,新城与巴黎市中心平均距离20~30km。按照工业疏散政策,大都市区内各城市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微博橙子辅导发现,巴黎市中心区主要发展高附加值工业和服务业,外围新城则布局大量工业、零售网点以及物流配送机构,引导市中心区工业和人口向外围新城迁移。大都市区地铁、公交、高速环线等组成换乘便捷的交通网络。图7左图示意1965年前巴黎城区形态,图7右图示意1965年后大都市区形态。
(1)分别说明1965年前及以后巴黎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4分)
(2)简述建设通达性良好的交通网络对提升城市运行效率的有利影响。(4分)
(3)合理规划城市空间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的人地关系,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推动都市区一体化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请从巴黎城市规划中的下列措施中,任选一个说明该措施所起的主要作用。若两个均答,以措施①给分。(6分)
措施:①城市之间划定绿地、农田边界;②都市区不同职能城市形成分工协作格局。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雅库茨克位于西伯利亚大陆腹部,勒拿河中游,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且漫长,有“冰城”之称,冻土发育广泛,植被类型丰富、覆盖度高。微博橙子辅导认为,森林冠层能截留积雪和降低林下风速,直接影响林下积雪的累积和消融过程,从而间接影响永冻土层的埋藏深度;乔木类植物比草本植物更易吸收深层土壤中的水分。图8为俄罗斯雅库茨克地理简图,图9为雅库茨克中部植被分布示意图。
(1)描述图9中植被的分布特点。(6分)
(2)比较②、④两地永冻土埋藏深度的差异,并从植被类型角度分析原因。(6分)
(3)从水源的角度分析,多年冻土层对乔木类植物生长的有利影响。(4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1900年以来图示区域发生8级以上地震就达7次,该地人口密度小,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但大震破裂形成的各种断层张裂缝、地貌断错遗迹等至今仍保持完整、清晰可见,是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完好的地震遗迹,素有“地震博物馆”之称。由于断裂带的长期活动,普遍形成水系的突然转折或错断现象,一些河谷谷口的冲积扇也发生明显的错位,形成大量的盆地、湖泊或洼地。在地震震中塌陷区内,张裂缝纵横交错,有的在松散堆积物中,有的在坚硬的岩层中,甚至山脊也被多条地震断层切断并发生错移,形成洼地等新地貌类型。图10示意我国某地区断层构造;图11为图10中M地地震张裂缝景观图。
(1)简析图中地震张裂缝的成因。(4分)
(2)简述该地成为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地震遗迹的条件。(5分)
(3)从该地区地震发生时及远期,分别说明地震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发生时和远期各4分,共8分)
(二)选考题:共8分。请考生从19~2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9.[选修3:旅游地理](8分)
保护黄河,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十四五规划”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不仅使旅游成为宣传黄河灿烂文明的重要窗口,而且也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抓手。微博橙子辅导认为,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需要加强跨区域协调与联动,发挥黄河各段旅游资源特色,做好空间规划布局——上游打造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游打造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下游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图12示意黄河流域部分特色旅游资源。
简述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中加强跨区域协调与联动的作用。(8分)
20.[选修6:环境保护](8分)
小微湿地是指自然界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面积小于8公顷的小型、微型湿地,具有独特的水文、地理特性,提供了一些大型湿地无法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比如,它可以作为迁移能力不强的小型湿地动物的“迁移廊道”。随着工业和城市化发展,城区湿地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大块湿地多分布于城郊地带或更远的乡村,微博橙子辅导认为,保护城区“小微湿地”不仅有利于改善城市水环境,同时通过一处处“小微景观”的营造,也能为市民提供更多“推窗见绿”的可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图13示意城市湿地分布变化模式图。
与大型湿地生态服务相比,指出城市小微湿地生态服务的优缺点。(优点和缺点各4分,共8分)
2022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参考答案
1~5BCCDB
6~10DABCC
11~15ACABC
1.B。把这种黏合剂放到沙里,实现“沙变土”,改变了沙的结构,实现了水循环的下渗减少,让土壤具有存储水分的功能,与降水、径流、蒸发无关。
2.C。该项目在西北地区能实现高产,主要是因为该技术改变了沙土的土壤结构。
3.C。据图可知甲海域位于泰国湾,其表层盐度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海湾地区海区相对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少。
4.D。据图可知图中乙海域全年等盐度线均凸向低值方向,说明其盐度高于同纬度地区,结合洋流分布可知,该处为日本暖流(同一纬度,暖流流经地区盐度高),所以其弯曲方向基本一致的影响因素是洋流因素。
5.B。图中丙点位于河口处,有河流的稀释作用,故其盐度应当较低,据等盐度线分布可知其盐度值应当介于31.5~32‰之间,所以选B。
6.D。2010年出现的两个次中心,均位于核心区的西北方向,导致整个城市人口分布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故选项D正确。
7.A。此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整体看,从1990年到2010年,深圳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在增加,市中心区人口过于密集,必然带来严重的城市化问题,会影响城市发展,因此,规划建设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是合理可行的,故选项A正确;深圳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城市职能会越来越多,故选项B错误;深圳发展的动力就是大量人口涌入,执行禁止人口大量涌入的政策是不可行的,故选项C错误;适当提高城市等级与改变人口的空间分布没有必然联系,故选项D错误。
8.B。此题考查读图能力。从图4中可看出藏羚羊穿越青藏公路形成4个集中通道,分别是2982km、2986km、2994km、2998km路标,对照图3中这4个路标位置,吻合最好的是营地和工地的间隔分布,故选项B正确。选项A采沙场集中在河床附近,位置不对;选项C青藏公路车辆和游客增多和选项D青藏公路部分路段被破坏,在材料中没有信息支撑。
9.C。此题考查区域分析能力。①地对应2982km路标集中通道,附近有楚玛尔河,同时有青藏公路和建设中的青藏铁路跨越。按照藏羚羊的迁徙习性,常常沿河床迁徙,原因是河床地带水草充足。选项A桥梁,可能成为藏羚羊穿越的通道,此处是先有河床,后有桥梁,且桥梁的方向也与穿越方向不同,因此,桥梁不是此处形成集中通道的主要原因;选项B隧道,在材料中无信息支撑,也不对;选项C河床,是正确的;采沙场作为人类活动集中区域,不能形成藏羚羊迁徙集中通道,选项D错误。
10.C。据材料的原理分析,大量海水在风、波浪、潮流等作用下,从沙岛两侧流入海湾聚集起来,由于丙处海底为较深的沟槽,最终大量的海水从图中沙岛中部较低的地方冲出,形成海滩离岸流。本题需要运用材料知识,并结合图中信息综合分析。
11.A。据材料,海滩离岸流是狭窄而强劲的水流,说明其流速极快,会冲刷海底泥沙,让海水携带了大量泥沙,导致离岸流海域的颜色偏黄。
12.C。据材料,海滩离岸流是一股垂直于海岸流向外海狭窄而强劲的水流,所以,在海滩不幸遇到离岸流,最科学的自救方法是平行于海岸向两边游,以避开急流区。海滩离岸流速度快,溺水时间短,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尽全力逆流游回岸边、下潜到水底走回岸边均是不可能的。这也需要调动相关的生活常识。
13.A。冬季我国40°N某城市日出东南,日落西南,阳台②④阳光照射时间短,阳台①③阳光照射时间差距不大,但阳台①位于西南方,午后太阳高度较大且气温较高,晾晒衣物效果最好。
14.B。某晴天,该城市昼长为14小时,日落时方位角为292°,根据对称原则,可推出日出方位角为90°-(292°-270°)=68°,从日出到日落太阳在水平方向转过的角度为292°-68°=224°,再推出每小时太阳大约转过的角度为224°/14=16°。从理论上讲,花卉盆景处于阳台②内侧,且有两阳台墙体阻断,只有当光线从正西照射过来时,花卉盆景才能照射到阳光。所以,照射时间为(292°-270°)/16°=1.375小时=82.5分钟。由于太阳在水平方向转过的角度并不是匀速的,本题也仅是估算值,故选最接近的B。
15.C。住户秋冬季把残花落叶覆盖在盆景的土壤上,除增加土壤肥力外,还可以起保温保湿作用。
16.(14分)
(1)特点:1965年前:在塞纳河两岸,巴黎以市区为中心,呈同心圆或集中团块状向外逐渐扩展。(2分)1965年后:在巴黎外围塞纳河两岸和主要交通线建设五座新城,巴黎大都市区以巴黎市区为核心呈多中心布局。(2分)
(2)影响:为不同人群出行提供方便的选择和衔接(或节省通勤时间)(2分);加强各城市间的联系,提高城市运行效率(2分)。
(3)①作用:防止城市无序蔓延扩大;为市民就近游览休憩提供场所;改善环境和提供新鲜农产品。(每点2分,共6分)
②作用:疏解了巴黎中心区的人口和工业(或控制了大城市的用地规模);加强了巴黎中心区高级服务功能在城市中心的集聚,扩大了其辐射的范围;(每个新城)引进中心区的工业和服务配套设施,并为迁入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在自身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郊区城市化。(每点2分,答3个得6分)
17.(16分)
(1)特点:从东南向西北,植被类型从草甸草原演变为森林草原和森林(2分);东南部河流沿岸有水生植被(2分);森林过渡地带多林草混生,植物种类丰富(2分)。
(2)差异:②地永冻土层比④地埋藏深。(2分)原因:②地植被以草甸草原为主,植被矮小,夏季反射太阳辐射能力低,地表温度高,地表温度年变化大,永冻土层埋藏深(2分);④地植被为覆盖度高的森林,林冠反射太阳辐射能力强,截留积雪量大,林下气温低,温差小,永冻土层埋藏浅(2分)。
(3)影响:多年冻土层能起到隔水层的作用,多雨时,地表富余的水体向下渗透,在多年冻土层之上蓄积起来,不会流失;气温较高时,多年冻土层之上的水体融化,成为乔木类植物生长的主要水源。(每点2分,共4分,言之成理即可)
18.(17分)
(1)成因:地球内部能量不断积累,板块拉张诱发地震,形成断裂;断层两盘发生差异活动导致地面拉张变形,(在水平拉张力和重力作用下沿边坡方向的张性裂缝)在地表产生地裂缝。(每点2分,共4分)
(2)条件:地处准噶尔盆地边缘(1分),这里降水稀少,干旱少雨(1分),流水侵蚀作用弱(1分),对遗迹破坏小;该地区岩石以花岗岩、变质岩(或片麻岩)为主(1分),岩性坚硬,不易受外力作用侵蚀(1分);人口密度低(1分),人类活动破坏少(1分)。(答案中每个给分点1分,任答5点得5分)
(3)影响:发生时:陡崖崩塌,滚石遍布,埋没草地(或土地);滑坡阻塞河谷、阻断道路;产生地裂缝及导致地下水变化,使河水断流、草木枯死。(每点2分,答2点得4分,言之成理即可)远期:形成了一系列宽阔的断陷盆地和湖泊洼地,成为水草丰美、土壤肥沃的土地;产生的断层、张裂缝等地震遗迹成为旅游资源。(每点2分,共4分,言之成理即可)
19.(8分)
作用: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综合保护和展示体系;整合上中下游的旅游资源,
共同打造区域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或减少各地区景区重复建设,缺乏特色);统筹谋划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发展重点、总体形象、空间范围等;推动黄河沿线文化旅游产业的区域联动、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协调解决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矛盾和纠纷。(每点2分,答4点得8分,言之成理即可)
20.(8分)优点:小微湿地的水体较浅,会随着季节变化淹水或干涸,有利于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同时存在,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提供相对充足的食物;小微湿地可增加景观的连通性,成为迁移性弱的动物的迁移廊道,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小微湿地是城市为数不多保持渗透性的区域,能将雨洪水渗透到地下;小微湿地通过调控可具有更动态变化的水位,具有更强的水质净化功能;小微湿地成为了各类城市用地之间的生态缓冲区域。(每点2分,答2点得4分)
缺点:人工处理湿地污水的过程中会生产和排放甲烷等温室气体;湿地滞留的水体和植被为蚊虫提供了孳生场所,会给当地居民带来健康风险。(每点2分,共4分,言之成理即可)
重庆一诊康德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 这是一份重庆一诊康德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文件包含康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试题pdf、康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一诊康德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 这是一份重庆一诊康德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文件包含康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试题pdf、康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PDF版含答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