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课件专题
中考化学总复习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常见的物质第6讲常见的酸和碱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常见的物质第6讲常见的酸和碱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视频,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点 1 常见的酸(必考)1. (2017重庆B卷14题2分)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已知白醋里含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白醋里含有氢离子B. 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 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 白醋与纯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2.(2016重庆B卷15题2分)向稀盐酸中加入Z物质,其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Z物质是( )A. H2OB. AgNO3固体C. 浓盐酸D. KOH固体
【解析】由图像可知,向稀盐酸中加入Z物质后溶液的pH没有发生变化,即溶液中H+浓度不变。硝酸银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H+浓度没有发生改变,溶液pH不变,B正确。其余选项解释如下:
3. (2015重庆B卷22题4分)硫酸厂的废水中因含硫酸而显酸性,需要处理呈中性后才能排放。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废水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第一步:验证废水酸性。往废水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变______,说明废水呈酸性。第二步:处理废水。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用熟石灰处理废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用BaCl2处理废水,观察到废水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分析,同学们认为方案二没有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因为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
H2SO4+ Ca(OH)2 CaSO4+ 2H2O
【解析】酸性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往酸性废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如果用氯化钡溶液处理废水,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硫酸钡是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的白色固体,所以向废水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可观察到废水中有白色沉淀出现;由于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物之一为盐酸,所以处理后的废水仍然显酸性,没有达到处理的目的。
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它们在水中能解离出相同的阳离子______(填离子符号),从而使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它们都能除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写出盐酸与水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它们都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写出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 CaCl2+H2O+CO2↑
H2SO4+2NaOH Na2SO4+2H2O
(4)下列盐酸的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金属表面除锈 ②制造药物氯化锌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
【解析】(1)根据酸的性质可知,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其在水中都能解离出H+。(2)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3)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硫酸钠)和水。(4)盐酸、硫酸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都能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根据氯化锌的元素组成可判断出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制造药物氯化锌;除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而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新的杂质硫酸钠。
命题点 2 常见的酸(A卷10年8考,B卷5年4考)
4. [2013重庆A卷 20(1)题2分]今年,我国部分地区暴发了H7N9型禽流感。为了防止禽流感蔓延,人们将家禽捕杀、掩埋,并在禽舍和掩埋坑中洒上大量熟石灰。(1)熟石灰属于________(填“酸”、“碱”或“盐”)。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中的硫酸,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H2SO4 CaSO4+2H2O
【解析】(1)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属于碱;熟石灰与废水中的硫酸的反应实质是氢氧化钙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 CaSO4+2H2O。
5.(2015重庆A卷24题6分)氧化钙俗名生石灰,某同学针对氧化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B中难溶物的操作Ⅰ叫________。
CaO+H2O Ca(OH)2
(2)如果要用实验证明C中不是水而是一种溶液,可以选择下列__________(填序号)进行试验。①稀盐酸 ②酚酞溶液③二氧化碳 ④氯化钠溶液(3)操作Ⅱ是加入某种物质使无色澄清液出现白色固体,如果加入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白色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如果加入的是固体氢氧化钠(全部溶解),白色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解析】(1)由题意可知,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 Ca(OH)2;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只有少量的氢氧化钙溶于水,得到浑浊液;将溶液中的不溶物与溶液进行分离的操作是过滤,所以操作Ⅰ叫过滤。(2)由(1)分析可知C溶液是氢氧化钙溶液,而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二氧化碳可以使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由此可知②③可以证明C中不是水而是一种溶液。
(3)向C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 CaCO3↓+2NaOH,所以生成的白色沉淀是CaCO3;向C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当溶液温度升高时,氢氧化钙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溶液变浑浊,白色固体的化学式是Ca(OH)2。
6. (2012重庆21题4分)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广泛地应用于造纸、纺织、石油化工、印染等行业。(1)氢氧化钠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种)。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固体,标签上写着“氢氧化钠”。为了检验里面是否还存在NaOH,实验员取少量该固体样品进行以下实验:
烧碱(或火碱、苛性钠)
2NaOH+H2SO4 Na2SO4+2H2O
根据溶液变红这一现象说明样品中含有______(填序号)。A. CaCl2 B. Na2CO3C. NaOH D. Na2CO3和NaOH如果白色沉淀中含有两种物质,则这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CaCO3和Ca(OH)2
【解析】(1)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属于碱,硫酸属于酸,二者混合后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据此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而向过滤后的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因为加入的是过量的氯化钙,因此滤液中不含有碳酸钠。如果白色沉淀中含有两种物质,其中一种必是碳酸钙;从溶解度角度分析,样品中含有OH-,氯化钙中含有Ca2+,二者组成的氢氧化钙属于微溶物,因此所得白色沉淀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常见的碱,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于水都放出大量的热,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B. 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都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 露置在空气中质量都会增加D. 都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解析】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而氢氧化钙溶于水没有明显的放热现象,它们的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A 错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碱,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而氢氧化钠的碱性和腐蚀性太强,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 错误;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氢氧化钙露置在空气中,也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增加,C 正确;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盐)和氢氧化钠(碱),而氢氧化钠不能与碳酸钠反应,D 错误。
命题点3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A卷10年5考,B卷5年2考)7. (2017重庆A卷14题2分)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点溶液为酸性B. b点恰好完全反应C. 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D. 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
【解析】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质质量逐渐减少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质量为零,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溶质质量逐渐增大,溶液为氢氧化钡溶液。据此可知a点硫酸未反应完,溶液中含有硫酸,显酸性;b点溶质质量为零,恰好完全反应;c点时氢氧化钡溶液已过量,溶质为氢氧化钡;b点时恰好完全反应,b点之前硫酸过量,b点之后氢氧化钡过量,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故选C。
8. (2014重庆A卷 24题5分)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都用到了盐酸。(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______产生。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______(填序号)。A. 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B. 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C.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D. 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2)用盐酸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对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 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B. 另滴加NaOH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C. 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D. 加入金属Cu片,产生气泡
HCl + NaOH NaCl +H2O
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解析】(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盐酸与熟石灰、石灰石都能发生反应,不能用盐酸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A中一定不能用盐酸;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不能与氯化钠反应,可以用盐酸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B中可以用盐酸;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中可以用盐酸;铁钉上锈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D中可以用盐酸;故选A。
(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再逐滴滴入盐酸,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说明NaOH被反应完,此时,如果停止滴加盐酸,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酸过量,故采用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根据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的现象说明盐酸已经过量。
9. [2009重庆22(2)题4分]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和试剂的用量常常影响实验的结果。(2)小菡认为,NaOH溶液和H2SO4溶液混合时没有明显的现象,无法说明二者是否发生了反应。
①她设计如图实验证明二者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所用的试剂有: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请在箭头上方的括号中填入试剂名称,并用“少量”、“足量”等指明试剂的用量。
足量的H2SO4溶液
少量(或足量)的CuSO4溶液
②如果把CuSO4溶液换成另一种试剂,只要各试剂的用量适当,则不管加入试剂的顺序如何,都能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
【解析】(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因此,先滴加足量的稀硫酸,再滴加少量的硫酸铜,如果此时无明显现象,则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
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B点比A点碱性强B. D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氢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D. 该图像还可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的过程
命题点4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A卷10年8考,B卷5年3考)
10. (2013重庆B卷12题2分)如图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其中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 厕所清洁剂 B. 橘子汁C. 食盐水 D. 炉具清洁剂
【解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碱性溶液,即pH>7,通过题目中的图示,可知炉具清洁剂的pH>7,显碱性。
11. (2009重庆4题2分)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
【解析】pH7时,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本题中漂白液的pH最大,因此碱性最强。
12. [2013重庆A卷 16(3)题1分]某品牌矿物质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3)25 ℃时,该矿物质水呈________(填序号)。①酸性 ②中性③碱性
【解析】(3)因为该矿物质水在25 ℃时的pH>7,呈碱性
(注:“——”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1. 常见酸(HCl、H2SO4)的化学性质(“酸五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H2SO4 Na2SO4+2H2O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2HCl 2NaCl+H2O+CO2↑
Na2CO3+H2SO4 Na2SO4+H2O+CO2↑
Fe2O3+6HCl 2FeCl3+3H2O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CuO+2HCl CuCl2+H2O
CuO+H2SO4 CuSO4+H2O
BaCl2+H2SO4 BaSO4↓+2HCl
AgNO3+HCl AgCl↓+HNO3
2. 常见碱[NaOH、Ca(OH)2]的化学性质(“碱四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NaOH NaCl+H2O
H2SO4+2NaOH Na2SO4+2H2O
2HCl+Ca(OH)2 CaCl2+2H2O
H2SO4+Ca(OH)2 CaSO4+2H2O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Cl2+2NaOH Mg(OH)2↓+2NaCl
CuSO4+2NaOH Cu(OH)2↓+Na2SO4
MgCl2+Ca(OH)2 Mg(OH)2↓+CaCl2
CuSO4+Ca(OH)2 Cu(OH)2↓+CaSO4
CO2+2NaOH Na2CO3+H2O
CO2+Ca(OH)2 CaCO3↓+H2O
Na2CO3+Ca(OH)2 CaCO3↓+2NaOH
概念:解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即酸→H++酸根离子,如:HCl、H2SO4等
化学性质(“酸五条”)
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具有“个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探究盐酸中哪种粒子能使紫色溶液变红
盐酸:无色、①___________气味的液体。浓盐酸易②_____,打开试剂瓶后瓶口会形成白雾
浓硫酸是无色、黏稠、油状液体特性:具有③______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因此,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④_______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⑤_______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⑥____,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规律:酸+活泼金属 ⑦___________
镁:Mg+2HCl MgCl2+H2↑铁: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铝: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镁: ____________________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有现象:______ ______
Fe+2HCl FeCl2+H2↑
2Al+6HCl 2AlCl3+3H2↑
Mg+H2SO4 MgSO4+H2↑
Fe+H2SO4 FeSO4+H2↑
2Al+3H2SO4 Al2(SO4)3+3H2↑
规律:酸+金属氧化物 _______
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硫酸:Fe2O3+3H2SO4 Fe2(SO4)3+3H2O
Fe2O3+6HCl 2FeCl3+3H2O
现象:溶液都由无色变为棕黄色
规律:酸+碱 __________(中和反应)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NaOH NaCl+H2O
H2SO4+2NaOH Na2SO4+2H2O
规律:酸+盐 ____________
碳酸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_____________硝酸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 CaCl2+H2O+CO2↑
产生气泡,碳酸钙溶解
2HCl+Na2CO3 2NaCl+H2O+CO2↑
AgNO3+HCl AgCl↓+HNO3
稀硫酸与氯化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SO4+BaCl2 BaSO4↓+2HCl
现象: ________________
盐酸:用于金属除锈、制造药物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硫酸:用于生产化肥、农药、金属除锈等;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
概念:解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即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OH-,如NaOH、KOH、NH3·H2O等
化学性质(“碱四条”)
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个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
氢氧化钠:俗称 _______、 ______、 _____。白色块状固体,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易吸水潮解,应密封保存氢氧化钙:俗称 _______、 ______。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有较强腐蚀性【特别提醒】氢氧化钙可由氧化钙(CaO)与水反应制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 Ca(OH)2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 _____,无色酚酞溶液 _______
规律:碱+非金属氧化物 ________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CO2 Na2CO3+H2O
Ca(OH)2+CO2 CaCO3↓+H2O
规律:碱+酸 _________
氢氧化钠与稀硫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钙与稀硫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理酸性废水)氢氧化铝与稀盐酸:Al(OH)3+3HCl AlCl3+3H2O(治疗胃酸过多)
2NaOH+H2SO4 Na2SO4+2H2O
Ca(OH)2+H2SO4 CaSO4+2H2O
规律:碱+盐 ___________举例: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______________
Ca(OH)2+Na2CO3 CaCO3↓+2NaOH
氢氧化钠:用于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生活中用于除油污氢氧化钙:中和废水中的酸,改良酸性土壤,用于配制波尔多液[Ca(OH)2、CuSO4]NaOH、Ca(OH)2变质的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易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而变质(详见实验突破栏目)
概念: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表达式:酸+碱 盐+水中和反应的探究(详见实验突破栏目)
a.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处理工业废水,如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用于医药,如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生活实际,如被蚊虫叮咬后(分泌的蚁酸呈酸性且有毒)涂抹肥皂水
Ca(OH)2+H2SO4 CaSO4+2H2O
溶液的酸碱度—pH(定量)
用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概念: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 ________之间
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方法:使用 _______。用 __________吸取或用 __________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a. pH试纸不能直接浸入待测液,否则会污染溶液b. 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否则可能会使测得的结果出现误差c. 在半分钟内显色读数d. pH取整数
pH7,溶液呈 ______性
a.测定土壤的酸碱性,提供土壤改良的依据b.测定雨水的pH,pH _____5.6的降雨为酸雨c.医院通过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帮助了解人体健康状况
一 常见酸的性质 (重点)
例 1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图中①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性质④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5)图中⑤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_________(填用途)。
HCl+AgNO3 AgCl↓+HNO3(合理即可)
练习1 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C. 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D. 稀硫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练习2 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硫酸溶液中K+、Ca2+、OH-、Cl-可以大量共存B.硫酸和盐酸中都含有H+,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 并不断搅拌D.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说明 中和反应已经发生
二 常见碱的性质(重点)
例 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 CaCO3↓+2NaCl)
(1)甲同学将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
氯化钙、氯化氢(或CaCl2、HCl)
(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钠(或NaCl)
氯化钙(或CaCl2)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氯化钙(合理即可)
练习1 下列有关NaOH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A. 用NaOH固体干燥CO2气体B. 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C. 以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NaOHD. 用CaCl2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三 酸和碱是否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难点)
例 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A. 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B. 滴入几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C. 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D. 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例4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如图。图中所加试剂①②③分别是( )A. 稀NaOH溶液、石蕊溶液、稀盐酸B. 稀盐酸、石蕊溶液、稀NaOH溶液C. 稀NaOH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D. 稀盐酸、酚酞溶液、稀NaOH溶液
方法一:指示剂法。先向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稀盐酸,若观察到红色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方法二:pH试纸法。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滴加稀盐酸过程中多次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一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2012.21;B卷:2015.24)
1. 变质原因: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卷:2015.24(3)空一]
2.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检验是否存在(1)思路分析:实质是检验 ,选择的试剂能和 反应产生明显现象,但不能和OH-产生同样的现象。
(2)检验方法①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②加入氯化钙,有白色沉淀产生。
2HCl+Na2CO32NaCl+H2O+CO2↑
Ca(OH)2+Na2CO3 CaCO3↓+2NaOH
Na2CO3+CaCl2 CaCO3↓+2NaCl
3. 确定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检验是否存在OH-[2012.21(2)](1)思路分析:部分变质的成分是NaOH、Na2CO3;完全变质的成分是Na2CO3。探究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的关键是检验OH-是否存在。若选择无色酚酞溶液检验OH-,应先排除 的干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选择的除去 的试剂不能引入OH-。
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4. 联想与启示(1)氢氧化钠固体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且易潮解,故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2)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在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
实验二 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1. 变质的原因: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检验氢氧化钙是否变质——检验是否存在(1)思路分析:由于Ca(OH)2为微溶物,故不能通过观察是否有________析出来判断久置的Ca(OH)2溶液是否已变质。
Ca(OH)2+CO2 CaCO3↓+H2O
(2)检验方法:加入盐酸,有___________说明氢氧化钙已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变质后成分:全部变质成分只有CaCO3;部分变质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
Ca(OH)2和CaCO3
3. 确定氢氧化钙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检验是否存在Ca(OH)2
4. 联想与启示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它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缘故,因此氢氧化钙应________保存。
例 1 实验室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发生了变质(若发生变质,变质的结果是生成了Na2CO3)。现对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猜测溶质】猜测一:溶液中溶质只有NaOH; 猜测二:溶液中溶质只有Na2CO3;猜测三:溶液中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则该溶液可能是碱溶液或碱性溶液。②Na2CO3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BaCl2溶液则不能使pH试纸变色。
【实验设计】实验方案一: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方案一,你得出的结论是: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可排除猜测________。根据实验方案二,你认为该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讨论】(1)实验方案一不能准确确定溶质一定含有NaO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为防止NaOH溶液变质,你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密封保存(合理即可)
例2 通过学习碱的性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①没有变质;②部分变质;③___________。
(4)小结与思考:小曼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l+CaCO3 CaCl2+H2O+CO2↑
实验三 中和反应(A卷10年3考;B卷:2017.14D)
1. 反应原理(以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014A.24(2)一空,2008.21(2)]
NaOH+HCl NaCl+H2O
Flash-“动”悉重难点
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中和反应
2. 试剂的选择: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无色酚酞溶液解读:指示剂一般选用无色酚酞溶液。向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恰好中和时溶液呈中性,变为无色,表示中和反应完成。不选紫色石蕊溶液作中和反应的指示剂的原因是蓝色与紫色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反应现象不易观察。[2009.22(2)②]
3. 探究过程(1)操作步骤[2009.22(2)①]
(2)逐步分析A点:取NaOH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pH>7;A~B段,慢慢滴入稀盐酸,溶液颜色_________,pH逐渐减小;B点: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变成________,pH=7(实验结束);B~C段:若继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pH逐渐减小,溶液仍为无色,C点0<pH<7;总结:酸入碱的pH曲线变化规律为:开始时pH>7,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pH=7,最后pH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第6讲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指导航标,关键能力提升,必备知识精讲,核心素养创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反应物是否有剩余,碳酸氢钠,氢氧化铝,HCl,O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常见的物质第7讲盐化肥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苏打,实验视频,碳酸钠部分性质的探究,磷元素,钾元素,KCl,KNO3,简便方法,铵态氮肥的检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常见的物质第5讲金属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铁合金,铁与硫酸铜,铜与硝酸银,铝与硫酸铜,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金属的锈蚀与防护,防锈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