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展开出题人: 审题人: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提防(dī) 央浼(měi) 载欣载奔(zài) 命运多舛(chuǎi)
B.迤逦(lǐ) 胆怯(qiè) 混水摸鱼(hún) 落木潇潇(xiā)
C.精髓(suǐ) 接榫(sǔn) 诘屈聱牙(jí) 锱铢必较(zīzhū)
D.蚁冢(zhǒng) 拱券(quàn) 呕心沥血(ǒu) 冠冕堂皇(gu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年的冬天似乎来得很突然,昨天还是风和日丽,今天早上寒流豕突狼奔而来,气温一下子降了好几度。
B.郎平为了提高女排比赛能力,进行了大规模改革,招致守旧派的反对,郎平任其人言啧啧,初心不改。
C.高中语文学习重在理解体会,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开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D.老师的那期许和信任的眼神,刺激着他脆弱的自尊,没有完成任务的他忐忑不安,好像如芒在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符合发展潮流的“一带一路”建设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它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B.对于那些重视外语学习而忽略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我们要督促有关方面重视本国家语言的教学工作。
C.创客空间配备了先进的硬件设备,在鼓励学生创意的同时,不仅实现了盈利,也见识到一些基本的加工技术。
D.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目标,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教兴国、科学发展战略。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组合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韩剧《假如爱有天意》中,贯穿整个剧集的是佛道中的“前世今生”说。 ; ; 。万法原生,皆系缘分。 ; 。
①偶然的相遇,蓦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②剧中两个人的父母因为战争而分离,结局是上一代的错过
③这种缘分再续的禅理的融入使得观众在感受爱情的美好的同时,也愿意去相信爱情,相信来世今生
④无论是死亡还是其他,此生缘分已尽,静待来生
⑤下一代便是他们的来生,上一代的爱情最终在下一代的身上生根发芽,隐露着爱别离又相逢的宿命。
A.①②⑤④③ B.②④⑤①③C.①②④⑤③D.②⑤③①④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行过冠礼,可以取字。
B.晦朔: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指农历三十。晦朔也指从黑夜到天明,形容短暂。
C.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解褐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6.下列句子中,关于“以”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奚以知其然也
B.①农人告余以春及 ②以八千岁为春
C.①引壶觞以自酌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D.①聊乘化以归尽 ②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判断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谨拜表以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B.而征一国者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信任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名词作状语,向南
D.虽然,犹有未树也 名词作动词,树立
8.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慈父见背。 都是被动句
B.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实为狼狈。 都是判断句
C.①将有事于西畴 ②访风景于崇阿。 都是状语后置句
D.①之二虫又何知 ②奚以知其然也? 都是宾语前置句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韦嗣立,字延构,与承庆异母。少友悌,母遇承庆严,每笞,辄解衣求代,母不听,即遣奴自捶,母感寤,为均爱。第进士,累调双流令,政为二川最。承庆解凤阁舍人,武后召嗣立谓曰:“尔父尝称二子忠且孝,堪事朕。比兄弟称职,如而父言。今使卿兄弟自相代。”即拜凤阁舍人。
时学校废,刑滥及善人,乃上书极陈:“永淳后,庠序隳散,胄子衰缺,儒学之官轻,章句之选弛。贵阀后生以侥幸升,寒族平流以替业去。垂拱间,仕入弥多,公行私谒,选补逾滥;经术不闻,猛暴相夸。陛下诚下明诏,追三馆生徒,敕王公以下子弟一入太学,尊尚师儒,发扬劝奖,海内知响。然后审畀铨总,各程所能。以之临人,则官无旷,民乐业矣。”
长安中,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州县非其人,后以为忧。李峤、唐休璟曰:“今朝廷重内官,轻外职,每除牧守,皆诉不行,非过累不得遣。请选台阁贤者分典大州,自近臣始。”后曰:“谁为朕行?”嗣立曰:“内典机要,非臣所堪,请先行以示群臣。”后悦,以本官检校汴州刺史,由是左肃政大夫杨再思等十八人悉补外。
嗣立与韦后属疏,帝特诏附属籍,顾待甚渥。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韦后败,几死于乱,宁王为赦免。出为许州刺史,以定策立睿宗,赐封百户,徙汝州。开元中卒,年六十六,赠兵部尚书,谥曰孝。 (选自《新唐书·韦嗣立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B.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C.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D.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经术,指经学,原本是泛指先秦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在汉代罢黜百家后特指解释儒家经典及阐明义理的学问。
C.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主长官。
D.刺史,“刺”,检核问事;“史”为“御史”,本为监察之职。唐代改郡为州,曾改太守为刺史,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嗣立心地善良,甘替承庆受罚。韦嗣立与韦承庆是同父异母兄弟,嗣立生母常责罚韦承庆,嗣立请求代承庆受罚,终于感化母亲。
B.韦嗣立政绩卓著,深受武后赏识。韦嗣立任双流令,政绩在二川地区最为优秀;武则天赞扬了嗣立的能力,并他们兄弟自相替代。
C.韦嗣立针砭时弊,提倡尊师重教。当时教育废弛,韦嗣立谏言令王公以下的子弟全都进入太学,然后量才而用,得到皇帝认可。
D.韦嗣立请求外调,为朝廷分忧。很多人都不愿出京做官,皇帝心忧,书嗣立以才能有限不堪执内为由,主动请求外调出京任职。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庠序隳散,胄子衰缺,儒学之官轻,章句之选弛。(5分)
(2)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5分)
三、诗歌鉴赏(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3~14 题。(6分)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4.“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9分)
行路难五首(其三)
贺兰进明
君不见荒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
荡子从军事征战,娥眉婵娟守空闺。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深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首诗就是从这个角度着笔的,反映了思妇与戍边将士的分离之苦。
B.“春花落尽”“秋风始高”将人物的情感置于时序转换中,揭示出人物望眼欲穿、度日如年的心境。
C.“荡子事征战”与“娥眉守空闺”对举,前者为“因”,后者为“果”,透露出诗人对征战的批判之情。
D.“蜂不窥”“燕不栖”是对暮春和初秋景物的描写,营造了冷寂的氛围,衬托了戍边将士孤独、寂寞的处境。
16.“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又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6 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7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用“ , ”表现作者归程中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2)《滕王阁序》里用“ , ”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3)《陈情表》用“ ,形影相吊”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4)《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 , ”。
五、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19题。
奔跑的化肥
李秋善
1964年的春节刚过不久,当生产队长的爷爷接到公社通知,让去公社领化肥,每个生产队一吨。通知还说,这化肥是国外进口的,金贵得很,要仔细着用。爷爷所在的生产队是试点,有的生产队一袋化肥也分不到呢。
化肥是啥?爷爷问公社来下通知的通讯员。通讯员是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说,化肥就是种地的肥料,化学材料,起的作用就相当于粪肥和土杂肥了。爷爷有些疑惑,这化肥能顶粪肥和土杂肥?
尽管有些疑惑,但这化肥既然不要钱,就先拉了回来。爷爷把两种肥料都拆开一袋,袋里装的都是粉白粉白的颗粒状的东西,袋口一打开,一股刺鼻的味道把围着的人们呛得倒退几步,大家纷纷用手捂着鼻子。
这化肥有毒!不知谁喊了一声,围着看热闹的人们都四散了。
爷爷没走,他蹲在地上合计着,这玩意儿上到地里能当粪使?
爷爷有些迷糊,拿不准的东西可不能乱用。爷爷让人去找村里见多识广的老先生文桂来拿主意。文桂那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在旧社会当过私塾先生。
文桂戴上老花镜,先看化肥袋子上的字。这字像是中国字,但又不全是中国字。文桂老先生说,这是日本进口来的。
爷爷一听,日本来的,日本人可不是啥好人,别让日本人害了咱。
文桂捻起化肥看看,又放到鼻下嗅了嗅,说,化肥这玩意儿也许能增产,怕伤地啊,咱们祖祖辈辈都用粪肥、土杂肥,产量是低点,可多少都有收成不是,万一用化肥土壤板结了,就一点收成也没有了。
爷爷和社员们听完文桂的话,都默默无语。爷爷心里埋怨公社,这伤地的玩意儿让我们用干啥!最后爷爷宣布,这化肥不能用,种地还用粪肥、土杂肥。
又过了几天,公社来人了,想必是听到了生产队不敢用化肥的事。
公社干部苦口婆心地和生产队长们宣讲用化肥的好处。可是不管你怎么说,爷爷等人只是不作声。最后,公社干部说,三天,三天内把化肥全部上到麦田地里,三天后我来检查,如果再过三天化肥还在库房里放着,把你们几个队长都撤了。
公社干部走后,几个生产队长聚在一起商量了半天,这化肥用还是不用?最后决定,不用。既然不用了,这化肥往哪儿放呢?
爷爷一拍大腿,说,把化肥倒进黄河里。
当晚,趁着夜色,爷爷等人将公社分给生产队的化肥全都倒进了刚开冻不久的黄河里。白花花的化肥倒进黄河就不见了,只拿回了盛化肥的编织袋子。其他生产队也如法炮制。
三天后,公社干部还真来了,一看生产队的库房,还真没了化肥。装化肥的编织袋整整齐齐地叠在库房里。公社干部有些纳闷,这帮家伙这次怎么这么听话?跑到河滩麦田地里一看,根本没有上过化肥的痕迹。公社干部知道,这帮人捣鬼,这化肥没上到麦田地里,去哪儿了呢?
公社干部不敢深究,回公社复命,就说化肥各生产队都上到麦田地里了。
过了不久,爷爷又接到通知,让生产队再去公社领化肥。爷爷就跟通讯员说,我们队的化肥不要了,你们爱给谁给谁吧。通讯员说,那不行,这次化肥的分配是按计划来的,每个生产队都有份儿,不去领还不行呢。没办法,爷爷等人又领回了两马车化肥,这次可是两吨了,差点没把马车压坏了。
怎么处置这两吨化肥呢?爷爷本来还想倒进黄河里。可还没等他找人去倒,有人为化肥这事找到他家里来了。
来人是夫妻俩,家住距离这儿百多里地的寿光。爷爷的这位嫂嫂说,前几天回娘家,说起咱们这儿不敢用化肥,全都倒进黄河里了。人家说,我们这儿敢用,给我们送来,我们可以给你们一些地瓜干来交换。爷爷一听,两眼放光。还有这好事?
为了稳妥,爷爷先派了一辆马车,拉了几袋化肥,上面盖上给牲口带的草料,让本家嫂嫂坐在车上。白天不敢走,只能等到夜里去。
第二天上午,马车和爷爷的嫂嫂回来了,马车上没了化肥,多了两麻袋地瓜干。
于是再去的时候,爷爷派出了两辆马车,只不过还是走夜路。等化肥换地瓜干换到还剩几袋化肥的时候,爷爷忽然觉得哪儿有些不对劲儿。都是种地,寿光那边怎么不怕化肥?剩下的这几袋不能再去换瓜干了,留着上地,上完地看看究竟再说。
于是这几袋化肥就上到了麦田里。结果就不用说了吧。
今年春天我回村里,和乡亲们聊天,有人说起此事。此时的爷爷已经九十多岁了。人们说起他往黄河里倒化肥的事,他只是笑笑,说,这是小事,我们做过的傻事错事多了去了,那年月啊……
18.下列对小说的内容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化肥有毒”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当时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之情,为下文情节张本。
B.文章对公社干部和通讯员虽然着墨不多,但依旧刻画出其工作作风不够细致,不能深入群众的特点。
C.爷爷是老一辈农民的典型代表,即顽固多疑不思进取,不接受新事物,又有着农民式的狡黠聪明。
D.文章语言风格朴实,接地气,不仅体现出当时农村的地域特征,同时又能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色。
19.请分析老先生文桂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材料一
节日等民俗文化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或者说它是一种文化底色。人们利用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加强。传统有时隐藏在生活的背后、隐藏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人们要选择具体特殊的时间,通过各种文创产品,如民俗节日饮食、节日仪式等,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民俗文化的精华,触摸民俗文化的灵魂,接受传统,回归文化根本,从而实现传统的传递与继承。同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又是民俗创意产品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很多出色的设计案例都是围绕着如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去进行产品创新,从而设计出更多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
(摘编《传统节庆:怎样在传承中创新》)
材料二
6月3日,来自马来西亚、文莱等东南亚国家的30多名金门籍青少年,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福建省泉州市踏上了“寻根之旅”。6月5日,来自马来西亚的45名华裔青少年在依依不舍中结束了为期10天的“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马鞍山营活动。
近年来,共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万华裔青少年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中国寻根之旅”项目班主任王燕子认为,由于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乡愁情怀”“爱国情感”的驱动,华侨华人及其后代对于祖(籍)国有着深厚的故土情怀,他们身上永远流淌着具有中华民族基因的血液、脑海里永远存驻着中华文明的文化记忆。
(摘编自孙少锋 李笑然《留住根脉 沟通中外》)
材料三
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丰富,而精神生活需要文化来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特殊的关切,给人以心灵的滋润和慰藉。人们通过民族民间文化,能够认识自己从哪里来,对走向明天,走向未来,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各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是中华民族保持对祖先的记忆和历史延续的独特展现。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来强劲的生命力、吸引力,发挥出独特的重要作用。
(摘编自陈晨《简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材料四
近日,我国首个以家族文化为主,集帝王文化、姓氏文化、祖先文化、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旅游项目“华夏祖庭大观园”启动仪式落户武汉黄陂王家河。项目占地面积一万亩,总投资48.8亿元。
该项目由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局指导支持。该局局长张炳忠现场致辞:姓氏宗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为扩大海外联谊范围、拓展统战工作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华夏祖庭大观园”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通过总结、完善、发展、提高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执行局认为,将300个姓氏聚集一起是一种创举,对复兴华夏民族传统文明、塑造精神信仰有很大的精神价值。
(摘编自李卫中《投资48.8亿元!全国首个姓氏文化大观园落户武汉》)
20.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俗节日饮食、节日仪式等文创产品,可以使传统文化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加强。
B.要实现对传统的传递与继承,就需要理解民俗文化的精华,触摸民俗文化的灵魂。
C.传统文化与民俗创意产品设计相互依存,后者是推动前者传递与继承的必由之路。
D.设计者使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就可能设计出更多优秀的文化创意产品。
2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华侨华人及其后代对于祖(籍)国有深厚的故土情怀,根本原因是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乡愁情怀”,“爱国情感”的驱动。
B. 非物质文化里有对祖先的记忆和历史的延续,给人以心灵的滋润和慰藉,因此,它让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C.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它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D.“华夏祖庭大观园”通过丰富民族文化内涵,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所以它必将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22.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当下“文化寻根”热度不减的原因。(4分)
七、语言文字运用(6分)
23.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提出,一个人提升自己的幸福感有两种途径:要么努力取得更高成就, ① 。前者往往难以如愿, ② ,来决定自己是否幸福。 ③ ,因为他的比较对象不是不如自己的人,而是其他的的富豪。因此,唯一切实可行的途径就是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
八、写作(作文60分)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勤奋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类似的励志标语也经常出现在毕业班里,提醒学生不能在勤奋拼搏的年华选择安逸。可学习中的一些现象却令人困惑:有的学生埋头题海整日刷题,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有的学生习惯用搜题软件帮助自己答题,却忽略对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的学生将劳逸结合当作懒散的理由,反而嘲讽那些成绩暂时不够理想却坚持勤奋学习的同学……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勤奋学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C(A.命运多舛(chuǎn)B落木萧萧(xiā)D拱券(ɡǒnɡ xuàn)
B(豕突狼奔——像猪那样冲撞,像狼那样奔跑。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骚扰,或敌人逃跑时惊慌失措的样子。豕(shǐ):猪。
人言啧啧——其中的“啧啧”与“啧啧赞叹”的“啧啧”不同义,而是指不满意地纷纷议论。“人言啧啧”是指人们不满地纷纷议论开来。
师心自用——师心:以自己的想法为师,只相信自己。现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如芒在背——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形容惶恐不安。不能用作“好像如芒在背”。)
D(A主宾不搭配,应改为“一带一路”建设遵循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B宾语残缺,应改为“对于……的情况”。C中途易辙,应改为“也让学生见识到一些基本的加工技术。”)
B.第一空紧承首句介绍剧情,②句表达的是此意,因此可排除A、C两项;再比较AD,②④表达的是上一代错过,缘分已尽,静待来生。⑤表达的是下一代的来生隐露着宿命,据空格前的“前世今生”,②④在前,⑤在后;①③句总结,与第四空格前的“缘分”衔接;据此可排除D。
A(“晦”指农历月末最后一天。举孝廉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解褐为任职做官)
B(以: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把。 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借。 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 引壶觞以自酌。连词,来。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凭借。 聊乘化以归尽。连词,用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凭借。)
C(谨拜表以闻。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而征一国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信任。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作动,往南飞去。虽然,犹有未树也。名作动,树立。)
A(臣诚恐见欺于王 。“见”表被动,被动句。慈父见背。“见”用在动词前,可以翻译成代词“我,自己”。可以理解为宾语前置句或者不是特殊句式。 之二虫又何知。即“知何”,宾语前置句。奚以知其然也? 即“以奚”,宾语前置句。 (此)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省略主语的判断句。 (吾)实为狼狈。省略主语的判断句。 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句。访风景于崇阿。状语后置。)
9.B(原文标点: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10.C(各部长官为尚书,侍郎为副)
11.C(根据原文“得到皇帝认可”,原文并没有体现。)
12.(1)学校毁坏离散,学生衰弱且人数少,儒学官员受人轻视,章句之学的选辑变得废弛。(庠序、隳、衰缺、轻、弛,各1分)
(2)我把详细的情况上表报告给朝廷知道,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具、闻、辞、逋、慢,各1分)
参考译文:韦嗣立,字延构,和韦承庆同父异母。年少时能与兄弟友爱,母亲对待韦承庆很严厉,每当(母亲)用竹板打(承庆),(韦嗣立)就脱下衣服请求代替(挨打),母亲不答应,(韦嗣立)就让奴仆鞭打自己,母亲感悟了,对他们一样慈爱。考中进士,多次调动后任双流令,政绩在二川地区最为优秀。承庆解除了凤阁舍人(的官职),武则天召见韦嗣立对他说:“你父亲曾经称赞两个儿子忠孝双全,能侍奉朕。先前你们兄弟称职,像你父亲说的一样。如今就让你们兄弟自相替代。”就授予凤阁舍人。
当时学校废弛,刑法没有酷滥,伤害到好人,于是他上书直言进谏:“永淳年以后,学校毁坏离散,学生衰弱贫乏,儒学官员受人轻视,章句之学的编选变得废弛。权贵之后依赖侥幸升迁,寒族平民因学业废弃而离去,垂拱年间,入仕更多。公行请托,选补官职越来越滥,不知经术,只会过分相夸,陛下如果能下达明诏,追召三馆的学生,命令王公以下的子弟,全部进入太学,尊尚儒学之师,发扬儒学奖劝道德,使天下得知并且向往,然后审查衡量挑选汇总,考核各人的才能,用他们治理百姓,就会官吏无不称职,百姓安居乐业了。”
长安年间,拜授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当时州县官大都不称职,武后为此感到不安,李峤、唐休璟说:“如果朝廷重视内官,轻视外官,每当受任刺史,都是推托不愿赴任,不是多次犯了过错就不会被派遣,请挑选台阁中的贤能之人,分别掌管大州,从近要之臣开始选任。”武后说:“谁替朕出行?”韦嗣立说:“在内执掌机要,非臣所能。请让我先出行(做个样子)给众臣示范。”武后高兴,(韦嗣立)也以本官检校汴州刺史,因此左肃政大夫杨再思等十八人全都授任外官。
韦嗣立和韦后宗族关系疏远,皇帝特地下令(让他)附入韦后家的族谱,对他十分宠信。韦嗣立在骊山鹦鹉谷修建别墅,皇帝前往,命令近臣赋诗,(亲自)作序加在篇首,赏赐优厚,因而封韦嗣立为道遥公,将他的住所命名为“清虚原幽栖谷”。韦后失败,(韦嗣立)几乎死在战乱中,宁王相救才得免。出任许州刺史,由于定计拥立睿宗即位,赐给封户一百家,调任汝州刺史。开元年间他去世,终年六十六岁,追赠兵部尚书,谥号叫做“孝”。
13.C。井,指井水,借指人家。“万家井邑出现”形容人多,不是“万亩良田,井然有序”。
14.B。两个要点:判断是否为“思乡”情感;借鸟雀之声抒发思乡之情,正向衬托。
15.D(“衬托了戍边将士孤独、寂寞的处境”错误,开头四句是从思妇的角度写的,衬托的是思妇的孤独、寂寞。)
16.第一问: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和对征人的思念。(2 分)第二问:①抓住细节描写来抒情,写女主人公“下泪”,借此表现女主人公独守空闺的寂寞和对征人的思念;②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来抒情,借助“自然”与“况复”这两个词语,将凄楚悲凉之情推向高潮;③以“乌夜啼”烘托女主人公的孤枕难眠之悲,使其悲痛之情更具感染力。(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7.默写(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3)茕茕孑立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18.C(爷爷顽固、不思进取的说法不准确。爷爷只是看重粮食生产,求稳妥。当化肥的作用体现出来了之后,爷爷立刻就接受了化肥)
19.①文桂对爷爷分析化肥利弊,推动了情节发展,为下文爷爷坚决抵制化肥的情节做铺垫。
②文桂是旧式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对新知识一知半解,保守抵制,反映出当时社会新旧冲突时人们的普遍心态。③文桂作为次要人物有助于衬托爷爷的形象,爷爷保守求稳,宁愿相信私塾先生也不愿意相信新事物。
20.C。(文中没有谈到民俗创意产品设计是推动传统文化传递与继承的必由之路。)
21.C。(A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说到“根本原因”。B项,牵强附会,推不出“让人们物质生活更加丰富”这一结果。D项,因果倒置。从原文可知,“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应该是因,而且已经是事实。)
22.①从文化本身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吸引力强。②从当前背景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显。③从人们的需求看:文化寻根是人们体验乡愁、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的需要。(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意思相近即可)
23.①要么降低对自我的期待 ②因为人们总是与自己身份相当的人进行比较
③即使是富豪也有自己的焦虑
24.作文,略。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