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6486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
展开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2、(“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3、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4、(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5、(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6、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7、(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8、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9、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0、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11、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这种现象就是(恒星的周年视差),它证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一年)。12、(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13、(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14、(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15、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16、(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17、地球在自传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公转。18、最先证明地球在自传的天文学家是傅科。19、最初观察到恒星周年视差的科学家是贝塞尔。20、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古人观测到不同季节影子有长短变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球的公转。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