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 )
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
2、如1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2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是9V
B.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6Ω
C.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8Ω
D.若定值电阻R出现接触不良时,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9V
3、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高9cm,底面积30cm2;杯内水重2N,水深6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N
4、将规格都是“220V 180W”的一台电冰箱、一台电脑和一床电热毯,分别接入同一家庭电路中,若通电时间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冰箱产生的热量最多B.电脑产生的热量最多
C.电热毯产生的热量最多D.三者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5、空气密度为1.29kg/m3,以下数据中最接近于一个教室里全部空气质量的是( )
A.200mg B.200g C.20kg D.200kg
6、甲、乙两个小灯泡上分别标有“6V 3W”和“4V 2W”字样,现在把它们按不同方式接在不同电路中(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若把它们并联在4V电路中,乙灯正常发光
B.若把它们并联在4V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
C.若把它们串联在10V电路中,两灯都可以正常发光
D.若把它们串联在10V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
7、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8、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
9、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10、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11、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1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13、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4、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15、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 )
A.音色B.响度C.音调D.频率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能正常工作,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2:5,此时灯L1、L2的电阻之比是_____,电流之比是_____.
2、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 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 ______ (“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3、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 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N,分度值是 ___, 所测拉力F的大小是_________.
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________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5、质量为50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50℃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这些热量如果完全由煤气燃烧来提供,至少需________kg的煤气.(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4.2×107J/kg).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内画出电压表或电流表的符号,使两灯组成并联电路.
2、请画出光源S发出的光线SA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表示凸透镜,作图时请保留必要的辅助光线,只画出折射光线的不给分)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图甲所示,将A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是______________cm,凸透镜A的焦距________________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5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__(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
2、某同学收藏有一块精美的贺兰石工艺品,如图所示.为测量这块贺兰石的密度,他进行如下实验:
(1)将贺兰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1所示,测得它的重力,计算出质量为_____g;
(2)接着利用如图2示的方法将贺兰石没入水中,收集它排出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3.这块贺兰石的体积为_____mL,由此算出贺兰石的密度为_____kg/m3.
(3)这块贺兰石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N.
(4)上述测量体积的方法,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会导致最终得到的贺兰石的密度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小明在完成如图1、如图2、如图3中的实验步骤,测出贺兰石的密度后,增加了步骤4:将贺兰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完全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根据所学的浮力知识,测出了未知液体的密度值.若如图1、如图2、如图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请你推导出未知液体的密度表达式______________.(贺兰石的密度为ρ石)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设计了一种电热饮水机电路,如图甲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S2是自动控制开关,可实现“低挡”、“高挡”之间的转换,饮水机工作时功率随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 30min内电路消耗的总电能;
(2)饮水机工作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
(3)电阻R2的阻值。
2、工人师傅利用汽车作为动力,从水中打捞一个正方体物件,绳子通过定滑轮,一端系着物件,另一端拴在汽车上,如图甲所示.汽车拉着物件匀速上升,已知汽车对绳子的拉力F与物件底面距离水底的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绳子的体积、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1)该物件的质量是多少?
(2)物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3)物件上表面恰好到达水面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A
2、C
3、C
4、C
5、D
6、B
7、B
8、D
9、D
10、D
11、A
12、C
13、C
14、C
15、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3:2 1:1
2、熔化 放出
3、0~5;0.2N;3.2N
4、汽化 液化 凝华
5、6.3×106 0.15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0 小于 右 变大 幻灯机 靠近
2、140 50 2.8×103 0.5 收集排水的小桶无法完全将水全部倒入量筒 偏大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 ;(2) 1A;(3) 110Ω
2、(1)250kg;(2)1250N;(3)5×103P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学生专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