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A4打印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6448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A4打印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6448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A4打印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6448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A4打印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A4打印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受到的重力接近于( )
A.5NB.50NC.500ND.5000 N
2、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B.
C.D.
3、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4、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这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5、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笛卡尔D.牛顿
6、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
A.匀速直线下落B.匀速直线上升
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7、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
C.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D.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
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两灯均发光.一段时间后,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L1断路B.灯L2断路C.灯L1短路D.灯L2短路
9、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
10、小刚使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
B.该结果中的“3”不是估读的
C.是用最小刻度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
D.该结果不存在误差
11、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2、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
13、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14、如图一个装有石块的小船漂浮在水面,如果将石头投入水中,容器的水位将( )
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
15、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2∶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F;2pB.F;pC.2F;pD.3F;p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 s内加速跑完了36 m,接着保持8 m/s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________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春晓》中的诗句诗中“花落”是指花瓣落地,实际上是由于花瓣受到________的作用,其施力物是________..
3、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________时(填物态变化名称),要________(选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4、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5N的水平力向右推它时没有推动,物体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N;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0N时,物体刚好由静止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的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5N时,物体沿推力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N.
5、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_______产生的倒车雷达利用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光线经过凹透镜会发生折射,请画出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2、如图,重4N的小球浮在水面上,画出小球受到的力和斜面所受的压力.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l)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Cm,如果测得时问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 5cm 处放一只点燃的蜡烛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 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 B 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__;
(3)找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后,用直线把蜡烛 A 和它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于是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 否合理?________ ,理由是____ ;
(4)实验中将玻璃板的上端向蜡烛 A 的方向倾斜,像的位置将会___________(填“升高”或 “降低”)
(5)若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的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____ (“能” 或“不能”)看见蜡烛 A 的像;
(6)实验后,对实验进行反思总结:为了使蜡烛 A 的像看起来更清晰,最好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进行(“较亮”或“较暗”);如果有 3mm 厚和 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 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小明看见爷爷在网上买了两个健身铁球,时常拿在手里转来转去.他一直都想知道这两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他在学完密度知识后,利用家里的电子秤和杯子,做了以下实验来进行判断.步骤如下:他在一个能够将铁球浸没的杯子里装满水,用电子秤测出水和杯子的总质量m1为1.5 kg,再测出这个铁球的质量m为0.79 kg,然后将这个铁球轻轻地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直到完全浸没,待水溢出后,测得铁球、剩余水和杯子的总质量m2为2.14 kg.(ρ铁=7.9×103 kg/m3 , ρ水=1.0×103 kg/m3)
(1)请判断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并写出判断依据.
(2)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大?如果把空心部分注满水,则该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2、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N,铁桶的底面积为100cm2,往铁桶里倒入8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面上.求:(g取10N/kg)
(1)水对铁桶底的压强;
(2)铁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水平台面受到铁桶的压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C
2、C
3、C
4、D
5、B
6、D
7、D
8、A
9、C
10、C
11、B
12、C
13、C
14、B
15、C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16 6.25
2、重力 地球
3、熔化 吸
4、5 10 水平向左 10
5、振动 超声波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图略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40.0 25 偏小 不正确 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2、为了便于观察像的位置 像与物等大 不合理 一次实验有偶然性,应多次试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升高 能 较暗 2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空心的 5×10-5 m3 0.84 kg
2、(1) 1.5×103 Pa;(2) 15N;(3) 1×104P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A4打印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