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卷(一套)
展开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
A.dB.bC.qD.p
2、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人溺水后易因窒息而死亡,溺水后所影响的呼吸环节是(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4、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锌、氮、钾B.钙、氮、磷C.硼、磷、钾D.氮、磷、钾
5、秋季小麦播种后,接着下了一场大雨,结果小麦出苗很少,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中空气不足B.土壤中养分流失
C.土壤的温度过低D.土壤中水分不足
6、图甲、乙分别是黄瓜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
B.甲的⑤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C.甲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D.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
7、以下对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鲫鱼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B.青蛙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
C.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为翼D.大熊猫胎生、哺乳
8、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淋巴细胞
9、下列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肠液B.胆汁C.胃液D.胰液
10、为了了解近年来西昌市初中学生近视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比较法
11、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指( )
A.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D.经络
12、种子萌发时,首先进行的是( )
A.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B.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C.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D.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
13、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发现玉米和大豆种子大小、形状、颜色各不一样,但基本结构相同,它们都具有( )
A.种皮和胚B.种皮和胚乳
C.胚和胚乳D.种皮和两片子叶
14、下列不属于热带雨林地区所具有的特征是( )
A.冬季叶片凋落B.植物种类丰富
C.全年都有植物开花D.终年高温多雨
1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
16、下列关于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鸟类在飞行时,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鸟类的骨骼轻、薄、坚固,胸肌发达,适于飞行
C.哺乳动物胎生的生殖方式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
D.狼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兔只有门齿、臼齿
17、当你和同学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18、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
A.B.
C.D.
19、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吸气时,在水压作用下肋间肌和膈肌( )
A.收缩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舒张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舒张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收缩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20、下列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 )
A.B.
C.D.
21、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
A.小肠长约5-6米B.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C.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2、下列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大肠杆菌噬菌体,它的细胞结构简单
B.乙是毛霉,其营养菌丝用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丙是青霉,人类利用它提取了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
D.丁是细菌,该细菌有荚膜和鞭毛,靠芽孢繁殖后代
23、向日葵和梅花鹿相比,向日葵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24、有“海中之花”之称的海葵,属于下列哪类动物( )
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线形动物D.环节动物
25、小莉同学想把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气泡从视野右下方移出去,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右上方B.左上方C.右下方D.左下方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因素。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
3、反射是通过________,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4、草本植物的茎不能像木本植物的茎一样逐年加粗,是因为草本植物的茎没有___________。
5、在种子萌发的实验中,释放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种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下图分别为一片麦田和收获的麦粒,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阳光下,麦田中的小麦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合成____________,并释放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季节,小麦植株吸收的绝大部分水都通过某一生理活动散失掉了,则该生理活动是指____作用;小麦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区。
(3)收获季节如遇阴雨天气,可将小麦堆放起来,并用塑料布遮盖。一段时间后,发现麦垛内部的温度较高,这是因为小麦在进行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以下是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图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切洋葱鳞片叶时,有刺激性的液体喷出,这些液体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
(2)图1制作临时装片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注:填序号)
(3)要将图2的甲换成乙,应转动__________,换用__________物镜观察。
(4)视野中细胞内近似球形结构是___________,含有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
3、图依次为家鸽、鲫鱼、青蛙、蝗虫、大熊猫五种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类多数能飞翔,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身体呈______型,可以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_________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翔动作。
(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鳃,在市场上买鱼,如果鳃的颜色是鲜红色,则是新鲜的鱼,这是由于鳃里面有丰富的___________,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3)C肺不发达,需要借助______辅助呼吸,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______呼吸.
(4)D的体表有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
(5)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为__________.
(6)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请填写字母)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1)图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______处一昼夜;
(2)图③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饼中_____加热,使叶片中含有的______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3)图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____;
(4)图⑥观察叶片的变化:见光处A_____(变蓝/不变蓝),遮光处B____(变蓝/不变蓝);
(5)此实验可以说明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为探究肾脏功能,科学家运用微穿刺技术,以小鼠肾脏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见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小鼠离体肾脏仍具有生命活性,首先将肾脏置于特殊的容器中(见图一),并用浸泡了______(蒸馏水/生理盐水)的棉花覆盖在肾脏表面,然后在棉花上覆盖琼脂及矿物油,起到保温和保护作用;此外,不能扭曲、挤压与肾脏相连的血管和________,以免对肾脏的正常功能造成影响。
(2)在实体显微镜下,放大150倍后,能观察到肾脏浅层的肾小囊。科学家用毛细玻璃管刺入肾小囊并注入染液(见图二),染液随着原尿进入与其相连的[A]_______中。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原因是____________。
(3)在A的①②③④处分别进行穿刺,并检测抽提出的液体,发现某物质的含量在不断降低,最终为零,该物质是______(无机盐/葡萄糖/尿素),说明该物质被________进入循环系统。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食肉的饮食习惯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不仅促进了脑容量的显著增加,还增强了人体对脂肪及蛋白质的处理能力,同时也大大改变了人类的消化系统。
植食性动物的小肠非常长,约为身体(躯干)长度的8~10倍,而且肠道壁多纹路皱褶,盘在腹中,可以减缓食物在肠道中的通过速度。肉食性动物,相对“简短”,小肠长度大约只相当于身体长度的3倍,而且没有很多皱褶。而我们人类的肠道长度是身高的4~5倍,介于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之间。
食物的消化不仅仅需要消化道、消化腺,还需要肠道中的益生菌。不要小看这些肠道益生菌,人体中大约含有100亿个益生菌,而人体细胞的数目才10亿,如果把这些益生菌排成一行,可以绕地球2周。
这些益生菌可以帮助我们分解难以消化的食物。而且,在食肉的进程中,肠道细菌也在和我们协同进化。比如在欧洲、北美地区,有些细菌在人类肠道里已经消失了,但在非洲一些以狩猎采集为生的部落中,人们体内仍有这些细菌。科学家从研究中发现,伴随着进食熟食、饮食精细化程度的加深、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人类肠道细菌种类已经逐渐减少了。
(1)人体中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_____。在这里,脂肪被消化为_____和脂肪酸。
(2)从文章中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从肉类食物中获取营养,促进了人类的进化。
B.羚羊的肠道与躯干长度的比例,应小于狮子肠道与躯干长度的比例。
C.肠道中存在有大量的益生菌,帮助我们消化食物。
D.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群中,肠道益生菌的种类不一样。
(3)黑猩猩主要以植物块茎、树叶等为食,这些食物中富含植物粗纤维,需要纤维素酶进行消化分解。科学家们收集了黑猩猩和人类的肠液,测定了其中的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人类肠液中的纤维素酶含量____黑猩猩(填“多于”或“少于”),而蛋白质酶和脂肪酶的含量____黑猩猩(填“多于”或“少于”)。请你针对这一结果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A
3、A
4、D
5、A
6、C
7、B
8、B
9、B
10、A
11、A
12、D
13、A
14、A
15、D
16、A
17、B
18、D
19、D
20、A
21、B
22、C
23、D
24、A
25、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生物 非生物
2、森林古猿
3、神经系统
4、形成层
5、二氧化碳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二氧化碳 有机物(或“淀粉”) 氧气 蒸腾 成熟 呼吸
2、液泡 ③④②① 转换器 高倍 细胞核 DNA
3、流线 羽毛 翼 胸肌 毛细血管 皮肤 鳃 外骨骼 胎生哺乳 D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黑暗处 隔水 叶绿素 碘液 变蓝 不变蓝 淀粉
2、生理盐水 神经 肾小管 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 葡萄糖 肾小管重新吸收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小肠 甘油 B 少于 多于 黑猩猩的食物中富含植物粗纤维,需要纤维素酶进行消化分解 人类的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肉类,需要蛋白酶和脂肪酶进行消化分解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一套】: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一套】,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一套):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一套),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卷(一套):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卷(一套),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