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第3课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第3课时),共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课文学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标点和翻译的能力;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提高鉴别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从人物对话、动作、神态描写中,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评价荆轲,学习荆轲英勇刚直、果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
把握文言基础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鉴赏评价荆轲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
2.辨证看待荆轲这一形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一般在学习文言文按照哪几步进行?
朗读 读准
点读 读懂(圈点重要词语,解决掉..)
美读 读出个性
析读 读出深度(品味鉴赏)
2、前面我们已经进行了三步,首先我们找同学翻译几个句子,看同学们掌握的如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可以解燕国之患..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重点讲解古今异义的词在翻译时的重要性..
3、很好,这节课我们来进行文言文学习的第四步【析读】
今天我们的探讨的话题是《荆轲,他是一位英雄吗?》
我们或许会说这不是很简单的问题吗?可是还真的有人有不同的观点..好,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一步一步的来..
二、分析荆轲的形象和描写手法
问:首先,我们还得回到课文,从课文中看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典型的有表现力的句子..
1、引导学生说,再归纳,如
“荆丹会谈”一节:荆轲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城府深..
“荆轲叱丹”一节:荆轲刚烈..
荆轲贿赂蒙嘉,得见秦王,深思熟虑,计划周密..
咸阳宫中,“秦武阳色变振恐”,更加衬出“荆轲顾笑武阳”的从容镇定,机智灵活,随机应变..
“图穷而匕首见”以后,极力铺写秦王的..如:“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秦王环柱而走”,“秦王目眩良久”..而主动出击的荆轲,却是把袖持刃,逐赶秦王..左股被斩
断,“乃引其匕首以提秦王”..重创之后,“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最后壮烈牺牲,无比英勇..
还有与太子丹的比较,与秦武阳的比较..还有献图时表现出来的机智..
荆轲的性格,是在情节发展的矛盾和冲突中逐渐展现出来的..取樊于期头,触动樊的怨愤,可见荆轲的“深沉”;易水告别,送行者的高歌,可见荆轲的“激昂慷慨”;咸阳宫中,秦王的惶恐狼狈,更衬出
荆轲的“英勇壮烈”..
再如重点段落品读:
樊荆会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樊呢?
(参考:荆轲:讲究策略、推心置腹、以诚感人,深谋远虑,善于辞令..樊於期:不失为一个英雄,深明大义,义勇刚烈)
在这个画面中,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对话
请同学们说说看,荆轲是如何劝说樊,让他慷慨献身?
(参考:三个问句,层层深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患报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於期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
易水诀别:看出荆轲是什么样的形象?(荆轲:为国为民从容赴死、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读本段..
“易水送别”从哪些方面突出荆轲的形象的?
(参考:用音乐和景物描写以及进行渲染悲凉的气氛,从而表现人物的)
秦廷行刺:看出了荆轲什么样的形象?
(参考:荆轲:有勇有谋,临危不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秦王:极尽丑态,外强中干,窘迫惶恐,狼狈不堪)
在这个画面中,作者通过什么来塑造人物形象?(主要是一系列动作的描写..)
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2、总结荆轲的形象:有智有勇有义
三、如何看待荆轲这一形象?(荆轲是英雄吗?)
专诸刺吴王,身死而功成,荆轲刺秦王,身死而事败..然而我们久已忘掉了专诸,而在赞美着荆轲..“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易水悲歌歇,秦庭侠骨香..”这些无不让千载之下的我们为之动容,可是千年之下,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西汉汉赋四大家的扬雄,《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宋代理学家朱熹,他们认为荆轲乃匹夫之勇,或愚蠢之人,你们是如何看待的呢?荆轲是英雄吗?
(一)让学生各抒己见..
(二)其实我们判定荆轲是不是英雄可以这样进行:
1、他爱国吗?这是首先判定的标准..结果不知道,到死都是个谜,所以不是爱国英雄..那么能不能是其他英雄呢?
2、有一部电影或许倒能给我们一点启示..张艺谋的《英雄》..他告诉我们,英雄可以不止一个..
3、他的行为符合当时的社会潮流吗?符合,六国皆欲杀秦..
那么这样,智勇义结合的荆轲我们称呼他什么?侠义英雄..(秦王:时势英雄)
四、总结:
上面我们了解了荆轲这个鲜明的形象,那么这个鲜明的形象是如
何产生的呢,这得益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这些描写在我们写人记事类文章中经常要用,希望同学们注意学习这些描写手法,我们也将
在后面的学习中单独训练..
五、作业:
以“我看‘荆轲刺秦’”或“论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板书设计
荆轲?英雄? 描写手法
智谋、深沉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悲壮 神态描写
环境描写
有勇有谋 对比衬托
侠义英雄:智、勇、义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第1课时),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关于《战国策》,背景介绍,听读课文,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 教案(系列一),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做思一,学做思二,检查预习,精讲前四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 教案(系列三),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检查预习,精讲前四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