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第2课时)
展开1、知识与技能: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的时代背景
了解古文化常识、重点实虚词及文言句式..
2、过程与方法:分析项羽、刘邦等人的个性特征,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项胜败的原因..
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根本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
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分析“项羽”这个主要人物形象..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2、教学难点:从鸿门宴会座次安排看风云突起..
掌握文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学生利用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把握来带动对疑难语句的理解,即以文脉带动语脉,培养学生利用语感来推断疑难语句的能力..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通过检查,讨论上节课的作业,掌握文中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继续串讲,学习课文..
第三段重要字词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随,带领,使动用法..骑,人马
2、将军战(于)河北:黄河以北..古今异义..
3、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4、项王、项伯东向坐:面向东,名词作状语..
5、范增数目(于)项王:使眼色,名词作动词..
6、若入前为寿:上前,方位名词作动词..
7、不者,若属皆且为(之)所虏:不通否,否则;为……所……:表被动,引进主动者
8、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的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几件事?
1、刘邦谢罪—项羽留饮
2、范增示意—项羽不应
3、项庄舞剑—项伯翼蔽
第四段重要字词
1、与之同命:同生死..
2、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瞋,瞪目;上,向上,名词作状语..
3、客何为者?:这个客人是干什么的?“何为”应为“为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4、刑人如恐不胜:刑,施加肉刑,名词作动词..
5、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之,以之为王,意动用法..
6、还军(于)霸上:驻扎,名词作动词..
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几件事?
1、张良召哙—樊哙闯帐
2、义责项羽—项无以应
第三部分
写宴会上的斗争过程──高潮项羽由主动变被动,刘邦由被动变主动..
学生口译5、6、7段
第5-7自然段中应注意的重点词语、句子:
1、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情不必考虑细枝末节,(讲)大礼节不必避免小小的责备..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 辞为?:现在别人正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是(砧板上的)鱼和肉,为什么告辞呢
3、大王来何操?:来的时候带什么礼物?何操:操何,宾语前置
4、我持白璧一双:定语后置句“一双白璧”
5、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徒步 逃跑
6、道芷阳间行:从小路,名词作状语..
7、不胜杯杓:禁不起多喝酒
8、沛公安在?:在哪里,宾语前置句
9、拔剑撞而破之:破:使动用法,使……破
第三部分刘邦的逃走、项羽一方对失败的反映──故事的结局
这三段主要写了几件事?
1、沛公脱险 2、刘邦锄奸
作业:完成练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 (第3课时) 教案(系列四):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 (第3课时) 教案(系列四),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问,分析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 (第2课时) 教案(系列四):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 (第2课时) 教案(系列四),共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第3课时):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第3课时),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问,分析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