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395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395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3955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CO2B.O2C.NaClD.NaOH
2、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氨水B.汽水C.冰水D.糖水
3、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C. 加热液体D. 称取氯化钠
5、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6、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正确的说法是( )
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
C.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
D.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
7、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
8、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
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
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
9、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10、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A.熟石灰B.烧碱C.食盐D.大理石
1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加入固体粉末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物质D.倾倒液体物质
12、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
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13、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
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14、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
15、“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17、能验证 Zn、Cu、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
A.Zn、Ag、CuSO4溶液B.Zn、Cu、Ag、H2SO4溶液
C.Cu、Ag、ZnSO4溶液D.Ag、ZnSO4溶液、CuSO4溶液
18、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9、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2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A.SiB.FeC.AlD.O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的士兵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使火势更旺.
2、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 应称量___________ gNaCl,需加水___________ 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 ,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10g加水稀释到__________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含义是_________..
(2)t2℃时,将15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_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刚开始加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原因是__________
(2)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3)继续加热时,试管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该反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毕后,应先撤离导管还是先熄灭酒精?你认为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用此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有:①在试管中加入药品并固定好装置;②把导管移出水面;③点燃酒精灯加热,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④熄灭酒精灯;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下列排序正确的是_____..A.①⑤③②④ B.⑤①③②④ C.①⑤③④② D.⑤①③④②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_____..图F是某同学利用塑料瓶和其它用品设计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与B装置比较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现有18.8g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放入烧杯中,再加入127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7g..(温馨提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请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为测定某盐酸的质量分数,往20 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该盐酸,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
(2)当滴加盐酸到图象中D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 (填化学式)..
(3)该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A
3、D
4、A
5、C
6、D
7、C
8、D
9、A
10、A
11、B
12、B
13、D
14、B
15、A
16、A
17、A
18、A
19、C
20、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移走了可燃物 充足的氧气
2、7.5 42.5 往左盘中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 30
3、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60g 降温结晶 B>A>C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从导管口逸出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黑色固体粉末变为红色 C+ 2CuO2Cu + CO2↑ 先撤离导管
2、锥形瓶 AE(或AC) 2KMnO4KMnO4+MnO2+O2↑ B 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8.8g;(2)10%
2、(1)8g(2)NaCl、HCl(3)29.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参考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