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2、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
C.F2——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
3、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
4、张亮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张亮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
A.不变B.偏低C.偏高D.无法判断
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6、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
A.铁+稀盐酸B.铜+稀盐酸C.银+稀盐酸D.铜+硝酸银溶液
7、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 ( )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D.过滤
9、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10、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B.b>a>cC.a>c>bD.b>c>a
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12、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3、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稀盐酸B.MgSO4溶液FeCu
C.MgFeSO4溶液CuD.MgSO4溶液 FeCu(NO3)2溶液
14、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5、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16、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Fe+CuSO4═FeSO4+Cu
B.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
17、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 )
A.氯化钠溶液B.稀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水
18、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B.刻舟求剑C.百炼成钢D.大海捞针
19、“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Na2O B.NaCl C.NaH D.NaClO3
20、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A.食盐B.味精C.食醋D.香油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 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的质量是___t..
2、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①空气 ②氧气 ③水蒸气 ④高锰酸钾 ⑤铝 ⑥海水 ⑦氮气 ⑧冰水混合物 ⑨过氧化氢溶液 ⑩四氧化三铁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
(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
(4)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
3、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
(1)下图中,产生氢气的试管是______(填“1”或“2”)..
(2)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_____g,水_____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盘..(填“左”或“右”)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把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g..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下左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问题)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那些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_______;
猜想三: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氢氧化钙;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上右图所示的图像..
(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_______________,一定不是_________..
(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请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_______;
(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20g加入试管中,加热..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试管内固体物质为15.2g..计算:
(1)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g..
(2)列式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A
3、C
4、D
5、A
6、C
7、B
8、C
9、A
10、B
11、B
12、C
13、B
14、A
15、A
16、C
17、B
18、C
19、B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C ①④ MgCl2 Cu、Fe 2660
2、①⑥⑨②③④⑤⑦⑧⑩③⑧⑩②⑤⑦
3、1 2H2O22H2↑+O2↑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量筒 7.5 42.5 左 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AB 100
2、溶液由红变为无色 Ca(OH)2+Na2CO3=CaCO3↓+2NaOH 碳酸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碳酸钠、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加入适量稀盐酸,使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再排放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0g 7.3% 12.6%
2、(1)4.8g;(2)12.25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各版本),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各版本),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各版本),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