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展开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
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
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2、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6g金属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g镁和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右边烧杯中加入的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 )
A.36:19B.12:43C.24:31D.13:42
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4、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
C.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
5、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1/2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
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7、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稀有气体
8、已知某酒精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此酒精溶液中酒精(C2H5OH)的质量分数为( )
A.23% B.36% C.46% D.54%
9、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KNO3是一种复合肥
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10、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
11、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eB.N2C.HD.2O2
12、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 )
A.对着干冷的玻璃吹气,玻璃上出现水雾
B.寒冷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
C.夏天清晨,草上有很多露珠
D.酥脆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
13、某同学欲从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他先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4ml,则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
A.等于16mlB.大于16mlC.小于16mlD.不能确定
1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SiB.AlC.OD.Fe
15、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16、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 )
A.B.C.D.
17、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
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
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
18、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 )
A.6.8gB.9.6gC.8.8gD.4.4g
19、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C.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只含一种分子
D.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20、张亮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张亮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
A.不变B.偏低C.偏高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消毒剂..
(1)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ClO2属于____________(填序号)..
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2、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
(2)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___________..为减少环境污染,我国已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3)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醇可作燃料..现有一定量乙醇与一定量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16.2g水,同时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25.2g,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_________g,混合物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填最简比)..
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含义是_________..
(2)t2℃时,将15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_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实验室有一些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为检验其中是否混入了CO,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氢气具有还原性,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松同学说C装置中氧化铜变成红色固体,则证明有CO,他认为C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但小云给予否定,因为氢气也能发生类似反应,她提出应观察到D中变浑浊,才证明有CO,D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小伟也提出D中变浑浊还不足以证明,混合气体中的CO2也会产生此现象,他提出A中装入足量澄清石灰水,B中装入适量石灰水,则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终同学们一致赞同小伟的设计,则在检验过程中,当观察到____________现象时,才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
(5)上述实验尾气的一种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图2实验中用 _____ (填仪器名称)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一会儿,观察到 _____ (填“ba”或“bc”)段纱布条变成红色..
(2)图1丙装置的作用是 _____ .. 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 _____ ..与图1实验相比,改进后图2实验的优点是 _____ ..
(3)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可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变 _____ (填“快”或“慢”),请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 _____ ..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一个X原子的质量为9.296×10-26 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又知X原子中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4..
求:(1)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留整数)..
(2)X原子的电子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B
3、D
4、C
5、B
6、C
7、C
8、C
9、D
10、C
11、A
12、A
13、C
14、C
15、D
16、C
17、D
18、C
19、C
20、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1 BC
2、天然气 酸雨 13.8 1:11
3、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60g 降温结晶 B>A>C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CO+CuOCu+CO2 CO2+Ca(OH)2═CaCO3↓+H2O 除去二氧化碳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干净 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D中石灰水变浑浊 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烧掉(合理即可)
2、胶头滴管(写“滴管”也得分) ba 对比实验 在不断的运动 节省药品,防止污染空气等 慢 温度越低,分子运动速率越慢(或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9.9(2)90%.
2、(1)56 (2)26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鲁教版】: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鲁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