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精品】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精品】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2、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3、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图中 n的值为10
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4、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X.取一定质量的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反应后生成Ag、O2、X的质量分别为21.6g、mg、9.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NO3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B.m=3.2
C.X的化学式为NO
D.该反应方程式中Ag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
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6、能验证 Zn、Cu、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
A.Zn、Ag、CuSO4溶液B.Zn、Cu、Ag、H2SO4溶液
C.Cu、Ag、ZnSO4溶液D.Ag、ZnSO4溶液、CuSO4溶液
7、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甲、乙
8、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
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B.手于生产氮肥的N2
C.用于医疗急救的O2D.用于飞艇的He
10、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 )
食盐水(pH≈7 )B.牙膏(pH≈9)
C.肥皂(pH≈10 )D.米醋(pH≈3)
11、推理是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构成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一定不同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2、某同学根据铜锈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引起金属铜锈蚀的因素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应该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 )
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丁D.丙和丁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14、“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15、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6、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亮氨酸是氧化物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
17、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 )
A.B.C.D.
18、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代表氧气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19、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
下列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交叉关系B.糖类与淀粉属于并列关系
C.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D.合成材料与塑料属于包含关系
20、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 应称量___________ gNaCl,需加水___________ 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 ,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10g加水稀释到__________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2、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 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的质量是___t..
3、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1)先推入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放热,并产生大量的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出现___________的现象..
(2)乙同学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要求答出一种)
(3)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了,由此分析说明,氮气具有的一条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探究能否用镁条代替红磷,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叫氮化镁的粉末..请写出镁在氮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分析后认为________(填“能”或“不能”)代替红磷,原因是_____________..若用镁代替红磷实验,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会________(填 > 或< 或 =)瓶内空气体积的1/5.
(5)下列有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B.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C.选用红磷是因为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
D.集气瓶中先装入少量水是为了吸收生成物,防止污染空气
2、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应C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3)常温下,下列收集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NaHCO3溶液法
(4)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取25g粉碎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放入小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测得稀盐酸的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______;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
(2)求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0.0g石灰石样品(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经粉碎后全部放入烧杯中,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80.0g..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及所盛物质的质量与相应时间记录如下表:
试计算:(1)反应结束后,共放出多少克的二氧化碳?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C
3、B
4、B
5、B
6、A
7、B
8、A
9、A
10、D
11、B
12、B
13、B
14、A
15、A
16、C
17、C
18、C
19、D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7.5 42.5 往左盘中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 30
2、C ①④ MgCl2 Cu、Fe 2660
3、NaOH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 2HCl+Na2CO3=2NaCl+H2O+CO2↑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白烟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 红磷的量不足 氮气难溶于水 镁+氮气氮化镁 不能 镁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 .. 〉 CD
2、长颈漏斗 A CaCO3+2HCl=C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 b 二氧化碳倾倒过快,先使高处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少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100;80%;(2)8.8g
2、(1)2.2g.(2)50%反应时间/分
0
2
4
6
8
10
烧杯及所盛物质质量/克
80.0
79.0
78.3
77.9
77.8
77.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鲁教版】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