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练习题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练习题第1页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练习题第2页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练习题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B.硅C.铝D.铁
    2、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3、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4、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制气
    C.收集D.验满
    5、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水分子B.氢原子C.氧原子D.氢原子和氧原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固体B.倾倒液体
    C.熄灭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9、铬酸钾(K2CrO4)是印染、医药、电焊、搪瓷等工业的原料.铬酸钾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A.+3B.+4C.+5D.+6
    10、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11、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D.:“+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13、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B.
    C.D.
    14、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15、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嘱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 )
    A.O2和H2O的含量B.O2和N2的含量
    C.O2和H2的含量D.O2和CO2的含量
    16、某同学在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4g(1g以下用游码),如果其他操作正确,那么食盐的实际质量应为( )
    A.14.6gB.15.4gC.15.6gD.16.4g
    17、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8、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
    C.氧分子的体积变小D.氧分子的数目减少
    19、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20、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氮原子 _________
    (2)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
    (2)3个氧分子__________
    (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5)镁离子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___(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
    (1)煤、石油和___________常被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
    (3)木炭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可能是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 B.甲酸() C.乙醇() D.乙酸()
    (5)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______..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同学设计了在导管口系一个有很多小孔的气球(如图)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成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以得出的有关空气组成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你还可以得到氮气的一些性质: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
    (4)若实验中进入集气瓶的水不足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原因主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依据教材实验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下探究(已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原理相似)..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甲组反应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乙组反应后天平指针会向_____(“左”或“右”)偏转,原因是:_____;某同学将乙组烧杯换成甲组中的带气球的锥形瓶装置,药品不变重新反应后仍达不到实验效果,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干扰了实验结果..
    (3)已知丙组反应前称量的装置总质量是118.4g,则反应后称量的总质量应该是_____g..
    (4)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已知一个碳 12 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26kg,某原子的质子数为 11,中子数比质子数多一个。则
    (1)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
    (2)一个某原子的质量为多少 kg?
    2、实验室中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68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C
    3、B
    4、B
    5、A
    6、A
    7、D
    8、B
    9、D
    10、C
    11、A
    12、A
    13、A
    14、B
    15、D
    16、A
    17、B
    18、A
    19、A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2N 3O2 Mg2+
    2、金属 55 AC
    3、天然气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使煤燃烧更充分) A、D A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将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耗尽 水倒吸进入集气瓶,且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无色 (或无味 不易容于水)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红磷量不足 装置漏气
    2、先膨胀再缩小到比原来还小 右 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气中,使天平左边质量减小 气球漏气 118.4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保持不变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23(2)3.82×10-26kg
    (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1+11=23..
    (2)某原子的质量为=23×1.993×10-26kg×≈3.82×10-26kg..
    2、32克

    相关试卷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练习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练习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参考答案】练习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参考答案】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