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学生专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6378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学生专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6378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学生专用)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63783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学生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学生专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
A.大于20cmB.等于10cmC.小于10cmD.在10cm与20cm之间
2、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B.p甲<p乙
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
4、小华坐在从宜昌到武汉的高速行驶的动车上,他说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小华自己B.小华旁边的座位C.窗外的树木D.车内走过的乘务员
5、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⑤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它受到了一个向前的推力
C.甲用力把乙推倒,只是甲对乙有力,而乙对甲没有力
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8、如图所示,用大小为8N的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以1m/s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保持不变(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拉力F与地面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8N
C.若A以2m/s匀速运动,拉力F将变大
D.地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5N
9、如图所示,将高度和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B放在水平桌面上.A、B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下列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pAFB,pA>pB
10、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笛卡尔D.牛顿
11、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的现象
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汽化的现象
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液化的现象
12、利用透镜可以制成不同功能的眼镜.在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利用透镜成功矫正远视眼的是( )
A.B.
C.D.
13、如图是小聪做甲、乙两种物质的凝固实验所得到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判断错误的是( )
A.甲在第2min时是液态B.甲在ab段吸热
C.甲的凝固点是48℃D.乙是非晶体
14、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m/sB.6.25m/sC.6.75m/sD.7.5m/s
15、张某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力F1=10N和F2=4N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此时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是________N;如果将F1撤去,物体所受合力为________N.
2、老虎钳的钳口上的横纹,是为了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采用的是________方法;自行车前后轮子上安装滚动轴承,是为了________摩擦,采用的是________方法。
3、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________.放学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4、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说明海波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________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________特征.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小亮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U形管中盛有水,该实验中∶
(1)使用U形管压强计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金属盒的橡皮膜,如果按压时U形管中的水面几乎不发生变化,则说明该装置__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可通过_______ (选填序号)方法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3)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到结论:同种液体,______________,液体压强越大;
(4)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______两图进行比较;
(5)实验过程中小亮想到:本实验主要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大小的,那是否可以通过这个高度差来计算液体压强的大小呢?于是小亮测出丁图中U形管液面高度差为10cm,并由此计算出此时金属盒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_____ Pa,你认为该结论是________的(选填“准确的”或“不准确的”),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
2、小陈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带盖子的空玻璃瓶的重力,如图甲所示;
②用手拿着这个盖紧瓶盖的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上浮;
③将一个铁块装入玻璃瓶并盖紧盖子,放入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下沉;
④取出玻璃瓶并擦干瓶上的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保持玻璃瓶竖直,然后从图乙所示位置慢慢浸入水中,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玻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1)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N.
(2)BC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_____(选填“有关”、“无关).
(3)在第②操作步骤中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N.
(4)小陈认真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和所受浮力有关,其中上浮的条件是_____.
(5)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在乙图中,当玻璃瓶浸没后,水又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_____Pa.
(6)细心的小陈同学发现玻璃瓶上还标有100ml的字样,于是在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内装满水并盖上瓶盖,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1N,根据以上数据他算出了铁块的密度为_____kg/m3.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小群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水底的物体匀速提升到空气中.他所用的拉力F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在空气中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g取10 N/kg.求:
(1)物体的重力及单个动滑轮的重力;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水底的深度及水对水底的压强;
(4)物体的密度.
2、两个密度均为3g/cm3实心圆柱体A和B叠放在一起,并且完全接触,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已知:A、B两圆柱体的高分别为10cm、8cm,A的底面积为50cm2,A与B的底面积之比为2:1。求:
(1)A对B的压力大小;
(2)A对B的压强大小;
(3)若将B放在A上,则前后两种情况圆柱体对地的压强之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C
2、B
3、B
4、B
5、D
6、D
7、D
8、D
9、B
10、B
11、D
12、C
13、B
14、B
15、A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6 0
2、增大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 减小 变滑动为滚动
3、人 运动
4、不变 晶体
5、音调 响度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漏气 B 深度越深 丙丁 略 不准确的 因为橡皮膜有弹性,也会受到液体压强
2、1.6 无关 1.6 F浮>G 160 8×103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680N;60N;(2)400 N;(3)1.5m;1.5×104 Pa;(4)1.7×103 kg/m3
2、(1)15N;(2)6000Pa;(3)2: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学生专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