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下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下载第1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下载第2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下载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下载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下载,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2、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C.金刚石、石墨、C60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因此过滤后的水一定是软水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
    4、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B.矿泉水C.白醋D.蒸馏水
    5、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
    6、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
    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滤渣中一定有Ag
    7、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8、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⑤C.②③D.②④
    9、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
    10、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X、Z、Y C.Y、Z、X D.Z、Y、X
    11、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C.《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D.《天工开物》—“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
    12、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CO(NH2)2]属于复合肥料
    B.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
    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
    13、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甲、乙
    14、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
    15、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
    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
    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
    16、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1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两个氢分子: 2H B.三个氮原子: 3N
    C.一个镁离子: Mg+2 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18、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
    1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
    B.c物质微溶于水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20、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现有:①四氧化三铁;②食盐水;③水;④高锰酸钾;⑤洁净的空气;⑥液氧;⑦二氧化锰;⑧铁粉;⑨澄清石灰水;⑩胆矾10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2、(1)请把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填写出来
    ①氧元素:_____.
    ②2个镁原子:_____.
    ③2个氢分子:_____.
    ④氢氧根离子:_____.
    ⑤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写出“3Na+”中数字3的含义:_____.
    3、从氮气、氧气、氖气、二氧化碳中,选择符合下列题意的气体填空:
    (1)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_______;
    (2)白炽灯泡内含有的气体是________;
    (3)电工“测电笔”内充有的气体是_______;
    (4)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气体是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图实验所示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研究
    (1)滴加稀盐酸前.烧杯中溶液呈_____色.随着稀盐酸不断滴入溶液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稀盐酸是否过量,可选用的试剂有_____(填选项,多选)
    A Ca(OH)2 B 锌粒 C 碳酸钠 D 紫色石蕊溶液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中反应是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4)图2中c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
    (5)图3是NaOH和稀HCl反应的示意图,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微粒数目减少的有_____.
    2、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探究过程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_____.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_____、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____(填标号).
    A 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 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 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取12.5 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5 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
    (2)计算12.5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
    2、取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溶液27g放入烧杯中,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在0~4g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与氯化铜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 g;
    (3)原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A
    3、D
    4、D
    5、C
    6、B
    7、C
    8、A
    9、C
    10、B
    11、D
    12、C
    13、B
    14、B
    15、D
    16、B
    17、B
    18、D
    19、D
    20、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⑥⑧; ①③④⑦⑩; ②⑤⑨; ①③⑦.
    2、O 2Mg 2H2 OH- 钠离子的个数为3
    3、氧气 氮气 氖气 二氧化碳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红 BCD 减小 放热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Na+、H+ NaOH+HCl=NaCl+H2O H+、OH﹣
    2、 使样品中的锌完全反应 过滤 乙 AC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0 g 4.4g
    2、(1)HCl+NaOH=NaCl+H2O; (2)8g; (3)10%

    相关试卷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下载: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下载,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下载):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下载),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下载】: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下载】,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