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 mSO2 + O2 = mCaSO4,则m的值是( )
A.1B.2C.3D.4
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
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3、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 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 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4、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5、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Z一定是化合物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7、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8、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B.C.D.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硅B.氧C.铁D.铝
10、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4B.+3C.+2D.+5
11、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B.Z>X>YC.X>Z>YD.Y>X>Z
12、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3、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g
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为b点,可以加适量溶剂
D.分别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均有晶体析出
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16、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
A.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B.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D.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17、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
A.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
B.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
C.将Fe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
D.将Fe、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
18、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输氧时,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输氧时,该装置也能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C.实验室中将该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
D.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澄清石灰水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19、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20、如图所示,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闭合电源开关后利用电阻丝放热引燃白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倾斜U型管,若管内液体始终水平,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白磷燃烧时,可观察到右侧管内液面降低
C.装置未冷却时,左侧管内液面始终低于1刻度处
D.若电阻丝本身消耗氧气生成某种固体,则实验结果偏大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含义是_________.
(2)t2 ℃时,将15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_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2、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______________色;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_____________
3、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烧水时易产生水垢的水,属于________水.
(2)人体摄入________元素不足或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3)保险丝(铅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________.
(4)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___作用.
(5)尼龙手套、玻璃茶杯、纯棉桌布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提纯实验,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的实验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
(3)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序号),以及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让余热蒸干剩余液体.
2、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实验室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可放的药品是______,(写一种)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2)收集氧气可以选择______或______(填字母)装置,原因是______或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先______,再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4)实验完毕,若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是______
(5)若用D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如何检验收集满没有:______
(6)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______(填字母)装置.
(7)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______(填字母)发生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_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合金的种类很多,用途非常广泛,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它可以用来制造机器和电器的零件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实验室中某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 ,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称量10g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45mL稀盐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应 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求:
(1)m的数值是 ______;
(2)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2、小新用20g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操作过程如下:请计算:
(1)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将200g滤液浓缩制成“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__________g.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D
3、B
4、C
5、C
6、C
7、B
8、C
9、B
10、B
11、B
12、B
13、A
14、C
15、B
16、D
17、D
18、C
19、A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t1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60g 降温结晶 B>A>C
2、H+ 红 Al2O3+6HCl=2AlCl3+3H2O ③⑤ Na2CO3
3、 硬 碘 低 乳化 尼龙手套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 缺少玻璃棒引流 ①⑤②③⑥④ 出现较多量的固体
2、高锰酸钾 防止高锰酸钾随气流进入导管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 D 不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大 从水中取出导管 试管炸裂 把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B A E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0.04 67.5%
2、(1)10.6;(2)4%;(3)120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15
15
15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4
m
0.0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A4打印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