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必考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必考题)第1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必考题)第2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必考题)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必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必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2、市场上有些不法分子用外表酷似黄金的黄铜(铜锌合金)冒充黄金销售,以牟取暴利,下列做法不能鉴别其真伪的是( )
    A.测量密度 B.加入稀盐酸
    C.在酒精灯上加热 D.观察颜色
    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4、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5、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B.刻舟求剑C.百炼成钢D.大海捞针
    6、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8、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9、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
    C.F2——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
    10、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1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
    13、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14、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B.Z>X>YC.X>Z>YD.Y>X>Z
    15、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A.熟石灰B.烧碱C.食盐D.大理石
    16、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17、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18、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
    19、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20、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
    以上叙述中: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是化学性质;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是现象;_____是用途.
    2、选择H、C、Cl、O、Ca五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1)雪碧饮料中含有的酸_________;(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
    (3)可用作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___;(4)人胃内帮助消化的酸________.
    3、下图是某校食堂周二午餐食谱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烧牛肉中富含的营养物质_____在消化道内会逐渐被分解成可被人体吸收的多种氨基酸.
    (2)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分析,该食谱中缺少的有机营养物质是_____.
    (3)人体所需热量的 60%~70%来自_____, 该食谱中富含此类营养物质的食物是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 ② ③ ④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
    (3)③中,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X是水,④中能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④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X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A NaOH溶液B CaCl2溶液 C 浓硫酸 D 稀盐酸
    2、为验证Ba(OH)2的化学性质做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1)实验一中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三验证了Ba(OH)2能和某些_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发生化学反应;
    (3)实验四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将上述实验后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溶液A.取一定量溶液A,加入少量Ba(OH)2溶液,振荡后只得到无色溶液,综上分析,溶液A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过氧化钠(Na2O2)可用作防毒面具和潜艇等的供氧剂,其反应的原理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为了模拟该过程,小丽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34.4g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吸收后,固体质量增加了5.6g.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原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2、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称取该样品22.8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生成CO2的质量_____.
    (2)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
    (3)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D
    3、A
    4、D
    5、C
    6、B
    7、C
    8、D
    9、A
    10、A
    11、B
    12、A
    13、C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A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① ② ③ ④ ⑥
    2、 H2CO3 Ca(OH)2 CaO HCl
    3、蛋白质 维生素 糖类 米饭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管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C
    2、溶液由无色变红 盐 Ba(OH)2+2HCl=BaCl2+2H2O NaCl、HCl和MgCl2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 ;(2) 11∶32
    2、(1)由图象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8.8g﹣170.0g=8.8g;
    (2)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解得:x=21.2g,y=23.4g,
    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22.8g﹣21.2g=1.6g
    (3)完全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4.7%
    故答为:(1)8.8;
    (2)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6g;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7%.主食
    米饭
    副食
    红烧牛肉、炒鸡蛋、咸味花生米
    饮品
    酸奶

    相关试卷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必考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必考题及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必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必考题):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必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