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B.CuC.N2D.CO2
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3、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4、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
A.硫B.镁条C.铁丝D.木炭
5、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作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A.具有可燃性 B.在常温下稳定 C.具有氧化性D.具有还原性
6、在化学反应3A+B=2C+D中,若30g A和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0B.26C.40D.60
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8、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 )
A.取液时挤入空气 B.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
9、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10、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C.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
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
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物质的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硫C.固体粉尘 D.工业废水
12、在 2017年邵阳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
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
13、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A.AB.BC.CD.D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1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16、取用粉末状固体化学药品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
A.滴管B.研钵C.药匙D.镊子
17、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B.
C.D.
18、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9、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
20、“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①铁熔化成铁水;②糯米酿成酒;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④灯泡中的钨丝通电后发热发光;⑤食物腐烂;⑥木柴燃烧;⑦胆矾是蓝色固体.上述几种情况中(用序号填空):
(1)属于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
2、请你认真观察如图所示的分子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由许许多多的________构成的,每个该微粒又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
(2)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一个甲烷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一个氧气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
(4)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分子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水和甲烷这两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_____________.
3、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
(1)在通常条件下,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_____
(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_____
(3)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做氯化氢的气体._____
(4)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_____.
(5)蔗糖更易溶于水_____
(6)冰雪融化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氧气的制取:如图是实验室制气体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名称:m_______;n_______.
(2)如果用 A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请说出装置的优点_____(一条即可).
(3)如果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还须补充的一种药品是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
(4)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利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收集满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若选择F装置收集氧气,则进气口为______(选填“a”或“b”) 端.
(拓展与延伸)查阅资料得知:通常状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中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发生反应的是其中的氢氧化钠)两种固体药品,研磨均匀混合,通过加热制取甲烷,同时还生成碳酸钠.根据以上所述,可用于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如果用F装置收集甲烷(排空气法),则进气口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制取甲烷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2、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①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②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______(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_____.
③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列举两条)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一个丙氨酸的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个原子;
(2)丙氨酸由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中_______________元素所占质量分数最大;(以上直接填写答案)
(3)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 ;
(4)计算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 (最简比);
(5)计算17.8g丙氨酸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
2、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计算:
(1)CO(NH2)2中共含有________(写数字)种元素.
(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
(3)若CO(NH2)2中含有3g氮元素,则该CO(NH2)2的质量为__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A
3、A
4、B
5、B
6、C
7、B
8、C
9、D
10、D
11、A
12、C
13、D
14、A
15、B
16、C
17、B
18、A
19、C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⑦ ③ ①④ ②⑤⑥
2、水分子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 2个氧原子 原子 氢原子
3、③ ① ④ ② ③ ①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分液漏斗 锥形瓶 过氧化氢氧气+水 控制反应速率 B 二氧化锰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E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 b B a 醋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甲烷
2、15% 装置二 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铜粉的量不足 未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就读数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13;
(2)四;碳
(3)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3+1×7+14+16×2=89
(4)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12×3):14=18:7
(5)17.8g丙氨酸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
2、(1)4(2)60(3)6.4g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0mL
10mL
4mL
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精编),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