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利用太阳能发电
3、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抱薪救火D.聚沙成塔
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
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5、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AB.BC.CD.D
6、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7、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C2H4B.CH4OC.CH4D.C2H4O
8、要将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的O2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木炭B.硫磺C.红磷D.铁丝
9、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聚沙成塔B.死灰复燃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
10、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11、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1:1B.2:1C.4:1D.5:1
12、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
13、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14、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
A.H2B.2HC.2H2D.2H+
15、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4H——4个氢元素
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16、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是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A.B.
C.D.
1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8、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
19、小东同学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锌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一定没有锌
D.反应后滤液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
20、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B.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C.铼的元素符号是ReD.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原料是________,原理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________不同加以分离,实验室和工业上制得氧气在原理上的本质区别是前者属于________变化,后者属于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_____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_____;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_____15mL(填“”或“=”).
3、用化学符号填写空白: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2个硫原子:___________;3个钠离子: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前如图向A端通入气体静置一段时间,发现B管中形成液柱并且液面不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2)然后由导管_____吸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_,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
(3)其次由导管_____吹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
(4)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
(5)综合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_____.
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小华:采用图 1 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
小强:(如图 2)选用实际容积为 40mL 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 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 60mL 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 ,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后的现象__________ .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 ,_________ .
(3)如果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硫粉,实验能否成功?为什么?_____ (填“是” 或“否”),原因: _____________ .
(4)如图所示,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 20mL 刻度处推至 15mL 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 20mL 刻度处,则说明 __________;若先夹紧弹簧夹, 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 若不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 .
(5)若按小强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牙膏中的摩擦剂可以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的混合物(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为了测定这种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称取10g摩擦剂加入到盛有36.5g稀盐酸的烧杯中,立即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量.在以后的6min内,每一分钟读一次数.结果如下:
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
(2)求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现有25g石灰石样品(所含杂质既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将其放在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量为116.2g.请回答问题: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
(3)列出根据已知条件求解石灰石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
(4)样品中碳酸钙与杂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最简整数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D
3、C
4、D
5、D
6、C
7、B
8、C
9、B
10、D
11、D
12、B
13、C
14、C
15、D
16、A
17、C
18、C
19、C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空气 沸点 化学 物理
2、20 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
3、O A1 A12O3 2S 3Na+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 无明显变化 较少 B 变浑浊 较多 对比,检验二氧化碳 多
2、产生大量的白烟 水倒流,约占集气瓶原空气体积的1/5 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 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否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能形成明显的压强差 装置气密性良好 活塞向左移,最终停留在12ml的位置 活塞向左移,最终停留在8ml的位置 红磷燃烧时,活塞喷出伤人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2.2
(2)解:设: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为x
x=5g
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
答: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50%.
2、(1);(2)8.8g;(3);(4)4:1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醋
D.活字印刷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质量/g
46.5
45.5
44.9
44.6
44.4
44.3
44.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