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必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2、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3、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燃烧
4、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
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6、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 ⑤Fe3+ 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7、某同学在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4g(1g以下用游码),如果其他操作正确,那么食盐的实际质量应为( )
A.14.6gB.15.4gC.15.6gD.16.4g
8、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氮用作冷冻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气焊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10、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
11、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1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13、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14、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O ⑤Mg2+ ⑥2OHˉ 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15、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
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16、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B.CuC.N2D.CO2
17、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
18、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
19、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20、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①铁熔化成铁水;②糯米酿成酒;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④灯泡中的钨丝通电后发热发光;⑤食物腐烂;⑥木柴燃烧;⑦胆矾是蓝色固体.上述几种情况中(用序号填空):
(1)属于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写出氦气的化学式________
②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
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写出化学用语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2N________;
3、下图中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
(2)X=________.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___________(选填序号)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下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 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2、完成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实验结论:
(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____________,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____________,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_____________.
(3)对比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在本课题的实验探究中,我们使用了排水法收集气体,这说明气体具有_________性质.
(5)久置不用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都存在着二氧化碳,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人如果长期呆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会窒息而死,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会进行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了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符合题意)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称取铜锌混合物10克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此时用去49克稀硫酸,剩余固体3.5克.计算:
(1)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0.3g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前称得混合物总质量24.8g,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0g.
(1)反应产生氧气质量为_____g;
(2)计算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_____;
(3)剩余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B
3、C
4、D
5、B
6、B
7、A
8、A
9、C
10、A
11、B
12、B
13、C
14、C
15、B
16、B
17、D
18、C
19、B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⑦ ③ ①④ ②⑤⑥
2、He 3OH- 2个氮原子
3、19.00 20 8 BC B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实验一(1)加速溶解 (2)未用玻璃棒引流
(3)①⑤②③⑥④ (4)出现较多固体
实验二:①②③
2、二氧化碳高 熄灭 正常燃烧 高 高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多,氧气的含量少 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发生反应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地窖中氧气少,地窖中二氧化碳多(答一条就对)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35%(2)0.2g
2、(1)4.8;(2)37.25%;(3)3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必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必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必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