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业(九)(含答案)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6188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寒假作业——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业(九)(含答案)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6188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寒假作业——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业(九)(含答案)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6188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寒假作业——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业(九)(含答案)
展开寒假作业——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业(九)(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加点词语用得不恰当?( )
A.我穿着崭新的雨衣,走在大街上,格外得引人注目。
B.已经六点半了,我一个人默默无闻地坐在屋子里听英语讲座。
C.“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这些农谚老农们都可以脱口而出。
D.一说起自己小时候在老家的故事,爸爸就开始眉飞色舞了。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高粱(liáng) 菜畦(xí) B.嘟囔(nang) 痱子(fèi)
C.窸窣(sū) 瞟(piăo) D.焖饭(mèn) 玛瑙(năo)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B.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C.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D.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二、填空题
4.用文中的成语替换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
(1)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认定或形成的方法。(______________)
(2)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突然停下来。(________________)
(3)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抢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刮不进,雨水透不过,封闭或包围得十分紧密。(______________)
5.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故宫博物院》通过四则材料,从不同的方面有详有略地介绍了故宫博物院“_____”的特点和整体风貌,其中重点介绍了故宫___,展示了___,歌颂了___。文章最后还给游览故宫的人提供了平面图和游览建议。
2.这篇课文《宇宙生命之谜》从__________引出了“_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接着从理论上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有生命的星球;然后具体地介绍了________;最后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谜。
3.根据课文《竹节人》填空。
本文记叙了童年时代“我”和伙伴们_______竹节人,沉迷于_____竹节人,导致竹节人被老师__________,结果却发现老师也____________的事情。课文写出了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______。
6.默写《春日》。
春日
[宋]朱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勾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梳理诗歌的结构,将下表补充完整
( 第_____小节 ) ( 第______ 小节 ) ( 第______ 小节 )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文段阅读。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9.雨中丁香的特点是( )
A.细雨迷蒙 B.格外妩媚 C.线条模糊
10.对文中引用古人诗句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 B.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和阅读兴趣。
C.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D.交代古人是如何发明丁香结这一说法的。
11.本文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_____
12.节选的第2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_____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我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文段二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较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13.对于“好的故事”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指绮丽优美的环境、勤劳纯朴的乡民及宁静祥和的生活
B.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眷恋与追求
C.是关于作者童年的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14.对“昏沉的夜”深层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昏沉的夜”暗喻旧社会的黑暗,民生凋敝
B.指的是夜里昏暗,因为工作太疲劳,让人昏昏欲睡
C.与“好的故事”形成对比,体现出作者当时的惆怅与失望,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书面表达
15.作文。
写一写大自然中你喜欢的一种声音,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尽量的把内容写具体。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B
2.A
3.D
4.约定俗成 戛然而止 风雨不透
5.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 故宫宏伟的建筑群与和谐统一的布局 具有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古代神话 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 科学家探索的历程 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 制作 斗 没收 沉迷于玩竹节人 乐趣 怀念
6.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7.gōu 勾勒 gòu 勾当
méng 启蒙 mēng 蒙骗
8.1 2——4 5——7
9.B
10.D
11.因为细雨迷蒙中的丁香格外妩媚。
12.交代“丁香结”这一说法的由来,与题目相照应。
13.C
14.B
15.范文:
美妙的声音
大自然中的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是美妙的,它能让人知道从中的奥秘,感受到它们的心声。
在一个景色宜人,四季如画的小村庄里,住着一条连绵不断的小溪,每天都欢快地唱着歌:“淅淅沥沥,淅淅沥沥……”它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梦想:倾听万物绚丽多彩的心声。
那一天,小溪为了实现梦想,于是开始了它的奇妙之旅。首先,它来到了绿油油的草地旁,听见环卫工人修剪小草的声音:“喀嚓,喀嚓……”小溪从中感受到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咦?一只浅棕色的小狗正兴高采烈地向小溪跑来,谁知?那只小狗原来是想喝水,不管三七二十一,它马上低下头,大口大口地喝着水来。小狗不再口渴了,它高兴地叫了起来:“汪,汪,汪……”小溪也感受到了小狗的喜悦。
小溪和环卫工人,小狗道别后,它来到了一间学校,“铃,铃,铃……”“怎么回事呢?”小溪心想道。随后,只见一群同学在田径场上跑步。“哦,原来这是上课的铃声。”这时,小溪感受到了学生们生机勃勃的气息。
快到下午了,小溪要回家了,它依依不舍地与学生们道别后,走向回家的路。当小溪经过街道时,雨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倾斜下来,大雨冲洗路面,窗户时,唱出了一首动听的歌:“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小溪领略了雨的心声:路面太脏了,我要帮她“洗澡”!”……
就这样,小溪结束了它的奇妙之旅,感受与倾听了生物的美妙心声!
寒假作业——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业(十八)(含答案): 这是一份寒假作业——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业(十八)(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寒假作业——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业(十六)(含答案): 这是一份寒假作业——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业(十六)(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寒假作业——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业(十四)(含答案): 这是一份寒假作业——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业(十四)(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157423b5ef0f3598eaeae454bd2b87b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