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海安市白甸镇瓦句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江苏海安市白甸镇瓦句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共48分)
1. 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样条件下,一滴水与一桶水的密度相同
B. 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铜的体积比铝的体积大
C. 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铜的质量比铝的质量大
D. 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2. 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A. 质量B. 温度C. 体积D. 密度
3. 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春天:春江水暖鸭先知B. 夏天:满架蔷薇一院香
C. 秋天:数树深红出浅黄D. 冬天:纷纷暮雪下辕门
4.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得
A. 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B. 中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C. 质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D. 原子核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5. 小明和弟弟掰手腕,小明获胜。小明对弟弟的力记为 F1,弟弟对小明的力记为 F2,则
A. F1 大于 F2B. F1 和 F2 大小相等
C. F1 先于 F2 产生D. F2 先于 F1 产生
6. 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①和④D. ②和④
7.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A. B.
C. D.
8. 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墨水瓶,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A. 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
B. 墨水瓶受到重力与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
C. 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和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
D.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9. 小阳观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时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不会掉下来,如图所示,原来棋盘和棋子是用磁性材料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棋子受到的重力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棋子对棋盘的压力与棋盘对棋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棋子受到的重力与棋盘对棋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棋子对棋盘的吸引力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10.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B. 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上安全带,是为了消除人的惯性
C. 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11. 几位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来比试臂力,如图所示,大家都不甘示弱,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A. 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B. 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 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D. 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12.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物块叠放在一起,现用 5 N 的力 F 沿水平方向拉物块乙,甲、乙、丙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乙对丙的摩擦力为 5 NB. 甲对乙的摩擦力为 5 N
C. 桌面对甲的摩擦力为 5 ND. 桌面受到的摩擦力为 5 N
二、填空题(共10小题;共44分)
13. 吃拉面时闻到牛肉面的清香,这属于 现象,拉面师傅将面胚拉成细长勺面条,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4. 秋天,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会吸起碎纸片,这是 现象;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 电。
15. 宇宙是一个有 的天体结构。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 137 亿年的一次 。
16. 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的火车突然刹车,车厢里的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朝着自己滚动过来(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小球具有 的缘故。若乘客是面朝西坐着的,则列车是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的。
17. 小明用 20 N 的水平向右的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但没有推动,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 N,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 。
18. 某同学在测量某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图象,其中纵坐标 m 表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V 表示液体的体积,装液体的空烧杯的质量是 克,该液体的密度是 千克/米3,图中 m 的值应为 克。
19.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密度 ρ甲 ρ乙(选填“>”、“;2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 m=ρV 可知,质量相等时,物体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从图中虚线可知,当甲和乙的质量都为 2.7 kg 时,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所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从图乙可知,当乙的体积为 V乙=3 dm3 时,乙的质量为 m乙=2.7 kg,所以乙的密度 ρ乙=m乙V乙=2.7 kg3 dm3=0.9 kg/dm3,则质量为 1.8 kg 乙物质的体积:V乙ʹ=m乙ρ乙=1.8 kg0.9 kg/ dm3=2 dm3。
20. 滑动;竖直向上;减小
【解析】当木块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时,木块与墙壁之间的摩擦为滑动摩擦,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其滑动的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由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所以,垂直于墙面的压力改为 30 N 后,压力减小了,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减小,小于 10 N;此时重力大于摩擦力,木块将加速下滑。
21. 32
22. 惯性;加速;不是
【解析】原来汽车和乘客都处于运动状态,当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下半身随车静止,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乘客会向前倾;
小车匀速运动时,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绳子应在竖直方向上。当小车加速运动时,车的运动速度变快,但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小球要向后运动;若小车做减速运动时,车运动变慢,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小球要向前运动;
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斜向右上方的拉力,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因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小球受力不是平衡力。
第三部分
23. (1) 2×10−4 m3;
【解析】由 ρ=mV 可得,瓶内水的体积:
V水=m水ρ水=0.2 kg1.0×103 kg/m3=2×10−4 m3;
(2) 1×10−4 m3;
【解析】瓶内石块的总体积:V=V容−V水=3×10−4 m3−2×10−4 m3=1×10−4 m3;
(3) 2.5×103 kg/m3。
【解析】 25 块石块的总质量:m=25 m′=25×0.01 kg=0.25 kg,石块的密度:ρ=mV=0.25 kg1×10−4 m3=2.5×103 kg/m3。
第四部分
24. (1) 水平桌面上;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右
【解析】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时,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0 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 ③④①②
【解析】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多余的。
经分析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
③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旋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④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2;
① 把烧杯中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
②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下盐水的总质量 m1。
(3) m2−m1V
【解析】盐水的质量是:m=m2−m1,
盐水密度表达式:ρ盐水=mV=m2−m1V。
(4) 用镊子取下较小的砝码,移动游码
【解析】如图,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天平的右端下沉,游码在零刻度位置,用镊子要取下较小的砝码,移动游码。
25. (1)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
(2) 1 、 2;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 很难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4) 无论长木板怎样运动,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读数
26. (1) 同一高度
【解析】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
(2) 远;小
【解析】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长,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3) 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那么就没有阻力可以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了,小车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27. (1) 水平匀速直线;使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解析】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 甲和乙
【解析】要验证猜想①需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由图示实验可知,符合要求的是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
(3) ②、③或②③
【解析】由甲和丙两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接触面的材料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对比实验甲和丙,可以验证猜想:②、③或②③。
(4) 侧;无关
【解析】小明利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猜想④,必须再把木块侧放,并按正确的方法拉动木块,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第五部分
28. (1)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作用点是物体的重心。
(2)
【解析】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作用在足球与地面的接触面上,方向竖直向上。
(3)
【解析】物体有相对于传送带有向下滑的趋势,因此物体会受到传送带给的沿传送带向上的摩擦力,摩擦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传送带的接触面上。
第六部分
29. (1) 3.3×10−4 m3
【解析】V水=m水ρ水=0.45 kg−0.12 kg103 kg/m3=3.3×10−4 m3。
(2) 4.41 N
【解析】G=mg=0.45 kg×9.8 N/kg=4.41 N。
(3) 7.8×103 kg/m3
【解析】m金=m瓶+m金−m瓶=(0.51−0.12) kg=0.39 kg,
V水1=m水1ρ水=0.79 kg−0.51 kg103 kg/m3=2.8×10−4 m3,
V金=V水−V水1=3.3×10−4 m3−2.8×10−4 m3=5×10−5 m3,
ρ金=m金V金=0.39 kg5×10−5 m3=7.8×103 kg/m3。
30. (1) 1.8 N
【解析】板擦吸附在黑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 f=G=1.8 N。
(2) 2.5 N
【解析】当施加一竖直向下 0.7 N 力时,对物体受力分析有 f滑=G+F=1.8 N+0.7 N=2.5 N。
(3) 4.3 N
【解析】当物体匀速上滑时,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 2.5 N,方向变为竖直向下,此时有 Fʹ=G+f滑ʹ=1.8 N+2.5 N=4.3 N。
第七部分
31. (1) 越小;越趋近于直线
(2) 做匀速直线运动
32. (1) 15:20:24
【解析】由照相机的照片可知:在 16 个虚线之间,甲曝光时间是 8 次,则 t甲=0.01 s×8=0.08 s;乙曝光时间是 6 次,则 t乙=0.01 s×6=0.06 s;丙曝光时间是 5 次,则 t丙=0.01 s×5=0.05 s,
由于在 16 个虚线之间则通过的路程相同,根据 v=st 可知:
速度之比为:v甲:v乙:v丙=st甲:st乙:st丙=10.08 s:10.06 s:10.05 s=15:20:24。
(2) 2 m/s
【解析】在 16 个虚线之间则通过的路程为 s=1 cm×16=16 cm=0.16 m,
则甲纸锥运动速度 v甲=st甲=0.16 m0.08 s=2 m/s。
(3) 纸锥的底面积
【解析】由于甲、乙、丙三个小纸维质量相同,底面积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造成三个小纸锥速度大小不同的可能原因是纸维底面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李堡镇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