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复习知识汇总
展开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汇总
考点1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5.生物的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6.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7.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转基因超级鼠)。
8.生物遗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9.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1、10.转基因鼠利用的技术:转基因技术。 研究的性状:鼠的个体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考点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3.下面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
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4.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5.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6.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7.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基因都是成对存在。(受精卵是体细胞)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DNA、基因都是成单存在。
8.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时,染色体的数量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9.正常人体细胞中染色体23对,精子中染色体23条
10人体细胞分裂5次产生的每个新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仍为23对(染色体数目不变)
11.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考点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2.一种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性状有两种基因型:AA或Aa
3.孟德尔对杂交豌豆实验现象的解释:
①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杂交一代中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② 隐性性状控制基因组成为:dd;显性性状控制基因组成为:DD或 Dd
③基因组成是Dd的,d(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d(隐性基因)和D(显性基因)互不影响,各自独立遗传。
DD × dd
Dd × Dd
D、d D、d
DD Dd Dd dd
1 : 2 : 1
基因型比例: DD:Dd:dd=1:2:1
表现型比例: 3 :1
4.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5.直系血亲是指有直系关系的亲属,从自身往上数的亲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均为长辈直系血亲。从自身往下数的亲生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均为晚辈直系血亲,是与自己同一血缘的亲属。而兄弟姐妹、伯伯、叔叔、姨母和侄、甥等这些平辈、长辈、晚辈,都是旁系血亲。
6.所谓三代内的旁系血亲,是指从自己上溯至同一血缘的亲属,再向下数三代。凡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以及姑侄舅甥女等均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均禁止结婚。
7.近亲结婚危害:增加遗传病机率
8.判断显隐性:无中生有,有为隐性,且父母基因型为一大写一小写(杂合)注意了!注意了!注意了!这句话只用于审题 ,绝对不允许出现在答案卷上!
考点4 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染色体,因男女而有差异,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男:44+XY 女:44+XX)
2.男性可产生2种决定性别的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决定性别的卵细胞
男性:
体细胞染色体组成(22对常染色体+XY) 性染色体组成(XY)
精子染色体组成(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性染色体组成(X或Y)
女性:
体细胞染色体组成(22对常染色体+XX) 性染色体组成(XX)
卵细胞染色体组成(22条常染色体+X) 性染色体组成(X)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各50%
4.男性体细胞中X染色体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
5.人的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细胞中,父亲X染色体上的基因传给儿子个概率为0
6.同卵双胞胎(2人几乎一模一样):来自一个受精卵(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结合)
异卵双胞胎(龙凤胎或者2人差异明显):来自两个受精卵(2个精子和2个卵细胞结合)
考点5 生物的变异
1、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不定向的,根据变异对生物本身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2、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为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杂交、人工选择、染色体数目或形态改变)
3.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因为有可遗传的变异,就能不断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生物就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由此可见,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4.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5.太空椒:环境引起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
6.高产奶牛:人工选择(可遗传变异)
7.高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