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测试题
展开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环境可以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物质与能量
B.所有的自然环境中的自然要素都是由自然资源组成的
C.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
D.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
2.若下图中三个圆圈表示有关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概念,则根据图中所示的相互关系判断,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概念是 ( )
A.土地资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
B.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自然环境
C.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自然环境
D.水资源、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下图为2018年1—6月我国某初级产品进口来源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该初级产品可能是 (深度解析)
A.木材 B.铁矿石 C.天然橡胶 D.石油
4.该初级产品按自然属性划分属于 ( )
A.非可再生资源 B.可再生资源
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我国东北地区—③ B.我国华北地区—①
C.我国西北地区—② D.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④
6.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出现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方向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题组二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下图为不同社会阶段资源利用示意图,图中曲线表示智力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区位条件)。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图中曲线与资源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智力资源 ②—矿产资源
B.②—矿产资源 ③—智力资源
C.②—空间资源 ③—智力资源
D.①—空间资源 ③—矿产资源
8.工业文明阶段,曲线①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
A.资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
B.资源种类增多,利用率提高
C.劳动力数量增多,素质提高
D.区位条件增多,影响程度增大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历程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范围都在不断变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开发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齐全,人类甚至用现代科技研制出一些能源的替代品,但仍有许多资源短缺、枯竭。根据材料,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深度解析)
A.铁矿、塑料
B.石油、农田
C.原始森林、地下水
D.煤炭、化肥
2.()下列自然资源,按照人类开发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
①煤炭 ②铜矿
③页岩气 ④石
A.④③①②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2021陕西汉中高二上期末)下图表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主要消耗一种能源
D.人均能源消耗的增长促进了生活水平的提高
4.()现代人类消耗的能源大部分属于 ( )
①可再生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④采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下图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在Ⅰ阶段孕育的城市大多分布在 ( )
A.著名旅游胜地 B.河流中下游平原
C.铁路交会处 D.矿产资源富集地
6.()在Ⅲ阶段,自然资源的分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对下降,主要原因是 ( )
A.产业布局集中 B.人地关系紧张
C.科学技术进步 D.环保意识增强
题组二 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其影响
地热田指现代地壳内占有一定空间位置、具有一定物理特性(温度、压力、相态)和特殊化学成分的地下热水和热蒸汽,二氧化碳是地热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制约地热田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市场 B.技术 C.气候 D.地质
8.()若对地热田进行大规模开发使用,将主要导致 ( )
①全球气候变暖加剧 ②地下水漏斗增多
③臭氧层空洞扩大 ④地表径流增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表是某地区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面两题。
矿产种类 | 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占总 价值的百分比(%) |
能源矿产(主要是煤) | 92.17 |
金属矿产 | 3.95 |
非金属矿产(除能源矿产外) | 3.88 |
合计 | 100 |
9.()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该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 )
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B.开采条件好,综合效益高
C.矿种多、质量好
D.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10.()从表中数据可推断,该地区的发展方向可能是建成 ( )
A.能源生产供应基地 B.金属矿产供应基地
C.商品粮、棉生产基地 D.畜牧业产品生产基地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基础过关练
1.C | 2.A | 3.A | 4.D | 5.C | 6.B | 7.B | 8.D |
1.C 自然资源不仅是直接来自自然环境的,还应是能够被人类用于生产生活的,A错误;自然环境中有许多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不是资源,B错误;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有的地区丰富,有的地区贫乏,C正确;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过度使用,会影响其再生,甚至导致其枯竭,D错误。故选C。
2.A 自然环境中能够被人类利用的部分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称为自然资源,即自然环境包括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故A正确。
3.A 由2018年1—6月我国某初级产品进口来源统计图中数据可知,俄罗斯是该初级产品最大的来源国。我国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进口,B错误;天然橡胶为热带地区作物,俄罗斯纬度高,C错误;我国石油进口主要来源地为波斯湾沿岸地区,而图中国家和地区均不位于波斯湾沿岸,D错误;俄罗斯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木材十分丰富,材质优良,又邻近我国,因此我国进口的木材最可能主要来自俄罗斯,图中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因此A正确。
世界原始森林资源的分布
世界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其中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俄罗斯和加拿大;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和东南亚地区。
4.D 根据上题的判断可知,该初级产品为木材。按照自然属性划分,木材属于生物资源,D正确、C错误;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是人们按照自然资源的增殖性能划分的,不是按自然属性划分的,因此A、B错误。
5.C 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能源储量大,工业发达,需求量也大,对应④,A、B错误;我国西北地区能源储量大,经济较为落后,能源需求量小,对应②,C正确;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储量小,对应③,D错误。
6.B 读图可知,②地资源储量大,需求量小;③地资源需求量大,但储量小。所以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出现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方向是②→③。
7.B 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发展主要依赖土地的产出,空间资源占比最大,图中曲线①对应空间资源;工业文明阶段,工业生产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到生态文明阶段,人类谋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矿产资源影响下降,故曲线②对应矿产资源;生态文明阶段,人类可持续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即智力资源,故曲线③对应智力资源。故选B。
8.D 工业文明阶段,工业迅速发展,空间资源对工业的影响增强。曲线①表示空间资源(区位条件),工业文明阶段,曲线①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空间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区位条件增多,影响程度增强,故D正确。
能力提升练
1.C | 2.C | 3.D | 4.B | 5.B | 6.C | 7.D | 8.A |
9.D | 10.A |
|
|
|
|
|
|
1.C 塑料和化肥属于人造物品,A、D错误;农田是人为改造自然环境形成的,B错误;只有原始森林和地下水属于自然资源,C正确。
自然资源的判断
自然资源的判断可以从“自然”和“资源”两个角度来进行。
(1)“自然”——必须是自然界中的物质与能量。人造物质(汽油、塑料、农田)或者人造能量(风电、火电)不属于自然资源。
(2)“资源”——必须能为人类所利用,或者在可预见的未来能为人类所利用。例如黑洞、雷电等属于自然界中的物质或能量,但不能为人类所利用,故其不属于自然资源。
2.C 原始社会人类开始利用石器,农业社会人类广泛利用铜器,工业社会人类开始大规模利用煤炭,目前人类开始开采页岩气,故正确的开发顺序为④②①③。
3.D 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图中前四个阶段),能源利用以生物能源(薪柴)为主,图中后三个阶段,人类能源利用由以生物能源为主转变为以矿物能源为主,A、B错误;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不是主要消耗一种能源,C错误;人均能源消耗的增长会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D正确。
4.B 现代人类消耗的能源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为主,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矿物能源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其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5.B 读图可知,Ⅰ阶段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程度强,应为农业文明时期,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拥有相对优越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条件,农耕发达,可孕育众多城市。
6.C 在Ⅲ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科学技术进步,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减弱,部分自然资源的替代品被开发利用,而且运输能力不断增强,所以自然资源的分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对下降。
7.D 只有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才能形成地热田,因此制约地热田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质。
8.A 二氧化碳是地热气体中的主要成分,若对地热田进行大规模开发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会显著增加,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加剧,①正确。地下热水也是地热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规模开发使用地热田会导致局部地区地下水水位降低,地下水漏斗增多,②正确。地热田的开发使用对臭氧层空洞没有影响,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无法确定,③④错误。
9.D 从表中无法看出该地区矿产资源分布特征,A错误;表中无该地区开采条件好坏的相关信息,B错误;表中无该地区矿种数量和质量的相关信息,C错误;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区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D正确。故选D。
10.A 该地区能源矿产丰富,适合建成能源生产供应基地,A正确;该地区金属矿产潜在价值占比较低,说明金属矿产不是很丰富,B错误;表中数据主要涉及矿产资源,商品粮、棉生产及畜牧业产品生产与该地区矿产资源状况没有关系,C、D错误。故选A。
专题强化练一 自然资源分布规律及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选择题
古老的湖泊或海洋在封闭的环境或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盐类矿物不断浓缩形成蒸发岩。蒸发岩包括岩盐、钾盐、杂卤石、石膏、硼砂等。宁夏有20多种石膏矿床,是我国最大的石膏蕴藏地和输出地。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蒸发岩得以保存的自然条件是 ( )
A.气候温暖 B.空气干燥
C.断层发育 D.降水丰沛
2.()宁夏有大量蒸发岩矿,与其类似的地区是 ( )
A.新加坡 B.日本
C.智利 D.刚果
下图中黑点表示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该资源主要分布在 ( )
A.各大洲沿海地区
B.大气降水较多的地区
C.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
D.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4.()下列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生产生活影响大
B.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近年来该资源数量有减少趋势
下图为世界及我国某矿产资源产量比重分布图(前四位)。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该矿产资源最有可能是 ( )
A.煤炭 B.铁矿石
C.石油 D.金
6.()近年来我国以该矿产为原料的企业逐渐向沿海地区转移,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
A.丰富的动力
B.廉价的劳动力
C.发达的科技
D.就近获取原料
(2021江西吉安省重点中学五校协作体高三联考)新疆的煤炭资源丰富且分布集中,呈现“北富南贫”格局。下图为新疆煤炭外运市场示意图(箭头代表煤炭运向)。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甘肃煤炭资源丰富,但河西走廊地区仍需从新疆大量调运煤炭,推测其原因有 ( )
①公路、铁路、水运便利
②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
③区域供给不平衡
④季节性需求波动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西南地区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但仍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的直接原因是 ( )
A.云、贵、川、渝等省市没有优质煤炭
B.水能发电量不能满足需求
C.经济发展对高热值煤的需求量增大
D.中欧班列的开通
9.()新疆优质煤源相对不足,下列为保持稳定供给西南地区煤炭需求的措施,合理的是 ( )
A.发展集装箱运煤,减少运输损耗
B.实施疆内“北煤南运”,推行置换输出政策
C.国家出台政策,促进两地合作
D.积极发展燃气电力,节省优质煤
专题强化练一 自然资源分布规律及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B | 2.C | 3.C | 4.D | 5.B | 6.D | 7.B | 8.C |
9.B |
|
|
|
|
|
|
|
选择题
1.B 由材料可知,蒸发岩是古老的湖泊或海洋在封闭的环境或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盐类矿物不断浓缩形成的。由此可推知,蒸发岩主要由可溶性盐类物质构成,易溶于水,因此蒸发岩得以保存的自然条件是空气干燥,B符合题意;气候温暖、断层发育与蒸发岩得以保存无关,排除A、C;蒸发岩易溶于水,因此降水丰沛不利于蒸发岩保存,排除D。故选B。
2.C 宁夏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具备蒸发岩形成的气候条件,因此当地有大量蒸发岩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加坡、刚果位于赤道附近,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丰富,不利于蒸发岩的形成,排除A、D;日本为岛国,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降水较丰富,不利于蒸发岩的形成,排除B;智利北部位于20°S—30°S之间的大陆西岸,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地形(东南信风背风坡)和寒流的影响下,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容易形成蒸发岩,与宁夏类似,C符合题意。故选C。
3.C 读图可知,该资源在南北极地区分布较多,可推知其为冰川,故可进一步判断其主要分布于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C正确。
4.D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资源为冰川。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冰川的数量有减少趋势,D正确。我国东部地区冰川少,在水资源中占比小,对生产生活影响小,A错误;冰川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如果利用不当,也会逐渐枯竭,B、C错误。故选D。
5.B 煤炭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为山西、陕西、内蒙古等,故可以排除A项;世界主要石油产区为西亚,如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故可以排除C项;南非的黄金产量较高,故可以排除D项;而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国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出口国,故可判断该矿产资源最可能为铁矿石,B正确。故选B。
6.D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需求量的增加,国内铁矿石不能满足需要,一些钢铁企业逐渐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以就近获取来自国外的铁矿石。D正确。
7.B 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水运不发达,①错误;国家经济政策是将西部地区的能源运输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不包括将新疆煤炭运输到河西走廊地区,②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并读图可知,甘肃东西跨度大,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其东部,其西部紧邻新疆,故河西走廊地区从新疆调煤,③正确;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对煤炭需求量大,④正确。故选B。
8.C 云、贵、川、渝等省市中贵州省有优质煤炭,A错误;从新疆调运的优质煤并非主要用于发电,B错误;煤炭除了可以用于发电外,还可以燃烧提供热能,优质煤尤其适合用于工业生产,我国西南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对高热值煤的需求量增大,导致其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C正确;中欧班列的开通不是西南地区从新疆调运优质煤的直接原因,且调煤路线与中欧班列运行方向也不完全一致,D错误。故选C。
9.B 由题干和材料可知,新疆的煤炭资源“北富南贫”,北疆普通煤丰富,南疆优质煤较为贫乏。若保证优质煤炭稳定地供给西南地区,需要减少新疆本地优质煤的使用,即减少南疆优质煤的使用,实施疆内“北煤南运”,推行置换输出政策可以保持稳定供给西南地区煤炭需求。发展集装箱运煤可减少运输损耗,但不能改变资源相对不足状态;国家出台政策,促进两地合作,不能增加资源储量;将燃煤发电改为燃气发电,减少的多为普通煤的使用,而非优质煤。
全书综合测评(二)-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这是一份全书综合测评(二)-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14页。
全书综合测评(一)-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这是一份全书综合测评(一)-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15页。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课时训练,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碳循环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图中表示的两种物质循环是,图中a表示的地质作用是,图中,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