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北外西宁新华联国际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1次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展开
北外西宁新华联国际学校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 1 次月考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分值 : 100 分
一 、填空题(每题 1 分 ,共 16 分)
1 . 如图所示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 ; 图中测得木块的长度为______ cm 。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 (填 “振动”或 “静止”)状态 ; 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 ,声速 (填 “会”或 “不会”)发生变化 。
3 .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 .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 l0s 内振动了 3500 次 ,则它振动 的频率是_______Hz ,人类_______ 听到这种声音 .(选填 “能”或 “不能”)
4 .海洋动物质量越大 ,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 ,即响度较____ ,音调较___ .(甲)、 (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纳系统收录的 500kg 的海豚和 100t 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 ,其 中 ,___(甲/乙)是蓝鲸发出的 .
5 . 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 ,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 防噪已成为日常课 题 。 “ 轻 手 轻 脚 过 楼 道 ”是 在 ______________ 减 弱 噪 声 , 而 在 空 心 砖 砌 墙 则 是 在 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
6 .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 :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 ,经过 1 . 00s 第一次听到回声 ,又经过 0 . 50s 再次听到回声 , 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_____ . 已知 声速为 340 m/s ,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m .
7 . 如图所示的图像是某物体在 40s 内沿直线运动的 s-t 图像 。 分析图像信息 ,从 10s 到 20s 物体的速度为 m/s ,前 30s 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m;在这 40s 内,该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m/s 。
(甲)
(乙)
1 题图 4 题图 | 7 题图 |
二 . 选择题(每题 2 分 ,共 32 分) |
|
8 . 下列描述中 ,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
|
A .花园里花香扑鼻 B . 草原上奔跑的马群
C . 都市里滚滚的车流 D .翱翔太空的 “神舟”飞船
9 .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 ,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小 ,下列方法中最佳选项是( )
A . 用刻度尺仔细测量纸张的厚度 B .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出 1 张纸的厚度 ,求平均值
C . 用刻度尺测出 5 张纸的厚度 ,再除以 5
D . 用刻度尺测出 0 . 50cm 厚度的纸张 ,数出张数 n ,用 0 . 50cm 除以张数 n
10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运动路程越长 ,速度越大 B .运动时间越短 ,速度越大
C .通过相等路程用的时间越短 ,速度越大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11 . 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
A . 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B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 .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D .蝙蝠利用 “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12 . 女高的 “高”是指声音的( )
A .速度快 B . 音色好 C . 音调高 D . 响度大
13 . 下列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笔从课桌上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 5s B .运动会比赛中 100 m 冠军的成绩约为 8 s
C .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 . 2 m/s D . 中学生的心脏跳动每十分钟约 80 次
14 . 远古时代 ,鼓被赋予神秘色彩 。 如图是湖北崇阳出土的商代铜鼓史 。 关于鼓声,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
A . 鼓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B . 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 响度越大
C . 鼓声的音色与鼓的材料 、结构无关
D . 区分鼓声和其他乐器声是根据音调不同
15 .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C . 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14 题图 16 题图
D .地震 、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16 . 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托盘是静止的 ,则所选择 的参照物是( )
A .地面 B .机器人 C . 餐桌 D .墙壁
17 . 做匀速运动的甲 、 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 1 ∶3 ,通过路程之比为 4 ∶1 ,则甲 、
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
A . 12 ∶1 B . 1 ∶12 C . 3 ∶4 D . 4 ∶3
18 . 甲 、 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 ,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 变化的规律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 4 s
B .4~8 s 内 , 甲 、 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0~8 s 内 , 甲 、 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8 s 末甲 、 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
19 . 甲 、 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 , 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 1 所示 , 图 2 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图 1 |
图 2 |
20 . 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则小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 .在第一个 10s 内以 10m/s 做匀速运动 B .在第二个 10s 内速度大小不变
C .在第三个 10s 内前进了 300m D .在前 30s 内的平均速度为 15m/s
前方区间测速
长度 20km
20 题图 21 题图 23 题图
21 .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 。根据这块警示牌 ,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A . 不应超过 10min B . 不应超过 6min C . 不应短于 10min D . 不应短于 6min
注意 :下面两题为双选题 ,即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
22 . 小明坐在从石家庄到武汉的高铁上 ,他说自己是静止的 ,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车厢外部的房屋 B . 小明的座位 C .邻座的乘客 D . 车内走过的乘务员
23 .如图小华同学从家中出发到达小明家 ,其中一半路程步行 ,一半路程骑自行车 ,路程与时间 图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小华步行的是 OA 段 B . 小华到小明家的距离是 1800m
C . 小华走完全程的时间是 25min D . 小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6m/s
三 . 实验探究题(每空 1 分 ,共 14 分)
24 . 小王在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 :小车一辆 、数 字钟 (时 :分 :秒)一个 、长木板一块 、小木块一块 。
16:20:38 |
16:20:37 | 16:20:35 |
(1)该实验原理是 ,他为了完成该实验 ,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
(2)为了方便计时 ,应该使斜面的坡度 (选填 “较大”或 “较小”)
(3)经测量 ,S1=0 . 9m ,S2=0 .4m ,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 ,数字钟记录如图所示 ,则 小车在 S3 上的平均速度是 m/s 。
25 . 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 , 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 响 . 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 ,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 ,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 ,如下表 :
编号 | 琴弦的材料 | 琴弦的长度/cm |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
① | 钢 | 20 | 0 . 3 |
② | 钢 |
| 0 . 7 |
③ | 钢 | 40 | 0 . 5 |
④ | 尼龙丝 | 30 | 0 . 5 |
⑤ | 尼龙丝 | 40 | 0 . 5 |
(1)为了验证猜想一 ,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 、_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
(2)为了验证猜想二 ,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 、_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
(3)为了验证猜想三 ,小明选用编号为① 、②的琴弦进行实验 ,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_ .
26 .如图所示 ,将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 ,另一端伸出桌面 ,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 ,听
塑料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
(1)实验通过改变___________ 来改变声音的响度 。
(2)换用钢尺做此实验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振动幅度和频率与塑料 尺均相同时 , 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____ (选填 “响度” “音调”或 “音色”)不同 。
(3)实验设计隐含的物理方法是比较法和_________ 法 。
(4)刻度尺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进耳朵 , 引起鼓膜______ ,人便听到声音 。
(5)实验中当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部分超过一定长度时 ,无论如何用力拨动也听不到声音 。原因是
。
________
四 . 综合应用题(8 分)
27 . 某汽车以 36 km/h 的速度行驶了 1 h 后 ,离目的地还有一半的路程 ,要想在 30 min 内到达目 的地 , 问 :
(1)它最后一半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应为多少 m/s?
(2)全程的平均速度应为多少
25,青海省西宁市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5,青海省西宁市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海省西宁市新华联北外附属外国语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新华联北外附属外国语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海省西宁市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文件包含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pptx、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docx、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docx、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