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教案
展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三、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
1、减数分裂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
精原细胞初级精次级精精子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次级精精子细胞
母细胞母细胞母细胞母细胞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DNA数目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染色体和DNA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2、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受精作用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DNA数目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在后期时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是DNA数目不变。染色体和DNA数目减半发生在末期,原因是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
考点三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三、方法步骤:
1、低倍镜观察: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高倍镜观察: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3、绘图: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时期
主要特点
有丝分裂
间期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前期
核膜、核仁消失,形成纺锤体,出现染色体
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末期
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成染色质,形成两个子细胞
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减数分裂
第一次分裂
间期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前期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核膜、核仁消失,形成纺锤体,出现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
同源染色体分到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或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第二次分裂
前期
非同源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中央
中期
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
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成染色质,形成两个子细胞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染色体复制
细胞分裂次数
分裂结果染色体数
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分裂一次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染色体行为
同源染色体要经过联会形成四分体并交叉互换,而后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有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分离,无四分体行为,非同源染色体不进行自由组合
子细胞数
4个生殖细胞
2个体细胞
意义
在生物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2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版2(鲁辽)适用) 第4单元 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这是一份12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版2(鲁辽)适用) 第4单元 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29页。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2课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师用书: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2课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师用书,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细节命题,方法规律,易错提醒,命题动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2022届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