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单元 第二单元巩固强化复习 习题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6065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单元 第二单元巩固强化复习 习题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6065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单元 第二单元巩固强化复习 习题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6065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单元 第二单元巩固强化复习 习题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60656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单元 第二单元巩固强化复习 习题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60656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单元 第二单元巩固强化复习 习题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60656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单元 第二单元巩固强化复习 习题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60656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单元 第二单元巩固强化复习 习题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60656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单元 第二单元巩固强化复习 习题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单元 第二单元巩固强化复习 习题课件,共35页。
第二单元巩固强化复习 人教版 七年级下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综合点1: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及其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时代特征: 政治方面:封建国家从分裂割据逐步走向全国统一,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方面: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民族关系: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民族间战争虽一度频繁,但国家统一仍是主流。综合点1: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及其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对外关系:海外贸易发达,对外交往范围扩大,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文化方面: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并继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时代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为基础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头,文学艺术的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综合点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东晋南朝:趋向平衡。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综合点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 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南方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综合点3:宋元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总体特点:高度繁荣。(1) 从领域上看:各个领域全面辉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有突出成就。(2) 从地域上看: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又各具特色。中原汉族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全面繁荣。(3) 从贡献上看:三大发明的应用和“东学西渐”,大大推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123ADB4D56见习题见习题D71.古时候有一个都城,这里人烟稠密、商业繁荣,读书人在茶楼酒肆高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几个商人用纸币做大宗丝绸生意,索取“岁币”的契丹和西夏使者纵马狂奔,全不顾在“瓦肆”游玩的百姓的安全,路人脸上显出愤愤之色。据此可推断,这个都城是( )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C.南宋临安 D.元朝大都B2.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宋朝令史学家和学者向往的主要原因有( )①灿烂的科学技术②发达的社会经济③丰富的文化生活④包容的开放意识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点拨】结合题干中材料来看,两位人物都给予了宋朝高度的评价。就宋朝当时的社会状况来说,科技先进,经济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所以,很多人推崇宋朝,符合题意的是A。【答案】A3.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拓片(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③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点拨】依据“北宋纸币”“四川”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北宋时期的“交子”铜版拓片,“交子”的出现证实北宋发行了纸币,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拓片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铜版”反映了印刷技术的发展。故选D。【答案】D4.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活字印刷术由北宋时期的匠人毕昇发明B.指南针在北宋末年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C.元代将火药运用于战争,发明了杀伤力强大的火铳D.四大发明及其传播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点拨】前三项都是史实的陈述,只有D是对四大发明的历史评价。故选D。D5.下图所示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由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点拨】图片前两段反映了两宋时期政权并立的现象,最后一段反映了元朝实现全国统一,故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应该是由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答案】D6.宋朝,一方面科技文化发达,人民生活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军队战斗力低下,外患不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 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 根据材料一,说明“北宋朝廷一片恐慌”的原因,并概括澶渊之盟的历史影响。 辽军进攻北宋。 使双方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材料二 北宋时期,始终没有酿成全国性的内乱,所谓“有外患而无内忧”。较长时间安定的内部环境,士人能享受相对较多的自由,都与“崇文抑武”的大氛围有关。这对促进经济和文化科技的发展,无疑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陈寅恪先生即有“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见解。 ——摘自《北宋重文轻武国策的背景和影响》(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北宋带来“较长时间安定的内部环境”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从史学、科技方面各举一例说明“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重文轻武政策。 史学:《资治通鉴》;科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或指南针的发明与使用等)。 材料三 北宋都城开封的夜市十分兴盛,不仅有商业夜市,还有文化娱乐夜市。当时的文化娱乐夜市有多种类型,在酒楼茶社里有艺人演唱、讲史;在瓦肆勾栏中有杂剧表演;还有街头歌舞表演,人们装扮成剧中的各类人物,做出不同的动作,结成队伍游街表演,称为队舞。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3) 材料三反映了北宋社会的哪些现象?商业繁荣;市民生活丰富;文化娱乐繁荣。 材料四 宋朝……文官得到重用,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余,人浮于事,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4) 根据材料四概括宋朝存在的问题。假如你是宋朝的一名大臣,为解决存在的问题,你会向朝廷提出怎样的建议?官吏冗杂;办事效率低下;朝廷的财政负担沉重。 进行机构改革,裁撤冗官,重视军事力量的建设等。7.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学校开设了宋朝历史探究活动课,以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宋朝。 材料一 宋太祖即在宗庙立下誓约,告诫子孙不得诛杀上书言事之人。在这个誓约的约束下,宋王朝的文臣庶民嘴上议论国政,哪怕出言不逊,一般来说是不用担心被砍头的。 ——摘编自吴钩《生活在宋朝》(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宋朝因此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给社会带来了什么有利影响?重文轻武政策。 扭转了之前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材料二 宋朝,封建社会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泉州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而商业的繁荣则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宋元时期,封建国家对外实行比较开放的政策,使泉州港的海上贸易得以迅速发展,而泉州港这一天然良港,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繁盛的原因有哪些。宋朝时,全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泉州经济快速发展,商业繁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指南针的应用等。(任答四点即可) 材料三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3) 以上作品是宋朝的哪种文学形式?从材料三中你还能读出什么历史信息?宋词。 宋朝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对节日重视,市民生活丰富。(任答一点即可) 材料四 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4)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宋朝时期的重大科技成就。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