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雾霭(ǎi) 迁徒 凋零(diā) 邀请
B.缄默(jiān) 盘旋 喧嚷(rǎng) 瞄准
C.狩猎(shǒu) 弥漫 衡量(liáng) 枯躁
D.沼泽(zhǎ) 赌注 频繁(bīn) 稀疏
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深深地吸引了观众,赢得了阵阵掌声。
B.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C.只有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奋进,才能从理想中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
D.自习课时,班主任王老师经常一声不响地站在教室门口,悄悄观察学生们的状态。
3. [2021烟台中考改编]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网络时代,究竟该怎样成就更好的阅读?一方面,离不开读者的坚守;另一方面,要建构良好的阅读环境。——这句话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B.小杰对张老说:“我能惠存您的墨宝,深感荣幸。希望您保重身体,创作出更多作品惠及书法爱好者。”——这句话说得恰当得体,有分寸。
C.大雁是一种候鸟,古人认为鸿雁是可以代人传书信的。在古诗词中经常用雁抒发思乡之情,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个文学常识的表述是正确的。
D.从保家卫国到见义勇为,从救死扶伤到舍己为人,新中国的土地上从来不缺乏英雄。——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土地上不缺乏英雄。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雁有合群性,喜集体行动,并且很守纪律,往往排成了行列,在空中一行行地飞过, 。 。 。 。
①而它们的阵形,又像是写出来的字,所以又称“雁字”
②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曾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
③苏东坡所谓“雁字一行书降霄”,而明代唐时升竟有咏“雁字”诗二十四首之多
④好像是军队列阵形一般,因此有“雁阵”之称
A.④②①③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
5.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在国际爱鸟日到来之际,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一系列爱鸟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向班里提出两项活动倡议
①
②
(2)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宣传语。
(3)班级打算出一期有关“鸟”的专题黑板报,请你再设计出两个栏目,每个栏目四个字。
①鸟之起源 ②鸟类之最
③ ④
二、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4分)
地球上最艰辛的迁徙
刘君武
①在夏秋季节,如果你有幸到青海湖,千万不要忘记去看看斑头雁;在春末或晚秋,假如你能够爬上珠穆朗玛峰峰顶,你一定能够幸运地听到它们的鸣叫……
②在海拔9 000米的云端,在空气只有海平面不到30%的地方,斑头雁孤标独步,傲视苍穹,成群结队,一掠而过!毫无疑问,它们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儿。
③这种鸟,头部是白色的,后方有两条水平的黑带,形成如斑马状条纹,故名斑头雁。一只成年斑头雁的体重是2—3公斤,站立时高度是60到70厘米。每到春天,成群的斑头雁飞向中国青海湖筑巢产卵,生养小雁。生儿育女之后,它们就会飞向南方,飞越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④斑头雁为何拥有强大的氧气获取能力?
⑤原来在斑头雁的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分子结构里包含一个特殊的氨基酸,因而对氧原子有特别的亲和力,这个优势加上斑头雁体内其他几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使得它们充分地利用了有限的生存资源,可在近9 000米的高空安详自在地飞行。
⑥斑头雁体内有数个组织辅助氧气传输系统。一旦氧气进入血液后,它就被输送到飞行肌里。斑头雁的飞行肌里密布着如网络般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能够把负氧离子传送到微型能量生产工厂。斑头雁的肌肉细胞内布满了线粒体,这些微型能量生产工厂就“建立”在线粒体里,其中很多的工厂的位置都处于细胞壁附近,可以从近在咫尺的毛细血管里非常快速地抓取到氧原子,为翅膀提供一次强有力的挥动。
⑦斑头雁翅膀挥动的频率同体格大小相近的鸟儿几乎一样:每分钟225次。所不同的是:斑头雁的翅膀更长。斑头雁单翅伸展的宽度可达1.5米。在稀薄空气中,斑头雁挥动翅膀会产生比同等高飞的鸟类更强的推举力。
⑧正因为斑头雁有最具特点的身体机能和高超的飞行能力,它们才能完成地球上最艰辛的迁徙。
(有删改)
1. 说说加点词、画线句不能删去的理由。(5分)
(1)“斑头雁翅膀挥动的频率同体格大小相近的鸟儿几乎一样:每分钟225次。”(2分)
(2)“这个优势加上斑头雁体内其他几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3分)
2. 第⑦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春末或晚秋,在珠穆朗玛峰峰顶能够听到斑头雁的鸣叫。
B.斑头雁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儿。
C.斑头雁体内数个组织辅助氧气传输系统帮助它完成了世界上最艰辛的迁徙。
D.斑头雁的翅膀伸展的宽度可达1.5米。
4. 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3分)
【链接材料】珠穆朗玛峰高达8 848.86米,这里空气稀薄,氧气含量极低,煤油灯无法点燃,直升机无法飞行。如果把一个人从海平面高度瞬间升到珠峰峰顶,他会在数分钟内失去意识,他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冻僵,即使是最强壮的哺乳动物也会很快死亡。
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斑头雁的迁徙是“地球上最艰辛的迁徙”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 A项,迁徒—迁徙。C项,狩猎(shòu),枯躁—枯燥。D项,频繁(pín)。
2.A A项,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感情色彩不当。B项,偷偷摸摸:形容瞒着人做事,不敢让人知道。使用正确。C项,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不改变。使用正确。D项,一声不响:不发出一点声音。使用正确。
3.B B项,“惠存”是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此处指自己保存别人的作品不恰当。
4.A 作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从给出的句子内容来看,接下来应写成行的大雁在空中飞过的姿态,故首选④句。这就排除了C、D两项。从②句中“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来看,②句紧承④句,故排除B。答案选A。
5.【答案示例】 (1)①举办校园鸟巢悬挂安放活动 ②宣传鸟类科普知识,让人们了解鸟类及其对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③开展植树造林或养护树木活动,保护鸟类的家园(任选其中两项即可,其他合理亦可)
(2)①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②鸟类是生态平衡的维持者,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鸟类;③鸟是大地的精灵、大自然的智者,是人类的良师益友。
(3)③鸟之成语 ④鸟之启示
【解题思路】 (1)倡议紧扣活动主题,切实可行即可。(2)拟写公益广告宣传语要做到: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通俗易懂。(3)内容与“鸟”相关,句式与例句相同即可。
二、阅读
1.(1)【答案示例】 斑头雁的翅膀每分钟225次的挥动频率同体格大小相近的鸟儿差不多,但不是完全一样,删去后表达的意思就是“一样”了。(2分)
【解题思路】 “几乎”有接近之意,但不完全相同,删除后原句意义有所改变,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 【答案示例】 如果删掉这句话,陈述的对象就不全面,斑头雁实现高空飞行就缺少了必要的条件,就无法自然引出下文对斑头雁体内其他几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的介绍。(3分)
【解题思路】 结合上下文内容来分析。这句话介绍了斑头雁在近9 000米的高空安详自在地飞行的条件,且下面的文字是对斑头雁体内其他几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的介绍,故不能删去。
2.【答案示例】 列数字、作比较;(1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在稀薄空气中,斑头雁具有更强推举力的原因。(2分)
【解题思路】 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其作用。由“斑头雁翅膀挥动的频率同体格大小相近的鸟儿几乎一样”可知,语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由 “225次”“1.5米” 可知,语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在稀薄空气中,斑头雁具有更强推举力的原因。
3.D 正确的说法是:斑头雁单翅伸展的宽度可达1.5米。
4.【答案示例】 斑头雁的迁徙要飞越珠峰,而那里的环境极为恶劣,所以说这是地球上最艰辛的迁徙。(3分)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答题区域,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从文章内容看,斑头雁的迁徙要飞越珠峰。链接材料写珠峰的恶劣气候,所以说斑头雁的迁徙是地球上最艰辛的迁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大雁归来一课一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同步测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