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 第十七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 课件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  第十七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  课件第1页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  第十七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  课件第2页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  第十七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  课件第3页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  第十七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  课件第4页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  第十七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  课件第5页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  第十七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  课件第6页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  第十七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  课件第7页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  第十七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  课件第8页
    还剩3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 第十七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 第十七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 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关键能力整合突破,核心素养专项提升,必备知识自主诊断,规律•深化整合,考向一产业转移,思路•典题透析,思路导引,劳动力成本,题组•训练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产业转移(1)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    。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①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充足、高素质且价格    的地区或国家,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    地。 ②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   ,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成本   ,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③市场因素:国内市场趋于    ,避开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的限制,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④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特别提醒 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1)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租便宜的优势。(2)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1.产业转移的规律(1)转移主体:①发达国家总是把处于成熟期、衰退期和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向国外转移,而把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②产品在生产流程中,设计与营销环节的附加值高,加工环节的附加值低。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加工环节。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如下图。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典例】 (2016全国Ⅱ卷,3~5)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C.原材料成本D.技术水平(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规模大B.技术水平高C.劳动力素质高D.基础设施水平高
    (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转移为背景材料,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同时考查了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解析 第(1)题,家电组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转移是为了寻找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第(2)题,20世纪90年代,虽然越南的劳动力价格比中国低,但是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第(3)题,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说明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上涨,同时市场饱和,技术优势不明显,因此中国的家电产业应该加大科技投入,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增加市场的竞争力。答案 (1)B (2)A (3)D
    角度1 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2020全国Ⅲ卷,1~3)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据此完成1~3题。
    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A.创新技术B.拓展市场C.扩大规模D.降低成本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A.消费习惯相近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C.运输费用较低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A.进口量增多B.出口量增多C.销售量增多D.生产量增多
    答案 1. D 2. C 3. A 解析 第1题,图示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主要市场均位于甲国,说明甲国经济水平高于乙国;组装厂一般用工多,劳动力成本对其总成本影响较大;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经济水平较低的乙国,可以降低其生产成本,故D项正确。汽车组装厂技术含量低,其转移与技术创新无关,故A项错误。图示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之前就有汽车销往乙国,且乙国组装厂组装的汽车还销往甲国,说明将组装厂转移至乙国不是为了拓展乙国市场,故B项错误。组装厂在甲国也可以扩大规模,故C项错误。第2题,图示产业模式是在国内生产零部件,再把零部件运往其他国家组装成产品,然后把产品运回国内销售,即国内生产零部件与销售、国外组装模式。该
    模式增加了零部件和产品的运输成本。为了降低运输费用,企业往往把组装厂布局在距离较近的邻国。故C项正确。第3题,原来甲国汽车在国内生产与销售,进口数量少。图示组装厂布局在乙国后,在乙国组装的汽车进入甲国,成为甲国从乙国进口汽车,进口量增多,故A项正确。汽车在乙国组装后,直接在乙国销售,会减少由甲国向乙国出口汽车的数量,故B项错误。图示组装厂转移前后甲国汽车都是销往甲国、乙国市场,销售市场未发生变化,因此销售量不一定增多,故C项错误。汽车生产量受零部件与市场制约,材料只显示组装厂布局变化,不能显示生产量增多,故D项错误。
    角度2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20天津卷,6~7)20世纪80年代,M镇的服装企业迁至省会W市进行生产经营。近年来,这些企业又陆续迁回M镇,劳动力也随之迁移流动。企业和劳动力的回流过程及原因如下图所示。读图文材料,完成4~5题。
    4.关于该镇企业和劳动力回流原因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W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劳动力的主动回流B.M镇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第二波回流带动了劳动力主动回流C.M镇提供优惠的就业和投资政策,促成了企业的第一波回流D.在企业回流和本地就业利好的作用下,更多劳动力被动回流5.导致服装企业从M镇迁往W市,后又迁回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技术和环保B.交通和劳动力C.市场和政策D.动力和原材料
    答案 4. B 5. C 解析 第4题,据图可知,M镇承接W市的产业转移,企业第一波回流主要是由W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推力实现的,第二波回流是由M镇采取的优惠政策产生的拉力实现的。企业在第一波回流的示范作用和优惠政策的吸引下进行第二波回流,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劳动力主动回流,B项正确;W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服装企业产生推力,引起第一波回流,减少了W市的就业机会,促使劳动力被动回流,A项错误;M镇提供优惠的就业和投资政策,促成了企业的第二波回流,C项错误;在企业回流和本地就业利好的作用下,更多劳动力主动回流,D项错误。第5题,服装企业从M镇迁往W市,是由于W市比M镇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需求大,企业利润高;后又迁回M镇,是由于W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上涨,产业结构进行升级,服装企业劳动力需求量大,在政策的引导下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转移,再结合M镇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C项正确。普通服装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受技术、交通、动力等因素影响小,A、B、D三项错误。
    考向二 “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
    1.“一带一路”(1)基本概况:“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东面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面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2)合作方向。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方向是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从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3)合作重点。①政策沟通。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保障。②设施联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先领域。③贸易畅通。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④资金融通。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⑤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根基。
    2.京津冀协同发展(1)核心: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2)功能定位: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①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②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③河北: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3)重点领域:统筹规划建设、交通运输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
    【典例】 〔2018天津卷,14(1)(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如下图文字所示)
    (1)上图中★所示内容是京、津、冀的产业发展定位,请分别列举三地实现各自产业发展定位最具优势的一项区位条件。为实现天津市“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定位,天津港将原有的煤炭、石油、矿石运输业务分别转移到周边其他港口(秦皇岛港、黄骅港和唐山港)。(2)这对天津港和周边其他港口分别有何好处?
    【素养解读】本题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天津港转型升级的意义,同时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第(1)题,京、津、冀的发展定位应立足各自优势制定:北京为首都,突出优势是高校众多,人才集中,科技力量雄厚;天津为直辖市,临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现代工业基础好;河北与京、津两市相邻,劳动力丰富,土地资源丰富,传统工业基础好。第(2)题,天津市为实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定位,将天津港原有的煤炭、石油、矿石运输业务进行转移,便于将资金、技术和管理调配到新的定位目标上,实现港口的转型升级;而周边其他港口可以增加吞吐量,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专业化运输功能。答案 (1)京: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集中);津:现代工业基础好(制造业技术水平较高);冀:传统工业基础好(与京、津两市相邻;劳动力丰富;土地资源丰富)。(2)天津港:促进港口转型升级(促进港口设备更新;减少港区污染);周边其他港口:增加吞吐量(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专业化运输功能)。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是中国唯一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海陆相连的区域,也是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新增长极。2017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复《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包括广西、广东、海南三个省级行政区的15个城市,打造了“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城市群框架。其中,南宁市被定位为核心城市。钦州因1998年开创“业主制”码头(将可以建港的岸线和土地经过规划后出让,实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改变临海无港窘境而闻名海港建设界,成为广西沿海“金三角”的中心门户、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钦州在《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已由多家航运公司构成的物流产业,发展成为区域物流中心。
    (1)列举北部湾城市群与东盟经济互补性的主要表现。(2)分析南宁市被定位为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原因。(3)目前,北部湾城市群正在承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简述其对北部湾城市群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析钦州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有利社会条件。
    答案 (1)东盟工业原料丰富,工业产品市场广阔;北部湾城市群资金充足、技术先进、工业产品丰富多样。(2)南宁为省级行政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强;南宁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枢纽城市。(3)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4)位于北部湾顶部,为广西沿海开放城市,服务范围广,市场广阔;陆海联运,便于货物集散;港口建设较早,产业基础较好;有国家政策支持。
    解析 第(1)题,北部湾城市群与东盟经济互补性的主要表现可从原料、市场、资金、技术、产品等方面回答。第(2)题,南宁市被定位为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原因可从南宁为省级行政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等角度分析。第(3)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对转入区的影响。产业转移对转入区的影响可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等方面回答。第(4)题,物流产业需要广阔的市场和便捷的交通条件。结合材料“广西沿海‘金三角’的中心门户、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可推知市场需求量大,陆海联运,交通便利;材料提示钦州已经有一定的物流产业基础;钦州属于国务院批复的区域发展规划城市,表明有国家政策支持。
    热点透析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肇庆、惠州、东莞、中山、江门九市组成,总面积约5.6万平方千米,2017年末总人口已达7 000万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也是继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个大湾区。
    2018年世界四大湾区对比表
    【角度1】粤港澳大湾区成立的背景是什么?
    答案 (1)粤港澳地区合作不断深化,其经济实力、竞争力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2)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拥有香港、广州、深圳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航运枢纽城市,区位优势明显。(3)经济实力雄厚,经济互补性强,集群优势明显。(4)国际化水平领先。(5)香港、澳门与珠江三角洲九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合作基础良好。

    相关课件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篇区域发展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规范练56产业转移与国际合作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篇区域发展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规范练56产业转移与国际合作课件,共23页。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篇区域发展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3讲产业转移与国际合作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篇区域发展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3讲产业转移与国际合作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产业转移1概况,原生产地,相对发达,承接区,工资低廉,国际市场,市场广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3节产业转移国际合作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3节产业转移国际合作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考点一产业转移,考点二国际合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