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49)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49)第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49)第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49)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49)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49),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阅读(70 分)
    (一)古诗文默写(选填 10 处即可,10 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
    2、过尽千帆皆不是, 。
    3、 ,只有香如故。
    4、槲叶落山路, 。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6、锦江春色来天地, 。
    7、“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白居易《观刈麦》中 “ , 。”两句将这种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
    、 “ 愁 ” 是 古 代 诗 人 经 常 抒 发 的 一 种 情 绪 。 如 : “ , , ” 写出“ 愁” 的深重; “ , ”写出“愁”的绵长。
    、 雁过留声, 常引发诗人的情思。 请写出两句含有“ 雁” 字的连续的古诗词:,。
    (二)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做 10—13 题。(18 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0、解释划线的字。(4 分)
    ①衡于虑()②而后喻()
    ③危急存亡之秋()④以光先帝遗德()
    11、翻译下列句子。(6 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甲)文中的“法家拂士”在(乙)文中是指。
    (乙)文中,作者解决“忧患”的办法是。 (3 分 )
    13、(甲)文第一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5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4—16 题(10 分)
    品味汉字文化
    周洪林
    挟带着刀耕火种的淬炼与远古罡风走来的汉字,每一粒都是珍贵的艺术品。这些精灵会冲你眨眼睛,给你讲故事,甚至能洞察你的心扉,在你一 不小心走近悬崖边的时候,她会善意地走过来,给你一个醍醐灌顶的规劝。汉字,真是个神 奇的东西。
    “人”, 一撇一捺,简单至极。有人说,一撇象征男人,体现着阳刚之气;一捺代表女人,体现着阴柔之美。从字的结构看,就是相互支撑,相互依存。试想一下:有谁是能够离 开了别人的支撑而独存于世的呢?什么是支撑?支撑就是搀扶,就是鼓励,就是奉献。只有这样,人才成为其真正的“人”,才是一个矗立起来的大写的“人”!一撇一捺,“人”字好写难做。
    “忠”,是把心放在中间,即将心放正之意。 心若不正,就成了“歪心眼”。我们讲忠,对祖国、对事业、对爱情、对朋友都要忠诚。言行不一、口是心非、欺下媚上不是忠的行为;忠贞不渝、刚直不阿、诚实可信,才是忠的表现。如此看来,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 遇到的每一件事,无一不是在检验我们的忠诚,检验我们的人格。
    “信”,“人”“言”为信。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出的话一诺千金。孔子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箴言。老子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哲语。“信”是我国自古而今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法宝,是品行端正的重要标志。“信” 还有一个深层意思,即信仰。信仰,是人生价值所寄寓的地方,是意志品质的原动力。一旦
    选择了终身不渝的信仰,他就会励精图治,步伐执着而坚定。
    “ 钱”之为物,人所共爱。玩味一下“钱”的结构,却给人启发不小。钱(繁体字写作“錢”),用明人郑喧的话说:“金旁着戈,真杀人之物,而人不自悟也。”君子爱财,当取之有道。取之无道则贪,迟早会有被“杀”的一日。“从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一些腐败分子因贪赃枉法而受到法律制裁就是明证。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充满灵性.很有意味。她不仅记载着人的思想和语言,还蕴 含着许多人生的哲理与警示。品味汉字文化,让我们认识自己,升华自己。
    (本文有删改)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 分)
    15、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汉字的作用有哪些?(4 分)
    16、参照文中的析字方法,自己寻找一个字,从结构特点和蕴含道理两方面对其作简要解析。
    (4 分)
    (四)阅读《母爱如粥》,完成 17—22 题(22 分)。
    ①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每天都和她的儿子聊天,她给他讲一些他小时候的故事:光着屁 股在小河里游泳被虾刺伤了屁股,赤着脚丫蹿到树上吃桑葚被毛毛虫咬得浑身疙瘩,林林总 总。他都已忘了的事情,她总是记忆犹新,如数家珍。
    ②她每天总是会利用一大部分时间来给他熬粥。用那种最长最大、颗粒饱满、质地晶莹、 略带些翠青色的米粒,一颗一颗精心挑选。如果偶尔一不小心手指沾起了两颗,她会将它们重新放进米堆,重新挑选。她把那些米洗得很干净,然后放进一只棕色的瓦罐,倒上沉淀过的泉水,用柴火慢慢熬。火不能太猛,否则粥会受热不均匀。她把火儿侍候得温顺而精致,
    宛若一位恬静娴雅的江南女子。
    ③熬一锅粥, 通常要花费两个半小时。她小心翼翼地把粥倒进一只花瓷碗里,一边晃着脑袋,一边对着粥吹气,吹到自己呼吸困难,粥才凉了。她微笑着用汤匙喂给儿子吃,可 是儿子闭着眼睛,漠然地拒绝了她。她并不生气,微笑如昔。
    ⑤第二天,继续拣米,熬粥,吹冷,继续接受拒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手指已 经变得粗糙而迟钝,她摇晃着的脑袋已经白发丛生,她的力气也大不如从前,往往是粥冷到 一半时便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必须借助蒲扇来完成下一半的降温。可是儿子依然冷漠地拒绝
    她。她一直微笑着,始终没有留下一滴眼泪。
    ⑥这种热情与冷漠对峙持续了 8 年零 73 天。第 8 年零 74 天,她正和儿子讲着他小时候的故事,儿子突然睁开眼睛,不太清楚地说了声:“妈妈,我要喝粥。”她顿时泪如雨下
    ——那是自从医生宣布他脑死亡后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医生说,像他这种情况,只有万分之 一的机会。
    ⑦儿子那天吃到了母亲熬的粥,其实并不像她描述的那么好吃,有微微的糊味,而且还 带 有 咸 咸 的 眼 泪 的 味 道 。 可 想 而 知 , 母 亲 是 多么 !
    ⑧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三个月之后,就在儿子完全可以生活自理之时,母亲撒手人 寰。临走时,她握着儿子的手,笑容安详而从容。儿子在清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本母亲 的病历,其实早在七年多以前,在儿子昏睡一年之后,不幸又一次降临了这个家庭——母亲 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⑨是什么信念可以支撑一位肝癌晚期的女人与病魔对抗了七年?医生说这是个奇迹。儿 子知道,创造奇迹的正是——那可怜而尊贵、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17、文章从 和 两个方面写了母亲对儿子的照料。(4 分)
    18、第⑨段中母亲创造的“奇迹”具体指什么?(4 分)
    19、品读第②段,结合全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和作用。(3 分) 她把火儿侍候得温顺而精致,宛若一位恬静娴雅的江南女子。
    20、第⑤段为什么要写“8 年零 73 天”、“第 8 年零 74 天”?(4 分)
    21 、 第 ⑦ 段 写 粥 不 好 吃 , 是 因为 和 ;第⑦ 段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3 分)
    22、你如何理解本文标题?(4 分)
    (五)名著赏读(10 分)
    23、《格列佛游记》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 ,他游历了 、、
    和 这几个国家。(5 分) 24、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大闹五台山和拳打镇关西这几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请从上述四个故事中选择一个,简要叙述。(5 分)
    二、综合性学习(10 分)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是我们曾经经历的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也许这次活动, 已成为我们难以磨灭的生命印记,成为我们享受生活快乐的一种体验,请依据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25、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请分别举一个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 传说故事。(2 分)
    孔子: 孟子:
    26、说出《论语》中的一个成语:
    《孟子》中的一个成语: (2 分) 27、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总结语。(6 分)
    三、写作(70 分)
    我读懂了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自拟,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3、文中不得出现与作者有关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4、不得套作或抄袭。
    九年级语文试卷答题卡
    (考试时间:120 分钟试卷总分:150 分)
    一、阅读(70 分)
    (一)古诗文默写(选填 10 处即可,10 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
    8、 , , 。
    , 。
    9、 , 。
    10、(4 分) ①衡于虑()②而后喻()
    ③危急存亡之秋()④以光先帝遗德()
    题号



    总分
    分数
    11、(6 分)(1)
    (2)
    12、(甲)文中的“法家拂士”在(乙)文中是指。
    (乙)文中,作者解决“忧患”的办法是。 (3 分 )
    13、(5 分)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 分)
    15、(4 分)
    16、(4 分)
    17、(4 分)
    18、(4 分)
    19、(3 分)
    20、(4 分)
    21、和;。(3 分)
    22、 (4 分)
    (五)名著赏读(10 分)
    23、,、、和(5 分)
    24、(5 分) 。简述故事:
    二、综合性学习(10 分)
    25、(2 分)孔子: 孟子:
    26、说出《论语》中的一个成语:
    《孟子》中的一个成语: (2 分) 27、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总结语。(6 分)
    三、写作(70 分)
    我读懂了
    200
    400
    600
    参考答案
    17、(4 分)聊天;熬粥
    18、(4 分)患脑死亡的儿子苏醒;患肝癌晚期的母亲照料了儿子七年。
    19、(3 分)文章采用比喻(或拟人)的方法,生动形象亲切地写出了母亲熬粥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体现了母亲的温情和细腻,为下文写粥糊作铺垫(或作对比)
    20、(4 分)强调了母亲照料儿子时间之长和这一天对母子俩的重要性,体现了母亲的信念和坚韧的性格
    21、(3 分)有糊味;有泪水的味道;不平静(或激动、高兴)
    22、(4 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母爱虽平凡却温暖,包含太多的爱心、耐心、细心,需要慢慢品味(修辞手法 1 分,作用 3 分,意思相近即可)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49):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49),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书,读·思,读·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49):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49),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249):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249),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