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李将军列传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选修*李将军列传课时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出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下列各句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对活用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选出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3分)
A.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B.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C.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D.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解析 A项“尝”同“常”;B项“陈”同“阵”;D项“莫”同“幕”。
答案 C
2.下列各句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士以此爱乐为用 用善骑射
B.从广勒习兵 旦日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C.彼虏以我为走 弃甲曵兵而走
D.望匈奴有数千骑 君还何所望
解析 均为逃亡,逃跑。A项分别为任用,使用/因为;B项分别为跟从/使……跟从;D项分别为远远望见/期望。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B.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
C.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D.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鱼,我所欲也
解析 均为介词。A项分别为代词,石头/动词,到;B项分别为表顺承/表转折;D项分别为地方/助词,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
答案 C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B.虽其子孙他人学者
C.广之将兵,乏绝之处 D.而又迷失道
解析 A项指“事情的复杂经过”;B项指“学习的人”;C项指“统率士兵”。
答案 D
5.下列对活用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定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
C.欲夜取之
夜:名词作动词,连夜
D.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前:名词作动词,向前进发。
解析 夜:名词作状语
答案 C
6.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 B.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
C.使大军伏马邑旁谷 D.置广两马间
解析 A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为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答案 A
7.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还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匈奴人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生没有多余的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解析 D项错在“无力再请刀笔吏为自己辩护”。原文的表述是“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意思是因为年老,不能再去接受刀笔吏的审讯。“请刀笔吏为自己辩护”与“接受刀笔吏的审讯”,二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答案 D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是岁,元狩四年也。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8.下面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 听:准许
B.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谢:辞别
C.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绝:与世隔绝的
D.无老壮皆为垂涕 无:无论
解析 C项,绝:横渡
答案 C
9.下面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良久乃许之/乃我自失道
B.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为虏所生得
C.是岁,元狩四年也/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
D.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解析 是:代词,这。A项,乃:副词,才/转折连词,竟然;B项,所:助词,……的地方/介词,表被动,被;D项虽:连词,即使/连词,虽然。
答案 C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卫青、霍去病出兵攻打匈奴,李广多次请求参战,汉武帝先是“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说明李广出战就不顺。
B.李广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他本为前将军,卫青却自作主张,要他出东道。而东道回远,失道被责,最终导致李广悲愤自刭。
C.文章结尾写李广“引刀自刭”的悲剧,这里没有议论,没有抒情,而作者对李广的赞扬、同情以至悲愤和辛酸,都蕴涵于叙述之中。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古代广为流传的谚语高度评价李广的品格,赞美他诚实质朴,事事以身先行,因而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崇敬,“至今犹忆李将军”。
解析 要李广出东道,不是卫青的自作主张,而是因为暗中受到了汉武帝的吩咐。
答案 B
11.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军中向导逃走,部队迷失了方向,落后于大将军会师的约期。
(2)况且我已经60多岁了,到底不能再忍受刀笔吏的侮辱了。
(3)谚语说“桃树李树从不宣扬自己,树下却自然被人踩出一条小路”。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不休,及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吏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①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馀车,请得解客舍养之。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注】 ①践更:服徭役。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解姊子负解之势 负:依恃,凭仗
B.解使人微知贼处 微:稍稍、稍微
C.不可者,各厌其意 厌:满足
D.既已振人之命 振:挽救
解析 微:暗地里,暗中。
答案 B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4分)
A.eq \b\lc\{\rc\ (\a\vs4\al\c1(具以实告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eq \b\lc\{\rc\ (\a\vs4\al\c1(解遣人问其名姓,其皆出于此乎))
C.eq \b\lc\{\rc\ (\a\vs4\al\c1(之旁郡国,夜驰之沛公军))
D.eq \b\lc\{\rc\ (\a\vs4\al\c1(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何以伐为))
解析 C项都是动词,到。A项分别为介词,把/介词,用;B项分别为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表揣测;D项分别为介词,给,替/助词,呢。
答案 C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郭解姐姐的儿子被人杀死,仇家未获,当郭解从仇家口中得知外甥是强迫他人喝酒而自招杀身之祸后,便不怪罪仇人而放走了仇人。
B.有人对郭解不敬,“箕踞视之”,他的门客要杀掉此人,郭解不但不责怪,反而嘱咐尉吏免掉此人的徭役。
C.洛阳有相互结仇的人,不听贤人豪士的调解,郭解替他们调停也无用,等郭解离去后,洛阳的豪士再从中调解,才肯听从。
D.文中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如“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馀车,请得解客舍养之”的情节,衬托出郭解声望很高。
解析 “郭解替他们调停也无用”不正确。
答案 C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于是放走那凶手,把罪责归于他姐姐的儿子(加罪于他姐姐的儿子),就收尸埋葬了他。人们听说了这事,都称赞郭解的道义,更加依附于他。
(2)在家乡居住(同住一个乡里),竟至不被人尊敬,这是我的德行不美好,他有什么罪过呢!
(3)(这个人)觉得奇怪(认为这件事很奇怪),问其中的原因,原来是郭解使他免掉徭役。
【参考译文】
郭解是轵县人,字翁伯,是善于给人相面的许负的外孙。郭解的父亲因为见义勇为,在孝文帝时被杀。郭解这人短小精悍,不饮酒。他小时候阴险狠毒,心中愤慨不高兴时,亲手杀死很多人。他不惜自身来助朋友报仇,藏匿亡命徒犯法抢劫,停下来就私自铸钱,盗掘坟墓,这种事原来就不可胜数。但却能遇到上天保佑,在危急中常常能摆脱出来,或者遇到了赦免。到郭解年纪大后,就改变操行,检点自己,用恩德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施给别人,对别人怨恨很少。但他自己喜欢行侠义的思想更加强烈。已经救了别人性命,不炫夸自己的功劳,但他的内心仍然阴险狠毒,突然因为小的怨恨而行凶还和以前一样。当时的少年仰慕他的行为,也常常为他报仇,不让他知道。郭解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威势,和别人饮酒,让人家干杯。人家不胜酒量,他就强灌人家。那人生气,拔出刀来杀了郭解姐姐的儿子后,就逃跑了。郭解姐姐生气地说:“凭着翁伯的义气,有人杀了我的儿子,(你)却捉不到凶手。”把尸体扔在路上,不加以埋葬,想借此来羞辱郭解。郭解派人暗中打听到凶手的去处,凶手窘迫,自己回来,把实情全部告诉郭解。郭解说:“你杀他本来应该,是我的孩子没有道理。”于是放走那凶手,把罪责归于他姐姐的儿子,就收尸埋葬了他。人们听说了这事,都称赞郭解的道义,更加依附于他。
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避他。有一个人独自岔开双腿傲慢地坐着看郭解,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郭解的门客想杀了那人。郭解说:“在家乡居住,竟至不被人尊敬,这是我的德行不美好,他有什么罪过呢!”于是暗中嘱咐尉吏说:“这个人,是我很关心的,轮到他服役时,请免除他的徭役。”以后每到服役时,多次轮到这个人,县吏都没有要求他去。这个人觉得奇怪,问其中的原因,原来是郭解给他解脱的。这个傲慢的人就敞衣露体向郭解谢罪。少年们听到这事,更加仰慕郭解的作为。
洛阳有相互结仇的人,城中十几个贤人豪杰从中调解,他们始终不听。门客们就来拜见郭解,说明情况。郭解连夜去会见结仇的人家,仇家委曲心意听从了郭解的劝告。郭解于是对仇家说:“我听说洛阳很多尊者在这里从事调解,你们大都不肯听从。如今你幸而听从了我的话,我怎么能从别的县跑来夺取人家地方贤豪大夫的权力呢!”郭解于是连夜离去,不让别人知道,说:“暂且不要听我的话!等我离去后,让洛阳的豪士从中调解,你们就听他们的。”
郭解谨守恭敬,不敢乘车进入他们县衙办公的地方。他到附近的郡和王国,替别人办事,事情可以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使各方满意,然后才敢吃人家酒饭。大家因此十分尊敬他,争着供他使用。城中少年和附近县的贤人豪杰,半夜来拜访郭解的常常有十多辆车,请求把郭解的门客带到自己的房舍去供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魏公子列传综合训练题,共9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选修*赵世家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下列对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对文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廉颇蔺相如列传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