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复习检测: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复习检测: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1页
    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复习检测: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页
    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复习检测: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复习检测: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复习检测: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甲处的洋流性质和流向分别是,河流的生态修复使河流,最可能形成障壁岛的区域包括,上图所示障壁岛属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16年7月在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洼地建成了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大窝凼所在地区多岩溶漏斗、峰林、天坑及溶洞,下图为大窝凼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水循环环节)。1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形成大窝凼地貌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断层塌陷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侵蚀2该区域虽然降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影响当地地表水缺乏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 B C D3“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17年2月,多名地质学家撰文宣称在澳大利亚东面发现了世界第八大洲Zealandia,该大洲94%的面积浸没在海水中,只有新西兰南岛、北岛等小部分地区露出海面。新西兰CNS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Zealandia海底蕴藏着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化石燃料能源。下左图为 Zealandia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4图中甲处的洋流性质和流向分别是(    A寒流  向南 B暖流  向南 C寒流  向北 D暖流  向北5按成因划分,能蕴藏化石燃料能源的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    AⅠ类岩石 BⅡ类岩石 CⅢ类岩石 DⅣ类岩石    十九世纪以来,德国境内的河流被大规模裁取直和渠化,使河流失 去正常的河道功能,严重影响沿岸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近十几年来,德国恢复河流水文形态特征工程日益兴起,工程要重塑自然河道的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潭、沙洲和沙滩,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环境和生态效益,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下图为“某河流水文特征工程规划示意图”。6河流被大规模裁弯取直和渠化有利于A航运和行洪         B水质改善         C发电和航运       D鱼类生产7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潭、沙洲和沙滩关系可能为A凹岸为浅滩         B凸岸为深潭       C凸岸多沙洲       D凹岸多沙滩8河流的生态修复使河流A水流速度减缓 B河道摆动空间减少C河道形态标准化 D侵蚀作用明显增强    海岸地理学家 Pilkey 说,“任何地方,哪里有挨着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陆地,适当的沙子供应,能推动沙子或底泥之类的足够海浪,造成弯曲海岸线的海平面上升,就有障壁岛的存在”。下图为障壁岛示意图。9最可能形成障壁岛的区域包括①沙丘广布的海滩  ②大湖湖口  ③波涛汹涌的海岸 ④珊瑚礁众多的远洋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0上图所示障壁岛属于A海水侵蚀而成 B泥沙沉积而成C珊瑚虫遗骸堆筑而成 D火山喷发形成11关于障壁岛的开发最不合理的是A建港口 B发展旅游业 C建造海景房D建海洋养殖基地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北部库赛湖的地理位置及该湖泊中M点的湖底沉积物剖面。12图中M点的湖底粗颗粒沉积物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季节分别是A风力作用,春季 B流水作用,夏季C海浪作用,秋季 D冰川作用,冬季13图中湖泊M点附近的水深较浅,其主要成因可能是A青藏高原的抬升 B区域降水量稀少C泥沙的大量沉积 D断层使湖水渗漏14近些年连续观测发现,湖底粗颗粒沉积层的厚度逐渐变薄,推测其原因可能是A青藏高原风力减小 B人湖水量逐渐增加C全球变暖,气温上升 D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倒立锥是山坡上的碎石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堆积而成的地貌。下图为倒立锥景观图,据此完成8-9题。15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A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大C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D各部位颗粒物大小均匀16倒立锥分布最为广泛的山地是A大兴安岭 B秦岭 C天山 D南岭    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道段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17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河流的流向为由北向南 B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C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D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c—b18该地区的耕地和居住地适宜分布的地区及原因是A分布在河漫滩,离水源较近 B分布在阶地①,植被丰富C分布在阶地②,土壤肥沃 D分布在阶地③,地势较高    春秋战国时期,龙感湖与今江西省境内的鄱阳湖连为一体,称彭蠡泽。龙感湖地区有湖泊、沼泽、滩涂、池塘、河流、港渠和稻田等湿地类型,流域总面积5 365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2 500平方千米。龙感湖地区人类活动少,无污染,水质优良。龙感湖2009年被设立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区内有浮游藻类170种,维管束植物183种,野生动物472种,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164种。早在1986年,在此越冬的白头鹤达425只、黑鹳54只,均为国内发现的最大越冬种群。此后,该地越冬的候鸟逐年增多,目前已成为亚洲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湖区水面以发展渔业生产为主,渔民自养、自捞。19东汉时期,龙感湖与鄱阳湖分离。导致龙感湖与鄱阳湖分离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地壳运动     D冰川堆积20由材料可知,目前龙感湖湿地最主要的作用是(  )A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B调节气候,美化环境C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D维持生物多样性21龙感湖地区能成为亚洲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的主要原因是(  )①冬季温和多雨 ②湿地面积广,类型多样 ③食物来源充足 ④水质好,无捕食动物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    某科研团队探究气候变化对图示区域海岸线变迁的影响,其结果如下图。图中a、b、c代表的温度值相同,它们依次对应Ⅰ类气候条件下的海岸线、现代海岸线和Ⅱ类气候条件下的海岸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2图中a、b、c等温线所对应的气候中A现代气候气温最低 BⅡ类气候气温最高CⅠ类气候气温最高 DⅡ类气候气温最低23图示M地区山脉A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B等温线向南部凸出C西坡物种较东坡丰富 D西坡雪线较东坡高2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现代海滨湿地分布面积最小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一位去巴厘岛的游客在游记中写道:在乌布行走,常能看到随山势修筑的层层稻田,错落有 致……走着走着,便会毫无预兆地遭遇一场阵雨,于是便在路旁的亭子里停下来听雨赏雨, 看到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下图为巴厘岛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影响乌布稻田的主导自然条件是(       A地势平坦    B土壤肥沃    C水热充足    D河网密布26乌布稻田的分布,有利于缓解(       A水土流失    B农业污染    C土地沙化    D耕地缺水27在乌布遭遇毫无预兆的一场阵雨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A对流活动强烈    B台风活动频繁C冷暖气团交汇    D东北信风控制28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照足    B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C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气温高    D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M地气温最有可能是(        A18℃        B22℃        C28℃         D32℃30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差异    C地形起伏    D洋流性质31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    C盛行西风    D东南季风32图中西南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断裂下陷    B火山作用    C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W~60°E之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3⑥板块是(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34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⑤⑥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落基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35位于①板块大陆的地理特征是(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的渔场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被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年代越老。读延川黄河蛇曲地质遗迹发育的河流阶地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36图中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持续性下降            B地壳持续性抬升C地壳间歇性下降            D地壳间歇性抬升37四级阶地在河流东岸缺失,最可能的原因是    (    )A黄土层覆盖,未出露地表    B地壳剧烈变动,阶地地层发生变质C形成年代久远,破坏严重    D地壳稳定,新阶地尚未形成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段被称为河曲或蛇曲,通常形成于地势相对平坦,河流落差不大的草原、湿地等区域。图为长江上游通天河,该河穿行于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被称为嵌入式蛇曲,展现了 另类的蛇曲之美。目前通天河已经规划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调水枢纽——侧方水库,该水库位于青海省称多县境内的通天河干流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38图中通天河蛇曲具有另类之美的原因是A地壳断裂下陷,峡谷幽长,更加柔美    B侧蚀作用强烈,更加弯曲C位于青藏高原,落差更大,立体感更强    D流量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39通天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是A地壳持续抬升——平原河流流水凸岸侵蚀、凹岸堆积B平原河流凹岸冲刷、凸岸堆积——地壳抬升、流水下切C地壳稳定——通天河凹岸冲刷、凸岸堆积、垂直下切D通天河河谷地带地壳断裂下陷——流水作用下泥沙堆积40侧方水库的建成蓄水对通天河流域的影响有A库区水位的季节变化变大              B玉树以下河段的河流输沙量明显上升C水库蓄水后水位上升,破坏蛇曲景观    D库区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减少                                  参考答案 1D2C3D【解析】1据材料和图可知,大窝凼年在地区多岩溶漏斗、峰林、天坑及溶洞,说明为喀斯特地貌,属于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故选D。2据图中水循环箭头特点可知,甲为水汽输送,乙为降水,丙为下渗,丁为地下径流。该地石灰岩广布,水体下渗严重,从而导致地表水体缺乏,因此影响当地地表水缺乏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故选C3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意义。“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说明联系了水圈;“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说明联系了大气圈;“可以变为地面上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说明联系了岩石圈,“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说明联系了生物圈。因此水循环联系了四大圈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4B5D【解析】4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澳大利亚的东侧,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甲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流向自北向南。故答案选B项。5按成因划分,化石能源是地质时期,特定条件下,埋藏在地下形成的。主要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页岩气都分布在沉积岩层中。蕴藏成百上千亿美元化石燃料能源的岩层主要属于沉积岩。右图中Ⅰ类岩石和Ⅱ类岩石来源于岩浆,因此属于岩浆岩,AB错误;Ⅳ类岩石由沉积物转化而来,属于沉积岩,D对;Ⅲ类岩石属于变质岩,C错误。故答案选D项。6A    7C   8A【解析】6结合材料可知河流被裁弯取直和渠化后失去良好的生态效益,因此水质改善只是短期而不是长期的,B错误;这些河流主要位于城城乡附近,因此不是为了发电和航运,C排除;德国城乡河流大多位于平原地区,裁弯取直和渠化,缩短流程,加深河道可以提高河流流速,减少泥沙淤积,不是为了养鱼,而是了航运和行洪,A选项正确。,7凸岸流速缓慢,沉积为主,多沙滩、沙洲和浅滩。凹岸为侵蚀岸,流速快,一般形成深潭,不会形成浅滩和沙滩。排除ABD,C选项正确。8河流的生态修复使河流恢复弯曲的河道,水流速度减缓,沉积作用明显增强,侵蚀作用减弱,A正确,D错误。裁弯取直和渠化使河道摆动空间减小,河道形态标准化,生态恢复使河道形态多样化,河道摆动空间增大,BC错误。 9C   10B     11A【解析】本题考查堆积地貌形成的岛屿及该类岛屿的开发。9障壁岛挨着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陆地,适当的沙子供应而形成,沙丘广布的海滩,可供应沙子,①正确。大湖湖口,湖底较平坦,②正确。波涛汹涌的海岸,侵蚀作用强,不利于沉积,③错误。障壁岛在海岸附近,④错误。C正确。10由上题分析可知,障壁岛是沙子或底泥沉积而成,属于泥沙沉积而成,B正确。11障壁岛是沙子或底泥沉积而成,海岸线的海平面上升,水浅不利于建港口,A正确。12A    13C    14D【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2库赛湖位于青藏高原,冬季温度低、风力强劲,风力搬运作用使大量的陆地砂砾在冰面沉积,春季气温回升,湖泊解冻,冰面上的粗颗粒物质沉积到湖底形成粗颗粒沉积层;夏季流水搬运的粗颗粒泥沙在湖泊边缘沉积,细颗粒泥沙在湖泊中心沉积;冰川前沿不可能进入湖泊中心形成冰川沉积。A正确。13湖泊中 M 点位于河流入湖口附近,由于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湖口的湖泊中沉积,使 M 点湖底地形不断抬高,所以其湖水深度较浅。C正确。14通过上题解析可知,粗颗粒沉积层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湖底粗颗粒沉积层的厚度逐渐变薄,说明风力侵蚀、沉积作用减弱。青藏高原的风力在短期内变化不大;粗颗粒沉积层厚度变薄最可能是生态环境改善, 地面植被覆盖增加,风力侵蚀作用减轻。D正确。15C     16C【解析】本题组以倒石锥及相关地貌图为背景材料,以导致山坡上岩石逐渐破碎的主要因素、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倒立锥分布最为广泛的山地等为切入点15岩石在风化时碎屑颗粒大小混杂。当坠落时,大的岩块较重,受重力作用影响沿山坡向下崩落时产生很大的动能(速度),能克服各种障碍而滚得更远,所以大的岩块可以滚动到倒石锥的边缘部位才停下来,而一些较少的碎屑由于重力轻动能小,多堆积在倒石锥的顶部。进一步推测,当山坡上的岩块崩塌后,山坡坡度也变得平缓,岩石碎块向下坠落作用也会减弱,这样能坠落下来的岩石颗粒物也会变小。因此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锥顶平均粒径小, C 正确,ABD错误。16当地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风化作用较为明显,可知该处山地年温差、日温差变化明显。秦岭、南岭两座山脉为亚热带气候区,降水相对来说较丰富,气温日变化及年变化相对较小,大兴安岭的山地气温年变化较大,但由于当地森林广布,气温日变化较小,且地表受植被保护作用较强,山体的岩石风化作用较弱,ABD不符;只有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山地垂直差异明显,山体陡峭,气温变化差异大,因此倒立锥分布最为广泛的山地在选项中只有天山最有可能,C正确。17D     18C【解析】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17图中的河流火山灰层,西岸砂岩层形成堆积明显,以堆积作用为主。依据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可知该河流的流向为由南向北,A错;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B错;图中的阶地不断增加,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C错;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cbD对。18阶地②有火山灰,土壤非常肥沃,离水源地近,水源充足,且海拔较高,不易遭受洪水,C对;河流沿岸的居民点和耕地,要考虑到洪水,故应位于海拔较高处,分布在河漫滩,离水源较近,但容易遭受洪水,A错; 分布在阶地①,但砂岩土壤没有火山灰肥沃,B错;分布在阶地③,地势太高,D排除。19B    20D     21C【解析】19图示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区域地质作用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由于泥沙堆积形成的水下堆积体露出水面,且面积不断扩大,直至将彭蠡泽一分为二,据此分析选B。该处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不活跃。20由材料可知,龙感湖湿地生物种类丰富,是亚洲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并且国家将龙感湖设立为自然保护区,由此可知,龙感湖湿地最主要的作用是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繁衍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据此分析选D21由材料可知,龙感湖湿地面积广,类型多样,能给候鸟提供广阔、多样的栖息和繁殖空间;龙感湖浮游藻类、维管束植物、野生动物种类多,能给候鸟提供充足的食物;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该地动物种类丰富,因此无捕食动物的说法过于绝对,综上分析可知,选项C正确。22B       23C          24D【解析】22本题考查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向内陆退缩,反之海岸线向海洋延伸;I类气候的气温较低;Ⅱ类气候的气温较高;现代气候的气温位于两者之间,B正确。23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50°附近,西坡为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较低,森林覆盖率低,物种相对较丰富,东坡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森林覆盖率低,物种相对较少,C正确,D错;由于a、b、c代表的温度值相同,可知a等温线(对应I类气候)所在的纬度较低,c等温线(对应Ⅱ类气候)所在的纬度较高,结合该区域纬度位置可推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的南美洲。山地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度方向凸出,南半球应向北凸出,B错;该山脉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应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A错。故选C。24湿地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海滨湿地主要为沿海滩涂与浅水区。海滨地区地形坡度越缓,往往湿地面积越大;反之,湿地面积越小。海滨地区地形坡度越大,则海岸线的变化受海水涨落的影晌越小。由图可知,当海平面上升或下降时,丁地海岸线的变化最小,由此可知,该地地形坡度最陡,海滨湿地面积最小,D正确。故选D。25C        6A        27A          28D【解析】本题通过巴厘岛的乌布考查了农业的区位条件、水土流失的治理,降水的类型和板块运动等相关知识点。水稻是一种好暖喜湿的农作物,只有在水热条件优越的条件下才能满足其生长修梯田后田地的坡度减小,水的侵蚀作用减弱,有利于缓解水土流失。赤道附近和中纬度夏季的午后多发生对流雨。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层多裂隙,地球内部的热能释放出来。25水稻是一种好暖喜湿的农作物,只有在一定的水热条件下才能满足其生长,故答案选C。26修梯田后田地的坡度减小,水的侵蚀作用减弱,有利于缓解水土流失,答案选A。27从图中可以看出,巴厘岛主要在赤道附近,气温高,水汽充足,空气对流运动强烈。 因日照很强,蒸发旺盛,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冷却,凝结成雨,故答案选A。28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说明地下有裂隙,地球内部的热能才会释放出来。巴厘岛地处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容易使岩层产生裂隙,释放地球内部的热能,故答案选D。 29A     30B     31B      32D【解析】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以及图中重要的信息圣地亚哥布宜诺斯艾利斯可以判断出这是南美洲小题1根据等值线的“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南美洲的西海岸是安第斯山,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只有15°C <M<20°C符合条件。小题2可以利用排除法进行排除,小题3关键是要判断出当地为夏季,圣地亚哥为地中海气候,得出受副高影响的结论,小题4冰川侵蚀形成峡湾。29根据等值线的“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因为M地外围等值线未标数值,故M地的气温由两种可能性:25°C<M<30°C,15°C <M<20°C。但因为南美的西海岸是安第斯山,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只能15°C <M<20°C,符合条件的只有A。30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气温高低规律:凸向低纬比同纬度气温低,凸向高纬比同纬度气温高,则气温甲比乙高。本题可以利用排除法,两者纬度相同,故A错。甲深居内陆,乙在沿海受海洋的影响大,根据等温线的“陆南点南”规律(即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则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可判断出当地为夏季,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季节。由于海洋比热容大夏季升温慢故乙气温要低些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故甲的气温要高些。所以主要是受海陆差异的影响,B正确。甲乙都在潘帕斯草原上,地势差异小,故C错。流经乙附近的主要是巴西暖流,对沿岸的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但乙气温却比甲要低,说明主要不是受洋的影响,故D排除。31圣地亚哥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图示为夏季,受副高的影响,答案选B。32峡湾主要是冰川侵蚀而成,答案选D。 33D    34B     35A【解析】33根据①板块主要位于10°W---60°E之间和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可知,①为非洲板块,②为印度洋板块,③为亚欧板块,④为太平洋板块,⑤为南极洲板块,⑥为美洲板块,故D项正确。34据上题可知,⑤为南极洲板块,⑥为美洲板块⑤⑥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故B项正确。35据上题可知,①为非洲板块,其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故A项正确,B项错误;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寒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暖流,故C项错误;西海岸有上升补偿流,是世界著名的渔场,故D项错误。 36D      37C【解析】36图中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地壳间歇性抬升,每抬升一次,地势升高,河流下切,形成一级阶地。所以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年代越老,D对。地壳下降,地势低,应是河流堆积为主,上面的年龄新,A、C错。地壳持续性抬升,两岸形成陡崖,B错。37四级阶地在河流东岸缺失,最可能的原因是形成年代久远,破坏严重,受外力侵蚀消失,C对。图示为剖面图,与黄土层覆盖无关,A错。两侧岩层相同,呈水平状态,不能体现地壳剧烈变动,B错。新阶地形成在下面,不是上面,D错。 38C      39B         40C【解析】38图中通天河蛇曲具有另类之美的原因是位于青藏高原,落差更大,立体感更强,C对。蛇曲是流水侵蚀形成,不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A错。侧蚀作用强烈,是蛇曲形成原因,不是另类嵌入式蛇曲的成因,B错。流量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体现的不是蛇曲美,D错。39通天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先是平原河流凹岸冲刷、凸岸堆积,后因地壳抬升、流水下切,深嵌山谷中,B对,A错。地壳稳定能形成蛇曲,不能深嵌岩石中,C错。通天河河谷地带地壳被抬升,不是断裂下陷,D错。40侧方水库的建成蓄水,对通天河流域的影响有库区水位的季节变化变小,A错。玉树位于水库下游,玉树以下河段的河流输沙量明显下降,B错。水库蓄水后水位上升,破坏水库上游的蛇曲景观,C对。库区水位抬高,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增多,D错。 

    相关试卷

    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复习检测:热力环流: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复习检测:热力环流,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复习检测: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复习检测: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复习检测: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复习检测: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